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糖業“十四五”規劃工作揚帆啟航
廣西糖業“十四五”規劃工作揚帆啟航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09 點擊:次
“十三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糖業發展,成立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統籌推進糖業農貿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產業規模逐步恢復。2017/18—2019/20年榨季,食糖產量連續三年穩定在600萬噸以上,比“十三五”末期的2014/15年榨季的510萬噸提高100萬噸以上。
二是糖料蔗生產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累計投入170多億元建成500萬畝“雙高”糖料蔗生產基地,糖料蔗生產規模化、良種化、機械化、水利化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全自治區糖企戰略重組和“去產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制糖企業集團從2015年的17家減少到2020年的10家,形成6家年制糖能力超百萬噸的企業集團;累計關停糖廠16間,淘汰落后產能6.65萬噸,產業集中度和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四是產業鏈延伸取得新成效。特色紅糖、冰糖、液體糖漿、黃金砂糖、甘蔗濃縮汁、甘蔗醋飲料、糖果、藥用糖等近20個產品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綜合利用向縱深發展,制糖副產品逐步向高值化利用轉化,蔗渣漿由造紙轉向生產綠色高檔餐具,并出口歐美發達國家;蔗葉資源化利用取得初步成效,蔗葉養牛發展到年存欄1萬頭以上。
五是產業轉型升級新平臺逐步形成。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自2017年9月破土動工以來,發展迅速。截止2020年10月,共引進糖業轉型升級項目60個,合同投資額600多億元。201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9.4億元,為打造集糖業精深加工、糖品交易、糖業科技示范展示、倉儲物流、產業數字化展示、糖業國際合作交流、信息服務、休閑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糖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平臺走出堅實一步。
六是提質發展成效突顯。制糖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全流程智能化生產和控制在東亞、廣糖、南糖、中糧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糖廠推廣應用。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連續煮糖、全自動分蜜機等裝備應用不斷增多。三分之一的糖廠已完成了自動卸蔗、自動裝包碼垛改造,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傳統制糖生產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膜法綠色制糖技術已經具備產業化推廣的條件。通訊、物聯網、北斗定位、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成功應用于蔗地測量、土地確權、甘蔗收割、砍運調度、農機農具管理、倉儲物流管理等方面,智慧糖業初具雛形。
七是糖業數字經濟起步。糖業大數據云平臺初步建成,糖業大數據基礎支撐平臺、涉糖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制糖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泛糖產品交易大數據服務平臺、糖業金融大數據服務平臺、糖業政務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初步建立。廣西泛糖產品現貨交易平臺搭建完成并開始發揮作用,已經逐步整合交易、倉儲物流、金融、防偽溯源和大數據五大服務。“糖業信息產業集群+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的現代商業模式初步建立。
八是糖料蔗購銷市場化改革破題。2019年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放開糖廠蔗區管控、放開糖料蔗收購政府定價,由企業與蔗農通過訂單合同的方式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十四五”時期,廣西糖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國家支持廣西建設1150萬畝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并在2020—2022年,對廣西新種糖料蔗給予350元/畝的脫毒、健康種苗補貼,支持廣西擴大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覆蓋面等,必將對穩定廣西糖業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面對日益開放的世界糖業市場,由于我區不可縮小的土地資源稟賦天然劣勢導致的高成本問題,我區糖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
面對新的形勢,專家們認為,以降本增效為中心,提質發展為主線,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深挖潛力是廣西糖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要在“十二五”“做大”、“十三五”“做優”基礎上、“十四五”圍繞“做強”目標,進一步鞏固糖業基礎地位,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破解發展瓶頸,借助現代信息及科技手段推動產業鏈智慧化升級,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深化糖業改革、擴大開放合作,強化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協同共治,強化政策支撐與企業自強雙向發力,強化三產融合與關聯產業協作同步推進、強化甘蔗制糖與原糖精煉合作共贏,構建現代糖業發展新生態,全面提高廣西糖業競爭力。
規劃目標初步提出,到2025年,廣西糖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