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省會之路如何走?濟南“十四五”規劃指明方向
強省會之路如何走?濟南“十四五”規劃指明方向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23 點擊:次
不久前,《中共山東省委關于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12月22日,《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圍繞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濟南提出了“七個新跨越”和“十個新突破”,強省會藍圖愈發清晰。
經濟發展奠定強省會基礎
經濟實力是衡量一個城市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決定一個城市地位的重要因素。“七個新跨越”和“十個新突破”中,“經濟”貫穿始末。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以經濟為主提出,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綜合實力水平。
隨著濟南建設工業強市的步伐不斷加速,工業對全市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越來越堅實。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就明確了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顯著提升、企業發展能級顯著提升、綠色發展能級顯著提升的發展目標。
“七個新跨越”中的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也提出“四新”經濟占全部經濟總量比重超過40%,先進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十個新突破”用一系列具體數字指出了實踐路徑。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比達到3%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5000家,科技創新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全市數字經濟占比達到50%以上。
同時,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也將實現新突破。企業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民營經濟主體數量和規模進一步壯大,5家以上民營企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歷城等老城區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長清、章丘、濟陽、萊蕪、鋼城等新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為工業強市主要承載地;平陰、商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業主要指標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的縣域達到3個以上,不少于3個區縣進入全國百強行列。
城市格局劃定強省會空間
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國際醫療康養名城……一系列目標為濟南的強省會建設鋪設出層層臺階。“十四五”時期,濟南繪制出一幅令人欣喜的發展愿景和雄偉格局。經濟的發展推動省會城市首位度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濟南將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
4個月前,濟南發布實施《關于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推出9個部分37條措施助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十四五”時期,濟南也將在對外開放方面實現新跨越。“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地位進一步凸顯,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今年,濟南再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繼續位列省會、副省級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實現了自2018年以來年度測評“三連冠”。“十四五”時期,城市品質還將實現新跨越,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優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城市更新取得顯著成效,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建設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城市吸引力顯著增強。
“十個新突破”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600億元以上,旅游年收入突破1700億元,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1億人次以上,建成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同時,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健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成為規模達3000億級的支柱產業,“醫藥研產文旅”六位一體的中醫藥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國際醫療康養名城成為濟南一張靚麗名片。
民生建設體現強省會內涵
城市的發展最終的落腳點必然是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提升。“十四五”期間的濟南聚焦市民生活,從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到道路交通、鄉村振興都提出了新跨越和新突破。“七個新跨越”提出濟南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公園數量達到1000個以上,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基本形成,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人均預期壽命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作為城市一員,生態文明建設惠及每一位市民。“十四五”時期,濟南將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的空間特色更加鮮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碳排放率先達峰,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讓市民群眾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到泉水叮咚。
交通建設關乎市民出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提出,市區、市域、都市圈三個“一小時通勤圈”基本形成,鐵路港、公路港、空港、水港和信息港聯動的國際內陸港基本建成,4F級國際機場建成投用,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翻一番,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24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濟南建設成為交通強國樣板城市。
“十個新突破”還提出,醫療健康體系不斷完善,居民健康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同時,鄉村建設行動取得重大成效,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