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出臺
加快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有機統一
來源:四川新聞網 日期:2019-07-08 點擊:次
7月1日,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綿陽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我市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整體部署,明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推動綿陽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規劃》分為11章,其中前三章包括規劃背景、總體要求、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第四章至第九章為重點任務,包括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綿陽·宜居鄉村”、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高質量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第十至十一章為支撐保障,包括改革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強化規劃實施保障等。
《規劃》的振興思路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一系列工程(計劃)細化重點工作,強化政策保障,引領鄉村振興戰略在綿陽全面實施。
鄉村要怎樣才算得上振興?《規劃》給出明確“畫像”:到2020年,與鄉村振興配套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考核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初顯成效;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加強;“美麗綿陽·宜居鄉村”建設任務全面展開,人居環境整治初見成效;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物質基礎。《規劃》明確,要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升行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圍繞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響品牌目標,推動鄉村產業深度融合。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財富和優勢,《規劃》明確,要實施全域“美麗綿陽·宜居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大規模綠化綿州行動,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規劃》明確,實施鄉村文化興盛行動,提升鄉村文化供給品質,突出抓好鄉村文化陣地建設,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繼承弘揚優秀鄉村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風清氣正的文明鄉村。到2020年,基本實現鄉村“十五里文化圈”全覆蓋。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規劃》明確,以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為抓手,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加快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協同”,執法、管理、服務“三位一體”,人防、物防、技防“三防齊抓”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鄉村振興,要提升百姓的獲得感。《規劃》明確要實施城鄉民生保障共享行動,實現農民富裕生活美好。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規劃》把“高質量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單獨列為一章進行部署。明確提出,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動力來自哪里?《規劃》提出,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促進農村資源要素活化,提高廣大農民積極性、創造性。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要素雙向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新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有了好的“藍圖”,重在組織實施。《規劃》要求,加強黨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堅持市縣抓落實,實施市、縣(市、區)、鄉、村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農村工作機制。各地、各級要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細化政策舉措,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