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 兩年四亮點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0-10 點擊:次
曬曬成績單
●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有效運行
●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制度創新有序推進
●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初步形成
自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至今已經有兩年時間。10月8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兩年間,上海自貿區改革成效明顯。
近半數新增外企落戶
簡政放權、負面清單,是自貿區在行政審批方面的突出改革。
截至目前,上海自貿區中央層面投資核準事項減少了76%,境外投資項目核準除特殊情況外全部取消。工商登記實行“先照后證”,前置審批事項85%改為后置審批;注冊資本由實繳改為認繳,企業年檢改為年報公示。
來自上海海關的統計顯示,上海自貿區掛牌兩年來,區內海關新注冊企業總數接近1.5萬家。而在今年1—8月,在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備案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上海自貿區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近2000家、吸收外資超過300億美元,全市近半數的新增外商投資企業都選擇在自貿區落戶。
在近日由上海美國商會公布的《2015貿易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中,87.8%的企業對自貿區“先入區,后申報”的制度表示認可,這項制度也成為上海海關最受歡迎的創新制度。
10月8日,互聯網約車平臺優步正式入駐自貿區,并表示未來將在中國投入63億元。而上海自貿區第一家執行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外商獨資認證公司則表示,正是由于自貿區的負面清單和擴大開放政策,讓此前不具備準入資格的企業拿到了進入中國的通行證。
同時,在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方面,上海自貿區也推出了大量的措施。比如,海關、檢驗檢疫推出“一片區注冊、四片區經營”“空檢海放”等32項便利化舉措;國際貿易“單一窗口”1.0版上線運行,覆蓋6個功能模塊,涉及17個口岸和貿易監管部門,600多家企業上線辦理業務。在《2015貿易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中,57%的美資企業認為中國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監管部門推出的無紙化通關系統明顯提升了通關效率,另有52%的企業認為縮短通關時間比降低稅率更能為企業帶來實惠。
四大金融政策受歡迎
金融改革、人民幣跨境結算、國際化……位居金融中心上海的自貿區,金融改革方面的動作同樣令人矚目。
例如,在本外幣一體化運作的自由貿易賬戶方面,央行已經發布自由貿易賬戶境外融資細則,并啟動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截至2015年8月底,共有36家機構接入分賬核算單元體系,開設自由貿易賬戶26186個,賬戶收支總額超過10420億元。
自今年4月上海自貿區擴區以來,陸家嘴金融片區就在不斷推動各項“金改”政策落地實施。在充分利用QFII、QDII等跨境投資通道的同時,QDLP、滬港通等上海特有的創新通道也發揮著重大作用。
據統計,在陸家嘴,私募基金、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興金融機構正加快集聚。目前,區域內新興金融機構共有3000多家,上半年新增682家;私募證券基金563家,新增243家;私募股權基金776家,新增176家;金融專業服務機構531家,新增134家。
而在今年上半年,浦東新區新增各類金融機構超過2100家,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則達到六成。
沈丹陽表示,截至目前,在上海自貿區,跨境人民幣的結算總額已達6900多億元,占全市37%,累計有198家企業發生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收支總額達2500多億元。
“自貿區最受歡迎的金融政策是跨境借款、人民幣資金池、外匯資金的集中運營管理以及自由貿易賬戶下的境外融資,其便于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資本和資金結算,能降低財務成本、提升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財政和金融服務處副處長曹艷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