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專題研究 > 農業科技園區專題研究 > 農業科技園區動態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數字皖農”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8-04 點擊:次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加快“數字皖農”建設若干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31日
加快“數字皖農”建設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委關于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部署,加快“數字皖農”建設,以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為重點,以碭山、長豐、金寨、歙縣、桐城等5個縣(市)數字鄉村試點和種業、生豬、稻米、水產、茶葉、蔬菜、水果、中藥材等8個農業細分行業產業互聯網建設(簡稱“5+8”試點)為抓手,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出以下措施。
一、推進生產數字化構建。推進省級農作物制種基地、省級種畜禽場區、省級水產苗種場區及種質資源保護數字化應用。以省級以上蔬菜、水果、畜禽標準園、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林業等生產過程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環境自動監控、水肥藥精準施用、飼料精準飼喂、病蟲害智能測報、農機智能作業、氣象災害智能識別等。推動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區、特色林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覆蓋率逐步提高。以提升省級物聯網示范點為重點,到2025年,全省建設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數字農業工廠400個。(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省科技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經營數字化增效。瞄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聚焦長三角市場打造高端農產品品牌。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深入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鼓勵優質特色農產品開拓網銷市場。推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全部實現帶碼銷售,培育地域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高端農產品網貨品牌。推進辦展模式創新,打造網上“農交會”“苗交會”“茶博會”。發展基于互聯網的眾籌農業、定制農業、生鮮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引導鄉村旅游示范縣、美麗休閑鄉村等開展線上經營,發展智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鄉村振興局、省供銷社、省文化和旅游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管理數字化升級。依托江淮大數據中心,完善省農業農村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功能,健全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標準體系,強化市、縣涉農數據交互對接,推進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全面、有效、集約管理和依法有序開發利用。推進“按圖索糧”,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高標準農田、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數字化監管,實現地理信息上圖入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業投入品追溯監管數字化,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以農機、漁船、農業應急管理數字化改造為重點,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和災害應急過程實時監控和管理。加快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數字化建設,實現數字化監管,提高行政執法能力。(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數據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服務數字化延伸。依托“皖事通辦”平臺建設“三農”服務專區,實現涉農政務服務事項100%全程網辦,推進涉農信息資源有序整合共享開放。深入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健全延伸到村到戶的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農業、商務、供銷、郵政、普惠金融等鄉村網點資源融合發展。鼓勵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生產“云服務”,實現產前、產中、產后數字化服務全覆蓋。打造農村數字金融服務新模式,為各類涉農主體提供線上線下融資服務。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完善農村信用信息體系基礎,開展信用等級評定。(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數據資源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省鄉村振興局、省氣象局、省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轉型。支持鄉村治理示范縣、示范鎮、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在基層治理、鄉風文明、生態環境等方面,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推動“互聯網+”社區向農村延伸,促進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加快實施農村“雪亮工程”,實現自然村出入口和農村道路全覆蓋,依托12348安徽法律服務網,拓展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深化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利用互聯網宣傳具有地方民俗特色、悠久厚重歷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推進鄉村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文旅建設。(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政廳、省數據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進農業產業互聯網建設。以數字化改革引領行業頭部企業數字化流程再造、制度重構,打通農業產業鏈,實現全要素集聚,用數字技術整合人、技術、平臺、資源、渠道等,形成平臺數據和實體服務的深度互動,探索農業產業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支持具備較強實力的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牽頭制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中小型企業“上云上平臺”產品目錄和推廣方案,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中小型企業等加入農業產業互聯網,匯聚產業生態伙伴,實現農業產業集群式發展。加快農業產業互聯網數字化服務,建立農業產業互聯網數字化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吸引優秀農業產業互聯網數字化服務商入池。(責任單位: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地區寬帶通信網和移動互聯網建設,加快寬帶網絡和4G網絡深度覆蓋,有序推進農業產業強鎮、農業產業園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等5G網絡建設應用。加快推動農村地區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建成城鄉一體的寬帶和移動互聯網、新一代廣播電視網,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實現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數據資源局、省通信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科研攻關和人才培育。創新“企業出題、院所答題”的科研機制,建立健全“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等攻關機制,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聚焦數字農業前沿領域、關鍵技術,實施智慧農業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重點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提高自主研制能力,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強化數字化人才培養,加強青年農場主、新型職業農民、返鄉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等數字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懂生產、會應用的數字鄉村人才。招引農業農村數字化領域高端團隊來皖創新創業。建立安徽省數字鄉村智慧農業暨農業產業互聯網專家庫、數字農業農村科技創新聯盟。鼓勵開展智慧農業青年科學家大賽等活動。(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強要素保障。統籌整合涉農財政資金,積極支持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把支持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納入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投資范圍。鼓勵金融保險機構面向企業開發支持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的金融保險產品。將符合規定的農業智能感知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鼓勵電信企業面向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主體出臺資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數字農業企業用地保障力度。健全涉農數據安全保護機制,提升重要涉農數據安全保護能力。(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數據資源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強化組織推動。把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納入相關規劃,列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建立在政府領導下,由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發展改革、財政、網信、經濟和信息化、科技、商務、自然資源、鄉村振興、數據資源、供銷、金融、通信、氣象等部門參加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認真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在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和農業產業互聯網等方面,省級每年評選發布10個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模式。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和網絡優勢,加大政策和典型宣傳力度,營造數字鄉村智慧農業暨農業產業互聯網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委網信辦、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自然資源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數據資源局、省供銷社、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