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億中裕小麥循環農業產業園區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4 點擊:次
從2019年6月創建獲批,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立足全國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優勢區,緊緊圍繞小麥生產加工和無抗生豬養殖兩大主導產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以農為本、綠色發展”的建園原則,以現代農業要素集聚為導向,以全產業鏈建設為重點,堅持產業大融合、技術大集成、種養大循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融合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糧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通過兩年來的深入創建,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0年,產業園小麥生產加工能力160萬噸,無抗生豬年出欄量60萬頭,主導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
自產業園創建以來,園區以中裕公司為龍頭,以發展糧豬生態循環全產業鏈為方向,充分挖掘利用“黃三角黃金優麥帶”的產業基礎優勢,以種植養殖循環為根基,以加工業為“主干”,以服務業為“枝葉”,堅持帶動農民增收,建設“小麥+生豬”“綠色循環”的產業模式。
01.
濱州中裕食品的發展之路
從2003年成立之初,中裕公司始終堅持“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秉承“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成本、不惜一切力量,保證產品質量”的質量觀,堅定不移地走“全產業鏈”之路。經過10余年的發展,構建了一條涵蓋高端育種、訂單種植、糧食初加工、精深加工、綠色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冷鏈物流、餐飲服務、便利商超九大版塊、橫跨一二三產業的綠色高效農牧循環產業鏈,解決了“糧頭大食尾小”、“農頭大工尾小”的矛盾,實現了產業鏈首尾相連、一二三產的協調發展。
一產“抓優”、二產“抓深”、三產“抓全”
一是產業綠色循環,從育種到種、養、加、銷、服融合發展,形成了從產地到銷區、從原糧到成品、從田間到餐桌,貫穿糧食產業全鏈條的現代生產體系。
二是技術國內領先,建立了國家小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農業部小麥加工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臺,擁有世界一流的智能化設備,科技研發能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三是營銷遍布全國,與全國1.8萬家大型超市、30萬家社區便利超市、26家各類電商平臺建立合作關系,產品銷售網絡覆蓋除港澳臺地區之外的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四是社會效益顯著,訂單種植基地由150萬畝擴大到300萬畝,帶動農戶由35萬戶增加到70萬戶,帶動農民增收從5.1億元增加到10億元以上,有效帶動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02.
北緯37度的“黃金優麥帶”
濱州地處黃河三角洲暖溫帶腹地,是著名的“黃金優麥帶”主產區。
天時
三角洲地帶位于北緯37度穿境而過,處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極端最低氣溫-23.3度、最高氣溫41.9度,年平均氣溫11.7度~12.6度。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590-2830小時。黃河水資源豐富,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630毫米。
地利
土壤以壤質潮土為主,有機質含量較高,松緊度、通透性適宜。加之黃河水灌溉,富含礦物和多種微量元素,酸堿度pH值介于6到8之間。這些都為濱州糧食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人和
濱州中裕位于這片黃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上,擁有自己的育種基地,利用“五統一”模式管理小麥,從源頭開始抓起,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這里的小麥,躺在黃河三角洲溫柔的懷抱中,沐浴著充足的光照,慢慢集聚沉淀著自身的蛋白質。
中裕產品,選用當年陽光小麥,提取麥芯精華,并且拒絕食品添加劑,保持了黃河三角洲平原陽光小麥的天然麥香味。
03.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小麥全產業鏈綠色循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主體作用,大力促進現代農業要素集聚,全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聯合體銷售收入85億元,進一步營造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共贏局面。
產業鏈涵蓋了“優質小麥良種研發繁育、訂單種植、倉儲物流、小麥初加工、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生豬養殖、餐飲商超、廢棄物綜合利用、蔬菜種植”十大板塊,年加工優質小麥100萬噸、掛面42萬噸、谷朊粉6萬噸、特級酒精10萬噸、食品4萬噸,生豬出欄150萬頭,實現了農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了國內小麥加工產業鏈最長、各產業連接最緊密的一條小麥綠色循環產業鏈。
把小麥種植作為核心,堅持一產“抓優”。
種植源頭育良種。中裕公司高度重視優質小麥品種的選育工作,這也使其成為全國最早獲得獨立小麥育種權的龍頭企業之一。
在專業人員的精心培育下,6.5萬畝良種基地里可收獲3.2萬多噸優質種子。這批優質麥種經過專業合作社提供給訂單農戶,在“訂單”的150萬畝的土地上實施“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指導、統一收割、統一收購,進行全面科學種植。在此過程中,中裕公司實行“三免一加”的“金牌服務”,即通過中裕谷物專業合作社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加價收購。
進入小麥收獲時節,免費服務的中裕農機專業合作社活躍在金浪滾滾的田野上。統一收割后,新麥由178個收購網點統一收購,其價格比市場價格上浮15%至20%,農民也實實在在分享到實惠。
把小麥加工業作為基礎,堅持二產“抓深”。
本著將每一粒小麥吃干榨盡的理念,對小麥進行深度開發、綜合利用,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率,提升產品豐富度和優質化,正是因為中裕產品全部采用當年新收獲小麥作為原料,100%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全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中裕面粉、中裕掛面是種出來的”已被廣大對消費者熟知。此外,公司還瞄準高端產品,以面粉為基礎原料,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開發了200多種面食制品。同時,以技術為引領,積極開發了谷朊粉、特級食用酒精、液體蛋白飼料等小麥深加工系列產品,在推動小麥加工向下游延伸的同時,大幅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精深加工全利用。如今,在中裕公司,制粉已全部采用現代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小麥粉和多種專用粉的年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中裕的第一條年產30萬噸面粉生產線是從德國進口的。生產線出粉口多達71個,小麥能被加工成為50多種指標不同的面粉。經過精確的在線配粉系統,這些面粉將最終成為不同用途的專用面粉。
把小麥變成面粉僅僅是完成了初加工。中裕公司以面粉為基礎原料延長產業鏈,加工出高檔小麥蛋白粉以及品種繁多的面食制品,年制作系列產品掛面22萬噸;面包、糕點等各類烘焙品1萬噸;餃子、包子等各類速凍食品1萬噸。200多種專用面粉及系列面食制品一同推向市場,大大豐富了需求側的餐桌,滿足了食品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
按照傳統發展方式,至此,小麥的加工利用即告結束。但中裕卻并不滿足,他們利用初加工的小麥粉進一步提取出高品質的小麥蛋白粉,生產出特級食用酒精和純度達到99.99%的無水酒精。中裕公司對第二產業鏈的構筑,不僅體現在精深加工上,還體現在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方面。比如,小麥磨粉前要經過清理、洗麥等程序,過去,這些清理出的雜質都被當做垃圾丟棄了,而現在卻成為林下飼養的飼料。目前,企業已用這些飼料飼養肉雞5000多只。
把市場消費作為導向,堅持三產“抓全”。
服務終端謀市場。小麥進入第三產業的鏈條。在此鏈條中,中裕公司開辟了多渠道且直達終端消費的服務模式。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中裕成立了谷物專業合作社,這是當地第一家按照股份制管理的農民股份專業合作社。借助專業合作社,中裕形成了合作社牽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訂單市場格局,建立起規范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的運作模式。
產業園將打造產業鏈作為核心競爭力,重點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目前在園區內,小麥只有30%的精華部分用來生產各類專用面粉,進而做成面條、饅頭等主食,其余70%次粉和中路粉則進入深加工,生產蛋白粉、特級酒精、膳食纖維、赤蘚糖醇、蛋白肽等產品。通過不斷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園區近年來創新開發了200多個產品,涵蓋了烘焙食品、速凍食品、節日食品、功能食品,極大地豐富了消費者餐桌,不斷滿足消費者對“舌尖上的安全”與“舌尖上的享受”雙重需要。而完整的加工鏈推動小麥產業向下游延伸、差異化發展,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產業園著力推動跨界融合,介入營銷與餐飲服務終端,提效“三產”。目前園區與多家大型超市合作,建立了銷售網點1.8萬家,設立社區終端店10萬家,覆蓋了全國除港澳臺外的地級以上城市,并逐步向縣城延伸。
04.
“科技引擎”驅動農業攻關
產業園小麥深加工后產生的液態酒糟與鮮貯玉米、麥麩等通過科學配比,多次飼喂試驗,成功研發了以液態酒糟為主要原料的純糧液態飼料,在國內首創了生豬養殖液態飼料飼喂技術和玉米籽粒鮮貯技術。養殖糞污用來制造沼氣,進行熱電聯產。制取沼氣后剩下的沼液沼渣,用管道直接輸送到小麥種植基地和蔬菜基地……目前,園區年產生物天然氣1500萬立方米,產值2700萬元,能夠取代2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萬噸。
作為產業園龍頭企業,中裕食品公司前期已經成功創建了農業農村部小麥加工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小麥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兩大國家級科研平臺。2019年,公司還引進三支世界級團隊,專門攻堅小麥加工副產物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技術課題,主要生產全麥食品、功能食品、康養食品,提取出蛋白粉、功能肽、膳食纖維等高附加值產品。目前,僅從麥麩中成功提取的高品質膳食纖維,就預計為公司每年可新增產值4.2億元,新增利潤1.1億元,3年內小麥加工高值化利用將實現產業化運營,年增加主營業務收入23億元。
在中裕公司的引領帶動下,產業園依托高端科研平臺招才引智,建立了程順和院士工作站,強化優質小麥新品種研發,已研發“裕田麥119”等小麥新品種12個。引進了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譚斌團隊,推進全麥食品研發及產業化開發。與江南大學張暉教授團隊合作,承擔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小麥麩皮高值化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途徑研究課題。引進趙春江院士及團隊,創建生豬數字化養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園區已獲得發明專利17項,受理專利30多項。
園區以中裕公司為龍頭,已打造了一條從小麥育種開始直到餐桌服務的綠色循環全產業鏈,包括“高端育種、訂單種植、倉儲物流、初加工、深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生豬養殖、蔬菜種植、食品加工、餐飲商超服務”等環節。這樣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各產業間、板塊間互為源頭,互為終端,達到了“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旺”,實現了“糧頭食尾”的融合業態,為糧食主產區鄉村產業振興做出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