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補貼資金(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申報)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24 點擊:次
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創建的產業園
給予適當支持,
申報成功扶持資金一般達上億元,
產業園區可以獲得還林造林補貼、水電路補貼、
農機購置及更新補貼、土壤改良及提升補貼、
基建補貼等紅利。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定義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點,
以科技開發、示范、
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
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
不斷拓寬園區建設的范圍,
打破形式上單一的工廠化、大棚栽培模式,
把圍繞農業科技在不同生產主體間
能發揮作用的各種形式,以及圍繞主導產業、
優勢區域促進農民增收的各種類型
都納入園區建設范圍。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類型
01
按投資主體劃分
『政府主辦』
各級政府主辦的園區,經濟目標是著眼于區域經濟發展,帶動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利益目標是建立園區和農戶的利益共同體,實現產業化經營,不求園區本身利益最大化。
主要變化是將農業發展資金由分散使用轉向集中使用,由主要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投入農產品生產。
『企業主辦』
企業主辦的園區圍繞利益最大化進行設計和布局,與當地農業結構和主導產業有一定的聯系,但沒有必然聯系。
『企業與政府(農民)聯辦』
政府與企業聯辦的園區,由政府規劃、招商和管理,企業投資自主經營,但產品生產要符合園區發展方向,使政府的經濟目標和企業利益目標相結合。一般認為,這種類型更能體現園區的綜合效益。
02
按照土地利用狀況劃分
『種植類農業園區』
包括花卉園區、苗木園區、種子園區、大棚蔬菜園區。這類農業園區用地基本上是租用農村集體土地,在種植區內一般沒有固定的建構筑物,沒有破壞耕地的耕作層,土地用途沒有改變,仍屬農用地。
這類農業園區引進高科技對傳統種植業進行改造和調整。園區建設規模大、標準高,對當地農業起到了示范和輻射作用。
而且除種植基地外,建有與之配套的農產品集散地、花卉展示交易廳、蔬菜批發市場、農產品深加工工廠、科研所等建設項目,這些場所用地雖然占園區面積比例不大,但是標準高、投入大,是農業園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殖類農業園區』
包括養豬(牛、羊)場、養雞(鴨)場、養魚(蝦、蟹)塘等。這類農業園區大部分租用農村集體土地,尤其是轉包農民承包地居多。
各種養殖場按照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大多遠離村莊,養殖場之間有1公里左右的間隔距離,場內的畜禽棚房之間也有一定距離的隔離帶。
這類農業園區建有標準化的畜禽飼養棚房、飼料儲備房和管理人員看護房,生產和配套設施多,園區占地面積大,場地硬化比例較高,建筑密度較大。
『旅游觀光類農業園區』
這類農業園區主要依托發展高科技農業種植、現代化養殖來吸引旅客觀光休閑,固定建構筑物占園區總面積一半以上,除種植、養殖用地外,園區其他用地全部硬化。
這類農業園區的主要盈利是參觀園區門票、住宿、餐飲等收入。旅游觀光類農業園區主要包括農業觀光園區、休閑農業園、采摘農業園、生態農業園、民俗觀光園、保健農業園、教育農業園等。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運營思路
01
技術方面
大部分農業企業的技術管理處于粗放狀態,在一塊土地上選育什么作物,基本都是按照習慣法操作的,殊不知現代社會對農業的要求已經類似于工業品,需要不斷有新的品種,新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而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創新就是空中樓閣。
基于這個維度,園區運營之初,就需要對接專業的專家團隊,根據當地的主要品種,匹配合適的專家資源,針對重點企業組成專家小組,定點支持,同時,在企業具備購買服務的能力時,由企業購買服務,反哺產業園的發展。這樣,農業創新的戰略才能落到實處。
02
營銷方面
對于農業企業來講,更多的依賴傳統渠道銷售農產品,而互聯網的發展不但對商業,工業,也對農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基于這個維度,站在整個園區農業企業發展的高度,建立一支既熟悉農業,也熟悉互聯網營銷的專業農產品營銷隊伍是必須的。
對企業的狀況進行評估后,什么樣的產品適合走什么樣的渠道,由專業團隊進行整體的互聯網營銷策劃,部分企業還可以購買專業團隊的打包營銷服務。農產品的互聯網營銷,還需要尊重農業和互聯網營銷的一些常識。
有些產品只適合走B2B的大宗交易,就不能生搬硬套走B2C。而有些產品不合適走電商,那就要探索適合產品本身的線下渠道。
03
人才方面
十家有九家農業企業,都會抱怨招不到人,招不到合適的人,長期以來,大學生對農業有偏見,認定了農牧企業沒有發展前景,自然不愿意到農業企業就業,而現有企業內部的經營者、管理者基礎薄弱,未能正確認識農業發展的一些基本特性。
從這個維度出發,園區一方面提供企業內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培訓大學生群體,引導他們去農業企業就業,最終通過園區完成人才的輸出。
這樣才能使得大家的認識有所改變,同時能夠充實新的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04
融資方面
農業企業的回報周期長,讓資本望而卻步,但農業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資金注入,很多農業企業由于資金鏈的斷裂匆匆收場,從這個角度出發,園區一方面向地方政府申請成立一支由政府領投,社會資本參與的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另一方面引導民間資本向農業投入,第三方面地方政府出臺政策引導當地金融機構提供適合優質農業企業發展的信貸產品。
總之,需要政府、社會和農業企業的密切互動,產生新的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