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產業經濟專家欄 >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28 點擊:

  2016年12月3日,“2016(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在上海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
  
  論壇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文輝先生從我國產業園區發展歷程與現狀、面臨的挑戰,到大數據應用下與產業園區如何融合,提出以大數據應用為重點推進園區發展的智能化、以泛在互聯為基礎推進園區發展的社會化協同,并在經濟新常態下對智慧園區建設的目標、思路、框架與內容做出了分析與論證。現根據演講內容整理如下: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文輝

 
  非常感謝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任院長的邀請,參加這么一個論壇。我首先覺得這個論壇討論的這些話題,包括將產業園區的軟環境作為一個主題來研究非常好,確實是結合了當前園區發展的歷程來召開這么一個論壇,非常及時,也非常好。我覺得軟環境,實際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也參加了國家很多高新區的評審,今年上半年有十家,下半年有十六家。園區的軟環境,一方面要求產城融合,產業和城市到底怎么樣融合?這里面涉及到園區發展的環境,比如說生產服務性,你怎么吸引人才?怎么打造園區的實力,怎么把年輕人吸引過來,并留得住,這也是一個軟環境的打造。尤其是西部地區,高新區里面,確確實實地方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氣。比方說北海,這個高新區,當年我們2013年去調研考察的時候,北海市的市政府制定了一個文件,985畢業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園區工作五年,就給你一套房子,這對他們園區發展,吸引人才還是有一點誘惑力的。所以這個軟環境不僅僅是吸引人才,還要怎么留住人才。比方說電影院,公園,幼兒園,小學,中學,因為年輕人要成家,都要有比較好的環境,小孩能夠上學。這些軟環境的討論,任院長搞的這個主題非常好,表示感謝。同時提一點小小的建議,今天來了很多園區,我覺得你們這個論壇可以做得更好,你們已經辦了三年了,已經有點基礎了,下一步建議你們要開放,要跟國外的園區對接。比如說同濟大學有這么一個很好的品牌,把德國的一些園區,甚至國外的一些園區邀請過來,比如說硅谷。你們下一步把這個論壇做成一個長期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平臺,對整個國家園區的發展,確確實實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我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1、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1.產業園區發展簡史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國家正式批準興建大連、秦皇島等沿海港口城市的15個經濟開發區,標志著中國開發區的正式誕生。198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聯合創辦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深圳科技工業園區,拉開了創辦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序幕。此后,在經濟、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浪潮的驅動下,各類產業園開始出現。產業園區是地方政府為促進區域經濟迅速發展而設置的專門機構,是國家或地區為吸引外部生產要素、促進自身發展而劃出一定范圍并在其中實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區域。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9.7萬億元,實現增加值5.8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10% 以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道路。
  
  2.產業園區發展歷程分析
  
  通過對產業園區發展歷程分析,我們可以做一下分類。
  
  首先是產業園區1.0階段。這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起步探索階段(1981一1988年)。這個階段產業園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到1984年,國家正式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5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985年正式啟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1988年,又先后批準將上海市的閔行、虹橋和漕河徑開發區為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對區域經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探索出了一條具備中國特色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高速發展階段(2000-現在)。從我國試行推廣產業園區的到現在,30多年來獲得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9月,我國國家高新區總數已達114家,2013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9.7萬元,實現增加值5.8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10%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同期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16%,出口創匯占同期全國外貿出口總額16.9%,上交稅額1.1萬億元,出口總額3700億美元。國家在對東部地區多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項研究表明,開發區經濟總量占所在城市GDP比例的平均值為13%,區內產業結構中服務業比例平均達23%,其開放水平占據當地高點,對城市化率的貢獻也非常明顯,開發區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我國園區發展現狀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國家級產業園區477家,包括215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15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147家其他各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省級產業園區1167家,市級產業園區數不勝數,平均每個城市擁有4.8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可見我國產業園區存在比較嚴重的供給過剩情況;此外,招商通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高達43.2%。即使在商務發達的上海,商務園區的空置率也超過10%,部分園區空置率超過20%。
  
  據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統計,目前,在海外建設的園區已達到118家,涉及近50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大都屬于企業自建自用和企業自建他用這兩種園區類型,與國外合建的園區極少;在開發規模管理方式和運營效益等方面也還處于初級階段。截至2016年3月,全國電子商務園區數量達1122家,同比增長約120%,顯示全國電子商務園區建設熱潮仍在持續。根據報告,全國電子商務園區從2009年開始萌芽,至去年同期達到510家,今年進一步增長至1122家。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個園區建成,2012年時出現井噴態勢,達到1457個,并在2014年時達到2570個園區的頂峰。2015年,園區數量稍有回落,全國正常運作的園區在2506左右。其中由國家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
  
  4.產業園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從我國自上世紀80年試行產業園區的模式到現在來看,一方面,確實有效的推動了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另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掩蓋了其中近乎不合理、非理性擴張所帶來的矛盾。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原先推動產業園區發展的因素已發生變化,傳統產業園區遭遇發展瓶頸。不可否認,當前,產業園區已成為各地政府承載聚集式發展產業的重要載體,并以在應對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國內全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背景下面臨的各項問題中依然發揮重要作用。在應用探索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以及適應目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持續發揮產業園區對經濟的探索、引領和促進作用是產業園區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和挑戰。基于目前的國內經濟環境和產業園區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來看,我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需要從原來的粗放高速、重“量”輕“質”的發展模式,向“質”“量”并行、提質增效的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5.智慧園區建設推動產業園區智能化
  
  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在產業園區的現有建設基礎之上,深化其“智慧、智能”的一面。在各類產業園區,按照科學的發展理念,圍繞大數據處理的技術平臺和智能化應用建設這一核心,結合新一代物聯網、云計算,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聯共享的基礎上,實現園區管理和運營的智能化。在此基礎上,全面整合園區內外的資源,實現人、物、園區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連接與協同聯動的智能自感知、自適應、自優化,從而對能源、環保、園區基礎功能的信息化與自動化,經濟商務活動等多種需求的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支撐和響應,形成精細專業、高效運營、產業協同的園區產業生態,使園區運營管理服務高效便捷,經濟生產高質高效。圍繞智能化這一核心,充分利用目前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傳統信息管理功能的協同工作與升級優化。比如用過新一代云計算平臺,實現現有政府辦公、企業運營、園區服務等應用的協同工作。并在新一代技術平臺上實現現有應用的升級換代,打破信息孤島,更好的實現信息共享,實現業務全面社會化協同,從而使得產業園區的日常業務運營效率提升。
  
  2、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園區發展新階段
  
  1.產業園區2.0

  
  如果我們把我國產業園區從起步到高速發展作為產業園區1.0的話,那么從現在開始,以深入的體制機制優化、良好的產業生態經營,高效的社會化協同等方面的軟實力為核心的專業化、協同化、生態化的產業園區經濟發展新階段則可以稱之為產業園區2.0階段。在產業園區2.0階段,園區規劃建設與運營從過去的粗放經營、規模發展的模式轉變為科學規劃、精細運營、協同高質的社會化協同產業生態,從而推動園區功能的優化,產業潛力的發揮,調動社會資源充分參與,使產業生態良性協同,從而推動園區經濟效率提升,并以此形成產業園區發展的新動力、新階段。
  
  2.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
  
  1) 以大數據應用為重點推進園區發展的智能化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 “互聯網+”動計劃,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從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智能化的核心在于數據,社會化協同的基礎在于泛在互聯,在這兩點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社會化的產業協同。因此,在產業園區的智能化、社會化協同進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核心支撐作用,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實現產業園區持續發展需要的國家、政府、經濟、產業領域的大數據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政府數據、社會數據、產業數據的關聯分析、融合利用。在此基礎上實現產業園區的頂層設計,宏觀指導,政策引導,經營治理,社會協同,專業服務的科學性、精細化和有效性。深化大數據在產業園區智能化應用層面的創新驅動能力,探索與傳統產業精細化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發揮大數據的產業支撐體系和應用生態體系。依托數據的統一共享和交換,加快推進跨部門的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統籌布局建設園區大數據平臺、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
  
  2) 以互聯為基礎推進園區發展的社會化協同
  
  在經濟運行新常態下,國家制定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產業園區的發展,以此為契機,來推動園區產業向社會化協同的升級轉型。社會化協同將使園區內產業實現同產業上下游,乃至于社會化融合化發展。從而使產業園區逐步走出過去那種工業園區只搞工業、就工業論工業的誤區。開始轉向縱向的向產業鏈深化以及橫向的與強化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研發、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及其他產業協同發展。從而建立縱橫交錯,全面社會化協同的立體化的完善的產業支撐服務體系,以促進現代工業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最終實現產業園區對社會經濟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主要包含下面兩個方面。第一,鼓勵企業“進區入園“,促進產業合理集聚。使得以高新區、開發區等為主體的各類產業園區,進一步發揮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用。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如開發區、高新區等。在統一的產業大數據分析的和社會化的互聯網化的基礎上,引導和促進產業的協同融合發展。著力引導產業園區的良性生態化發展。第二,產業園區的發展,要在縱向的產業鏈式發展和橫向的社會化協同發展兩個方面著力打造立體化的良性產業生態。國家領導在考察中關村高新技術園區后指出,中關村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走對了,目前,產業園區的發展要緊扣綠色、創新的時代主題。以深入到位的產業領域融合、綠色環保的產業發展、創新協同的資源整合為指導思想,來進行產業生態的經營建設,著力引導產業園區的良性生態化發展。建設園區產業生態,從縱向來說,主要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通過智慧園區建設加強產業鏈的互聯網化和大數據應用的支撐能力。從橫向來說,主要通過工業產業領域與現代社會化的商業和服務業的協同,從而最大程度的調動社會資源協同參與,實現產業的社會化生態體系的建設,從而實現產業潛力的深度挖掘。
  
  3、經濟新常態下的智慧園區建設
  
  1.智慧園區建設的目標與思路
  
  智慧園區的建設目標要上承產業園區的產業發展的建設目標,為園區戰略構想的落地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綜合支撐環境。智慧園區建設以產業服務為導向,以技術支撐為基礎,以高效、協同、智能的產業生態打造為核心指導思想,實現支撐平臺化,應用集約化,管理數據化,業務協同化,信息標準化、資源集中化、全局可視化。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等新技術實現管理、服務升級,打造“智慧園區”,支撐園區產業的優化、升級。目前,新技術的發展為智慧園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現在的“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等新技術實現運營管理和支撐服務的升級,實現社會化的產業協同和資源整合,打造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支撐園區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充分支持自己的產業特色,發揮產業優勢,深度挖掘企業需求,為產業創新提供支撐和創造條件。另外,智慧園區要結合目前國家產業園區建設的科技、綠色、創新的時代主題,以深度到位的產業領域支持、務實落地的應用建設、綠色生態的管控平臺、創新共享的資源整合為抓手,使得“智慧園區”的建設實至名歸。
  
  智慧園區建設要遵循以下核心思路:“統一規劃、統籌建設”:采用統一規劃、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統籌建設的總方針;“門戶窗口、資源整合”:建設涵蓋政府管控引導、招商引資,園區企業業務支撐、業務對接,外部產業鏈高效整合、協同發展的統一信息交流對接窗口,實現各方資源的整合優化,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綠色智慧的產業生態;“統一平臺、技術支撐”:建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基礎技術支撐平臺,為政府管控引導、園區管理服務、企業業務信息等各類應用需求提供基礎支撐平臺,可實現企業按需使用,減少其重復建設,優化資源效率,實現服務共贏;“統一標準、規范落地”:在產業鏈設計、業務模型、技術平臺、應用協同、大數據處理等方面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集成規范,使得參與建設的各類相關廠商能夠統一標準,規范建設,協同推進,使得“智慧園區”建設這一系統性的工程務實有效的落地,真正支撐起產業園區的業務,切實服務企業;“高效運行、安全合規”:基于整個園區全局考慮,建立統一的安全框架,使得園區的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系統完備,確保所有應用系統安全可靠運行,依照合規要求建立運維體系、信息安全體系;“隨需擴充、持續發展”:在大平臺上基礎上,可快速靈活的拓展應用,以大平臺、輕應用,厚云薄端的思路,實現前端應用的隨需擴充,保證園區各項信息系統和應用的持續發展;“綠色生態、協同引導”:結合產業生態和產業特色,建設綠色環保的產業格局,引導產業特色發展,避免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為產業環境保駕護航,使得產業特色可持續發展;“創新引領、資源整合”:結合產業資源和人才需求,建設基于總理“共享經濟”戰略思維構想,結合融合、生態、跨界化反、眾包、孵化等創新思維落地技術手段,打造 “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全社會的產業所需資源,匯聚各方人才智慧,實現產業園區特色產業的全國性資源聚集和經濟交易中心的目標落地。
  
  2.智慧園區建設的業務架構
  
  產業園區日常運行涉及園區的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園區企業三位一體,互利共贏,協同發展。“智慧園區”的建設作為產業目標的支撐也必須為讓這個基本基礎,最終構件一個科學高效,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因此智慧園區的基礎業務架構就是:圍繞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為主線,實現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園區企業三個方面的協同管理支持,實現服務和業務運營支撐的高度自動、高效、智能的一體化協同信息平臺體系。主要涵蓋:面向地方政府管理的管理指引、政務辦公、服務支持、安全合規等管理引導需求;面向園區管理單位的物業、日常管理服務、資產、能源管理等基礎支撐服務支撐能力和日常管理綜合管理需求;面向入駐園區企業的包括財務、稅務、人資等政府辦公智能銜接應用;包括物流、金融、商業綜合、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類的應用需求。在基礎業務架構基礎上,還要結合今年國家高新園區的“科技、綠色、創新” 的時代主題,建設具有鮮明“科技、綠色、創新”特色的專業信息支撐平臺,為園區產業經濟的“升級、提質”保駕護航。主要包括“創新驅動孵化與服務平臺”,資源整合與業務對接平臺,進行綠色環保管控引導的“綜合能源管控平臺”等。
  
  3.智慧園區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園區建設城域光纖寬帶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公用移動通信網絡、無線局域網等。前三者屬于市政建設范疇,配合各運營商的安排進行建設。至少要求園區光線寬帶網絡采用環形容錯結構設計,并能夠實現園區光纖網絡全覆蓋。而無線局域wifi網絡則需專門建設,考慮到成本及效用,不做全園區覆蓋要求,實現園區主公共場所、寫字樓的無限覆蓋,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安全互聯,無線終端安全、快速接入。無線wifi不能覆蓋的地方,則使用移動通信網絡;還包括園區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能化數據中心機房,用于集中部署服務器、存儲設施等硬件基礎設施。
  
  2)核心平臺建設
  
  核心大數據平臺主要包括分布式的大數據存儲與處理平臺。整合目前流行的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大數據的統一整合、存儲、分析、共享。同時支撐大規模在線交易處理和大規模在線分析處理。這部分是智能化業務支撐的核心能力。其中,面向分析的分析預測與數據挖掘技術是智能化的核心支撐引擎。
  
  數據治理體系方面,設計全局統一的數據治理體系架構,建設數據標準、元數據、主數據、數據質量與數據安全管理領域,支持全面數據化、智能化。建設統一的數據標準管理系統,使得智慧園區的建設標準規范能夠系統管理;建設統一的元數據管理系統,保證標準規范能夠切實落地;建設統一管理主數據管理系統,識別主數據、制定主數據編碼標準、制定主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等;建設統一數據質量管理系統,識別各種質量問題,實時識別、監控數據質量問題,并管理處理措施和改進落實;建設統一數據安全管理系統,支持數據的安全管理需求。
  
  一體化PaaS平臺,要實現產業園區的社會化協同(包括縱向產業鏈和橫向產業間),建設分布式可擴展的一體化的基礎軟件云平臺(PaaS)是最好的選擇。構建基礎軟件云平臺,為各業務系統提供PaaS服務;并構建面向服務的應用架構,為產業園區智能化SaaS應用提供基礎架構支撐。通過IaaS平臺實現基礎硬件和網絡的集中共享、按需分配、靈活調整、動態擴展的基礎上,通過PaaS平臺實現基礎軟件、應用容器、服務框架等分布式中間件。在平臺之上,運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企業數治理、分析、應用。這適合新建設的情況,對于已有的傳統技術架構的應用,可以集成共存,后續逐步升級遷移。最終,形成一個縱向貫通,橫向打通的融合技術支撐架構。
  
  基于一體化PaaS平臺,實現應用開發和部署的敏捷開發、部署。
  
  3)智能應用建設

  
  智能應用建設可從下面兩個層面入手:第一,現有應用的升級優化以及基礎應用的全新開發,主要實現社會化協同,支撐產業園區運營的提質增效;第二,重點應用的智能化,精細化。在上面的基礎上,無論是集成共存還是在一個一體化平臺上,都要通過數據的整合分析,實現核心應用的智能化。從而促進產業優化。實現精細化和智能化。比如基于智能化社會協同的產能預測與控制,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經營和營銷的智能化分析與決策等。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基礎應用升級優化,這部分主要指面向政府的公共管理、面向園區主管單位等日常運營管理和以及面向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關鍵智能化應用主要指根產業發展主題業務相關的支撐應用;創新與協同應用建設。比如建立“創新引領服務平臺”,實現全國乃至國外優勢產業資源匯聚,聚合社會資源和力量,為產業發展服務;綠色環保應用主要涵蓋能源、環保領域。
  
  謝謝。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李文輝)


主頁 > 產業經濟專家欄 >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2016-12-28 來源:未知 點擊:

  2016年12月3日,“2016(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在上海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
  
  論壇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文輝先生從我國產業園區發展歷程與現狀、面臨的挑戰,到大數據應用下與產業園區如何融合,提出以大數據應用為重點推進園區發展的智能化、以泛在互聯為基礎推進園區發展的社會化協同,并在經濟新常態下對智慧園區建設的目標、思路、框架與內容做出了分析與論證。現根據演講內容整理如下: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文輝

 
  非常感謝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任院長的邀請,參加這么一個論壇。我首先覺得這個論壇討論的這些話題,包括將產業園區的軟環境作為一個主題來研究非常好,確實是結合了當前園區發展的歷程來召開這么一個論壇,非常及時,也非常好。我覺得軟環境,實際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也參加了國家很多高新區的評審,今年上半年有十家,下半年有十六家。園區的軟環境,一方面要求產城融合,產業和城市到底怎么樣融合?這里面涉及到園區發展的環境,比如說生產服務性,你怎么吸引人才?怎么打造園區的實力,怎么把年輕人吸引過來,并留得住,這也是一個軟環境的打造。尤其是西部地區,高新區里面,確確實實地方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氣。比方說北海,這個高新區,當年我們2013年去調研考察的時候,北海市的市政府制定了一個文件,985畢業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園區工作五年,就給你一套房子,這對他們園區發展,吸引人才還是有一點誘惑力的。所以這個軟環境不僅僅是吸引人才,還要怎么留住人才。比方說電影院,公園,幼兒園,小學,中學,因為年輕人要成家,都要有比較好的環境,小孩能夠上學。這些軟環境的討論,任院長搞的這個主題非常好,表示感謝。同時提一點小小的建議,今天來了很多園區,我覺得你們這個論壇可以做得更好,你們已經辦了三年了,已經有點基礎了,下一步建議你們要開放,要跟國外的園區對接。比如說同濟大學有這么一個很好的品牌,把德國的一些園區,甚至國外的一些園區邀請過來,比如說硅谷。你們下一步把這個論壇做成一個長期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平臺,對整個國家園區的發展,確確實實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我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1、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1.產業園區發展簡史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國家正式批準興建大連、秦皇島等沿海港口城市的15個經濟開發區,標志著中國開發區的正式誕生。198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聯合創辦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深圳科技工業園區,拉開了創辦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序幕。此后,在經濟、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浪潮的驅動下,各類產業園開始出現。產業園區是地方政府為促進區域經濟迅速發展而設置的專門機構,是國家或地區為吸引外部生產要素、促進自身發展而劃出一定范圍并在其中實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區域。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9.7萬億元,實現增加值5.8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10% 以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道路。
  
  2.產業園區發展歷程分析
  
  通過對產業園區發展歷程分析,我們可以做一下分類。
  
  首先是產業園區1.0階段。這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起步探索階段(1981一1988年)。這個階段產業園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到1984年,國家正式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5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985年正式啟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1988年,又先后批準將上海市的閔行、虹橋和漕河徑開發區為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對區域經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探索出了一條具備中國特色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高速發展階段(2000-現在)。從我國試行推廣產業園區的到現在,30多年來獲得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9月,我國國家高新區總數已達114家,2013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9.7萬元,實現增加值5.8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10%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同期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16%,出口創匯占同期全國外貿出口總額16.9%,上交稅額1.1萬億元,出口總額3700億美元。國家在對東部地區多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項研究表明,開發區經濟總量占所在城市GDP比例的平均值為13%,區內產業結構中服務業比例平均達23%,其開放水平占據當地高點,對城市化率的貢獻也非常明顯,開發區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我國園區發展現狀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國家級產業園區477家,包括215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15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147家其他各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省級產業園區1167家,市級產業園區數不勝數,平均每個城市擁有4.8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可見我國產業園區存在比較嚴重的供給過剩情況;此外,招商通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高達43.2%。即使在商務發達的上海,商務園區的空置率也超過10%,部分園區空置率超過20%。
  
  據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統計,目前,在海外建設的園區已達到118家,涉及近50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大都屬于企業自建自用和企業自建他用這兩種園區類型,與國外合建的園區極少;在開發規模管理方式和運營效益等方面也還處于初級階段。截至2016年3月,全國電子商務園區數量達1122家,同比增長約120%,顯示全國電子商務園區建設熱潮仍在持續。根據報告,全國電子商務園區從2009年開始萌芽,至去年同期達到510家,今年進一步增長至1122家。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個園區建成,2012年時出現井噴態勢,達到1457個,并在2014年時達到2570個園區的頂峰。2015年,園區數量稍有回落,全國正常運作的園區在2506左右。其中由國家命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各類相關基地、園區就已超過350個。
  
  4.產業園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從我國自上世紀80年試行產業園區的模式到現在來看,一方面,確實有效的推動了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另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掩蓋了其中近乎不合理、非理性擴張所帶來的矛盾。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原先推動產業園區發展的因素已發生變化,傳統產業園區遭遇發展瓶頸。不可否認,當前,產業園區已成為各地政府承載聚集式發展產業的重要載體,并以在應對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國內全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背景下面臨的各項問題中依然發揮重要作用。在應用探索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以及適應目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持續發揮產業園區對經濟的探索、引領和促進作用是產業園區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和挑戰。基于目前的國內經濟環境和產業園區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來看,我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需要從原來的粗放高速、重“量”輕“質”的發展模式,向“質”“量”并行、提質增效的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5.智慧園區建設推動產業園區智能化
  
  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在產業園區的現有建設基礎之上,深化其“智慧、智能”的一面。在各類產業園區,按照科學的發展理念,圍繞大數據處理的技術平臺和智能化應用建設這一核心,結合新一代物聯網、云計算,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聯共享的基礎上,實現園區管理和運營的智能化。在此基礎上,全面整合園區內外的資源,實現人、物、園區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連接與協同聯動的智能自感知、自適應、自優化,從而對能源、環保、園區基礎功能的信息化與自動化,經濟商務活動等多種需求的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支撐和響應,形成精細專業、高效運營、產業協同的園區產業生態,使園區運營管理服務高效便捷,經濟生產高質高效。圍繞智能化這一核心,充分利用目前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傳統信息管理功能的協同工作與升級優化。比如用過新一代云計算平臺,實現現有政府辦公、企業運營、園區服務等應用的協同工作。并在新一代技術平臺上實現現有應用的升級換代,打破信息孤島,更好的實現信息共享,實現業務全面社會化協同,從而使得產業園區的日常業務運營效率提升。
  
  2、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園區發展新階段
  
  1.產業園區2.0

  
  如果我們把我國產業園區從起步到高速發展作為產業園區1.0的話,那么從現在開始,以深入的體制機制優化、良好的產業生態經營,高效的社會化協同等方面的軟實力為核心的專業化、協同化、生態化的產業園區經濟發展新階段則可以稱之為產業園區2.0階段。在產業園區2.0階段,園區規劃建設與運營從過去的粗放經營、規模發展的模式轉變為科學規劃、精細運營、協同高質的社會化協同產業生態,從而推動園區功能的優化,產業潛力的發揮,調動社會資源充分參與,使產業生態良性協同,從而推動園區經濟效率提升,并以此形成產業園區發展的新動力、新階段。
  
  2.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
  
  1) 以大數據應用為重點推進園區發展的智能化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 “互聯網+”動計劃,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從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智能化的核心在于數據,社會化協同的基礎在于泛在互聯,在這兩點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社會化的產業協同。因此,在產業園區的智能化、社會化協同進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核心支撐作用,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實現產業園區持續發展需要的國家、政府、經濟、產業領域的大數據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政府數據、社會數據、產業數據的關聯分析、融合利用。在此基礎上實現產業園區的頂層設計,宏觀指導,政策引導,經營治理,社會協同,專業服務的科學性、精細化和有效性。深化大數據在產業園區智能化應用層面的創新驅動能力,探索與傳統產業精細化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發揮大數據的產業支撐體系和應用生態體系。依托數據的統一共享和交換,加快推進跨部門的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統籌布局建設園區大數據平臺、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
  
  2) 以互聯為基礎推進園區發展的社會化協同
  
  在經濟運行新常態下,國家制定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產業園區的發展,以此為契機,來推動園區產業向社會化協同的升級轉型。社會化協同將使園區內產業實現同產業上下游,乃至于社會化融合化發展。從而使產業園區逐步走出過去那種工業園區只搞工業、就工業論工業的誤區。開始轉向縱向的向產業鏈深化以及橫向的與強化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研發、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及其他產業協同發展。從而建立縱橫交錯,全面社會化協同的立體化的完善的產業支撐服務體系,以促進現代工業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最終實現產業園區對社會經濟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主要包含下面兩個方面。第一,鼓勵企業“進區入園“,促進產業合理集聚。使得以高新區、開發區等為主體的各類產業園區,進一步發揮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用。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如開發區、高新區等。在統一的產業大數據分析的和社會化的互聯網化的基礎上,引導和促進產業的協同融合發展。著力引導產業園區的良性生態化發展。第二,產業園區的發展,要在縱向的產業鏈式發展和橫向的社會化協同發展兩個方面著力打造立體化的良性產業生態。國家領導在考察中關村高新技術園區后指出,中關村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走對了,目前,產業園區的發展要緊扣綠色、創新的時代主題。以深入到位的產業領域融合、綠色環保的產業發展、創新協同的資源整合為指導思想,來進行產業生態的經營建設,著力引導產業園區的良性生態化發展。建設園區產業生態,從縱向來說,主要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通過智慧園區建設加強產業鏈的互聯網化和大數據應用的支撐能力。從橫向來說,主要通過工業產業領域與現代社會化的商業和服務業的協同,從而最大程度的調動社會資源協同參與,實現產業的社會化生態體系的建設,從而實現產業潛力的深度挖掘。
  
  3、經濟新常態下的智慧園區建設
  
  1.智慧園區建設的目標與思路
  
  智慧園區的建設目標要上承產業園區的產業發展的建設目標,為園區戰略構想的落地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綜合支撐環境。智慧園區建設以產業服務為導向,以技術支撐為基礎,以高效、協同、智能的產業生態打造為核心指導思想,實現支撐平臺化,應用集約化,管理數據化,業務協同化,信息標準化、資源集中化、全局可視化。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等新技術實現管理、服務升級,打造“智慧園區”,支撐園區產業的優化、升級。目前,新技術的發展為智慧園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現在的“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等新技術實現運營管理和支撐服務的升級,實現社會化的產業協同和資源整合,打造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支撐園區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智慧園區的建設要充分支持自己的產業特色,發揮產業優勢,深度挖掘企業需求,為產業創新提供支撐和創造條件。另外,智慧園區要結合目前國家產業園區建設的科技、綠色、創新的時代主題,以深度到位的產業領域支持、務實落地的應用建設、綠色生態的管控平臺、創新共享的資源整合為抓手,使得“智慧園區”的建設實至名歸。
  
  智慧園區建設要遵循以下核心思路:“統一規劃、統籌建設”:采用統一規劃、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統籌建設的總方針;“門戶窗口、資源整合”:建設涵蓋政府管控引導、招商引資,園區企業業務支撐、業務對接,外部產業鏈高效整合、協同發展的統一信息交流對接窗口,實現各方資源的整合優化,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綠色智慧的產業生態;“統一平臺、技術支撐”:建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基礎技術支撐平臺,為政府管控引導、園區管理服務、企業業務信息等各類應用需求提供基礎支撐平臺,可實現企業按需使用,減少其重復建設,優化資源效率,實現服務共贏;“統一標準、規范落地”:在產業鏈設計、業務模型、技術平臺、應用協同、大數據處理等方面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集成規范,使得參與建設的各類相關廠商能夠統一標準,規范建設,協同推進,使得“智慧園區”建設這一系統性的工程務實有效的落地,真正支撐起產業園區的業務,切實服務企業;“高效運行、安全合規”:基于整個園區全局考慮,建立統一的安全框架,使得園區的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系統完備,確保所有應用系統安全可靠運行,依照合規要求建立運維體系、信息安全體系;“隨需擴充、持續發展”:在大平臺上基礎上,可快速靈活的拓展應用,以大平臺、輕應用,厚云薄端的思路,實現前端應用的隨需擴充,保證園區各項信息系統和應用的持續發展;“綠色生態、協同引導”:結合產業生態和產業特色,建設綠色環保的產業格局,引導產業特色發展,避免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為產業環境保駕護航,使得產業特色可持續發展;“創新引領、資源整合”:結合產業資源和人才需求,建設基于總理“共享經濟”戰略思維構想,結合融合、生態、跨界化反、眾包、孵化等創新思維落地技術手段,打造 “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全社會的產業所需資源,匯聚各方人才智慧,實現產業園區特色產業的全國性資源聚集和經濟交易中心的目標落地。
  
  2.智慧園區建設的業務架構
  
  產業園區日常運行涉及園區的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園區企業三位一體,互利共贏,協同發展。“智慧園區”的建設作為產業目標的支撐也必須為讓這個基本基礎,最終構件一個科學高效,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因此智慧園區的基礎業務架構就是:圍繞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為主線,實現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園區企業三個方面的協同管理支持,實現服務和業務運營支撐的高度自動、高效、智能的一體化協同信息平臺體系。主要涵蓋:面向地方政府管理的管理指引、政務辦公、服務支持、安全合規等管理引導需求;面向園區管理單位的物業、日常管理服務、資產、能源管理等基礎支撐服務支撐能力和日常管理綜合管理需求;面向入駐園區企業的包括財務、稅務、人資等政府辦公智能銜接應用;包括物流、金融、商業綜合、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類的應用需求。在基礎業務架構基礎上,還要結合今年國家高新園區的“科技、綠色、創新” 的時代主題,建設具有鮮明“科技、綠色、創新”特色的專業信息支撐平臺,為園區產業經濟的“升級、提質”保駕護航。主要包括“創新驅動孵化與服務平臺”,資源整合與業務對接平臺,進行綠色環保管控引導的“綜合能源管控平臺”等。
  
  3.智慧園區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園區建設城域光纖寬帶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公用移動通信網絡、無線局域網等。前三者屬于市政建設范疇,配合各運營商的安排進行建設。至少要求園區光線寬帶網絡采用環形容錯結構設計,并能夠實現園區光纖網絡全覆蓋。而無線局域wifi網絡則需專門建設,考慮到成本及效用,不做全園區覆蓋要求,實現園區主公共場所、寫字樓的無限覆蓋,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安全互聯,無線終端安全、快速接入。無線wifi不能覆蓋的地方,則使用移動通信網絡;還包括園區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能化數據中心機房,用于集中部署服務器、存儲設施等硬件基礎設施。
  
  2)核心平臺建設
  
  核心大數據平臺主要包括分布式的大數據存儲與處理平臺。整合目前流行的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大數據的統一整合、存儲、分析、共享。同時支撐大規模在線交易處理和大規模在線分析處理。這部分是智能化業務支撐的核心能力。其中,面向分析的分析預測與數據挖掘技術是智能化的核心支撐引擎。
  
  數據治理體系方面,設計全局統一的數據治理體系架構,建設數據標準、元數據、主數據、數據質量與數據安全管理領域,支持全面數據化、智能化。建設統一的數據標準管理系統,使得智慧園區的建設標準規范能夠系統管理;建設統一的元數據管理系統,保證標準規范能夠切實落地;建設統一管理主數據管理系統,識別主數據、制定主數據編碼標準、制定主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等;建設統一數據質量管理系統,識別各種質量問題,實時識別、監控數據質量問題,并管理處理措施和改進落實;建設統一數據安全管理系統,支持數據的安全管理需求。
  
  一體化PaaS平臺,要實現產業園區的社會化協同(包括縱向產業鏈和橫向產業間),建設分布式可擴展的一體化的基礎軟件云平臺(PaaS)是最好的選擇。構建基礎軟件云平臺,為各業務系統提供PaaS服務;并構建面向服務的應用架構,為產業園區智能化SaaS應用提供基礎架構支撐。通過IaaS平臺實現基礎硬件和網絡的集中共享、按需分配、靈活調整、動態擴展的基礎上,通過PaaS平臺實現基礎軟件、應用容器、服務框架等分布式中間件。在平臺之上,運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企業數治理、分析、應用。這適合新建設的情況,對于已有的傳統技術架構的應用,可以集成共存,后續逐步升級遷移。最終,形成一個縱向貫通,橫向打通的融合技術支撐架構。
  
  基于一體化PaaS平臺,實現應用開發和部署的敏捷開發、部署。
  
  3)智能應用建設

  
  智能應用建設可從下面兩個層面入手:第一,現有應用的升級優化以及基礎應用的全新開發,主要實現社會化協同,支撐產業園區運營的提質增效;第二,重點應用的智能化,精細化。在上面的基礎上,無論是集成共存還是在一個一體化平臺上,都要通過數據的整合分析,實現核心應用的智能化。從而促進產業優化。實現精細化和智能化。比如基于智能化社會協同的產能預測與控制,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經營和營銷的智能化分析與決策等。


  “智能化社會協同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新階段”——李文輝院長在“2016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基礎應用升級優化,這部分主要指面向政府的公共管理、面向園區主管單位等日常運營管理和以及面向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關鍵智能化應用主要指根產業發展主題業務相關的支撐應用;創新與協同應用建設。比如建立“創新引領服務平臺”,實現全國乃至國外優勢產業資源匯聚,聚合社會資源和力量,為產業發展服務;綠色環保應用主要涵蓋能源、環保領域。
  
  謝謝。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李文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熟女啪啪哦哦叫|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吃奶摸下的激烈视频|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97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巨波霸乳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粗长挺进新婚人妻小怡| 好屌草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69动态图|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爽8888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久久无码字幕中文久久无码|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妺妺窝人体色777777|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无遮挡亲胸捏胸免费视频|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中文在线а√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爱爱小说视频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