江陰:打造世界一流的特鋼新材料及制品產業集聚區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11-03 點擊:次
江蘇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新材料(特鋼制造)為主導產業,2022年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簡稱“示范基地”),并在發展質量評價中達到五星級。示范基地以“一區一戰略產業”為指南,以產業精致化、高端化發展為目標,特鋼新材料產業優勢明顯、鏈條完整、發展迅猛,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特鋼新材料及制品產業集聚區。
一、厚植發展基礎,延長產業鏈條
示范基地特鋼新材料產業發展充分依托江陰市基礎優勢,充分發揮供應地毗鄰優勢,形成了“特鋼新材料—高端制品—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上游擁有興澄特鋼等高端原材料生產企業及生產設備配套企業,中游擁有法爾勝、貝卡爾特等高端特鋼制品企業,下游集聚145家創新型應用企業及一批服務型企業。示范基地構建特鋼產業本地協作配套群,開展鏈條間合作,主導產業可與區域內其他產業從原料、零部件、裝備、生產過程、倉儲物流等各方面建立聯系,由鏈式發展升級為更加穩定高效的“產業網”發展。
目前,示范基地銷售超億元企業達62家,鏈上500余家中小企業優勢特色明顯,涌現出1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間廣泛協作,如貝卡爾特與當地300余家供應商形成穩定合作關系;主要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勁,高端軸承鋼、高端汽車用鋼等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膠帶繩、橋梁纜索等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二、拓展制造+服務,提升價值鏈條
為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示范基地把穩龍頭領航,輻射帶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與龍頭企業長效互聯互通,引導開展現代供應鏈建設、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服務,推動特鋼新材料制造業與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服務業有機融合,使特鋼產業從單一生產制造向“生產+服務”轉型,從材料型深加工向營銷型深加工、產業型深加工等高附加值模式躍升。
示范基地打造江陰新制造促進中心,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工業軟件與精益管理咨詢服務,目前導入精益數字化管理的多家企業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如天澄裝備的制造周期縮短20%,產能提升15%,在制品庫存減少20%;海鵬特種車輛通過精益化改造,節省空間面積30%,生產效率提升20%。示范基地立足本地培育了“工業互聯網碳中和服務商”海瀾智云,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載體,為制造業企業提供能源管理、工藝優化、設備診斷、智能運維、智慧安環等智能低碳工廠系統解決方案,并對產品原料、質量、碳足跡進行全產業鏈跟蹤,該平臺企業用戶超6000家,涉及特鋼、煤化工等制造業行業,連接設備超10萬臺,累計為客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萬噸。
三、堅持體系建設,做強創新鏈條
示范基地大力推進特鋼產業創新體系建設,以創新型企業為主體、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以特鋼新材料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資相結合為路徑、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目標,從創新載體建設、人才支撐、開放合作、公共技術服務、知識產權保護與科技成果轉化等多方面提升特鋼新材料競爭能力。
目前,示范基地擁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24家,其中國家金屬線材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3項,興澄特鋼研究院擁有世界領先的高檔次、高精密試驗儀器設備240余臺套。引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5200余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A類專家31人。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等創新高地合作成立跨區域協同創新聯盟,圍繞企業創新需求推進創新資源共享及產業鏈合作。推動國家船舶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多家高水平技術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豐富、質優、價廉的技術檢測服務。建立技術交易平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與麻省理工、中科院等100余個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研發投入超90%用于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成果超90%來源于產學研合作、產學研合作成果產業化率超90%”的成績。
下一步,示范基地將進一步聚焦特鋼新材料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鏈完整、創新鏈賦能、價值鏈升值、市場鏈廣泛的集群發展新優勢,在我國特鋼新材料產業版圖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江陰印記”。
(來源: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