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中國制造2025:三個階段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12 點擊:

  當前,我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強大的制造強國戰略。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國家就難以從大國走向強國,特別是全球經濟結構正經歷深刻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與我國形成較為激烈的競爭,我國制造業面臨 “前堵后追”的雙重擠壓,確立“制造強國”戰略迫在眉睫。
  
  事實上,“中國制造”仍處于“大而不強”的發展階段。從產業規模和結構看,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增長高于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在規模發展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快速升級,主要表現在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比例持續下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例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2013年,我國制造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左右,201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為2.08 萬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占比約20%,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
  
  我國工業如今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更多地體現為擁有完整的供應鏈條。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樣是來自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目前,中國工業競爭力指數在136個國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過1/3;2013年,發電設備產量達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達4534萬載重噸,占全球比重的41%;汽車產量達2211.7萬輛,占全球比重的25%;機床產量達95.9萬臺,占全球比重的38%,我國制造業占世界的1/3強。
  
  然而,我們仍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制造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突出等問題,與美、日、德等發達工業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 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如何變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各國推出制造強國戰略。世界各國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制造業,美國、德國、英國等紛紛推出制造業國家戰略。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將焦點鎖定在以新一代互聯網、生物技術、新能源、高端制備為代表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展開了新一輪的增長競賽,試圖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
  
  此后,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都推出了各項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本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美國政府于2012 年推出《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同年12 月通用電氣(GE)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 2013 年8 月我國工信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2013年底,德國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發布了德國首個 “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由此, 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我國的“兩化深度融合”、德國的“工業4.0”等幾乎是殊途同歸。
  
  筆者認為,“中國制造2025”能否讓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強國有三大關鍵:首先,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科技資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游的核心、關鍵以及共性技術進行攻關,通過創新鏈驅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圍繞傳統優勢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條。以創新鏈為引導,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傳統企業集聚優勢資源加速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制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是布局高端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必須高度重視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基礎堅實,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企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第三,堅持標準先行,把制訂智能制造標準化作為智能制造的優先領域。把握智能制造發展特點和規律,整合國內標準化資源,借鑒德國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及美國先進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標準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組織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建設。如,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標準化路線圖,盡早啟動優先急需領域標準化制訂工作,建設和推廣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最后,通過“制造+服務”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當前,制造業服務化是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全球價值鏈當中的主要增值點,也是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的焦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通過“服務”和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價值。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指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包括為推進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提供增值服務。需要以完善的市場環境為服務化轉型保駕護航。制造業服務化的順利推進需要完善的市場環境為其保駕護航。面向制造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新技術研發、物流、技術支持、信息咨詢、金融租賃和保險等服務需要完備的知識產權法規、健全的社會誠信體系、嚴格的監管體系作為保障。
  
  蘇波副部長表示,《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它并不是一個一般性的行業發展規劃,而是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戰略性規劃,不僅要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當中,實現高端化的跨越發展。
  
  3個階段
  
  據蘇波副部長介紹,我國制造業強國進程可分為三個階段: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2045年中國制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
  
  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一方面從工業自身來說,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另一方面,從工業環境來說,需要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中國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價”的代名詞,技術含量很低,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的優勢行將消失,現在制造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的中小制造型企業苦苦掙扎在死亡線上。對于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無奈現狀。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中國制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當前,制造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已過,中國制造烏云覆巢突圍在即。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制造業擁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土地成本很低,政府有很多的優惠政策等。當時制造業的成本低,利潤空間較大,“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價格優勢,中國一躍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如今中國制造業的黃金發展期已過,真正地進入了微利時代。
  
  “中國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價”的代名詞,技術含量很低,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的優勢行將消失,現在制造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的中小制造型企業苦苦掙扎在死亡線上。
  
  對于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無奈現狀。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中國制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
  
  中國制造勃勃雄心再出發
  
  中國工程院日前發布的《制造業強國戰略研究綜合卷》構建了制造業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按照這個指標體系分析,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美國制造業遙遙領先,處于第一方陣;德、日處于第二方陣;中國、英國、法國、韓國處于第三方陣。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發達國家蓄勢占優和新興經濟體追趕比拼的兩頭擠壓和雙重挑戰。
  
  2011年,美國政府正式啟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提出了“在哪里發明,在哪里制造”的口號,要重新奪回制造業的世界市場。為此,美國政府先后建立數字化制造和設計、新一代電力電子器件制造、集成光電子制造、智能制造等各類制造創新研究院,為相關行業的大、中、小企業服務。
  
  歐洲方面,德國結合自己的國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工業4.0”計劃,以確保德國的世界制造強國地位。2013年,英國亦發布了“未來的制造”報告,并設立先進制造、成形技術等7個“高價值制造推進研發中心”,為加快促進成果轉化。
  
  美國啟動“再工業化”,德國實施工業4.0,不同的戰略名稱傳遞出同樣的信息:制造業仍是各國競爭的焦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昔日的成本優勢不再,能否構筑新的比較優勢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的未來。
  
  那么,在做了近三十年“世界工廠”后,中國制造又將如何突出重圍?
  
  各國都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進行戰略部署和技術攻關,力圖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毫無疑問,這些領域的競爭會日趨激烈。但是,中國要彎道超車,就要靠它。
  
  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程楠指出,中國對當前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低端化”現象應給予重視。她舉例說,國產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搬運、上下料、噴涂等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環節,而焊接、裝配、潔凈等環節主要被外資企業生產的六軸及以上、多關節高端工業機器人所壟斷。就在這些國產機器人當中,大量的零部件還是從國外進口。
  
  “進口零部件再組裝,生產中低端機器人,發展新興產業走的還是傳統產業的老路。即便以后規模很大,我國機器人產業仍將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如果不能對此采取有效措施,我國將無法實現彎道超車。”
  
  低成本優勢消失,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雙重壓力使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顯得更為急迫。中央黨校教授李繼文指出,我國必須調整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思路,必須從國際市場的低成本競爭轉向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差別化競爭。他說:“未來的生產制造是要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將使我國傳統制造業能夠根據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市場定位。差別化的市場將給我國傳統制造業創造更多的提升空間。”
  
  程楠認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傳統制造業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產業生態體系。如果能夠充分挖潛開荒,傳統制造業同樣大有可為。“不能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傳統制造業的融合簡單等同于傳統制造業的自動化改造。單純的自動化改造,只是實現了大批量生產。”
  
  程楠稱,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通過智能轉型,實現產品設計、加工制造、運作管理、售后服務的全面升級,在傳統制造業中培育新的業態和模式。“世界經濟格局總是在變,企業總是要面臨各種壓力。做出最‘牛’的產品,這才是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天壕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作濤認為。
  
  “互聯網+”與中國制造深度融合 催化企業蛻變
  
  在互聯網時代要做出最“牛”的產品,必須依托技術進步和互聯網平臺。只有在互聯網平臺上,企業才能把各細分環節最尖端的技術擰成一股繩,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客戶體驗。
  
  李繼文指出,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是發達國家工業化由低到高的演進歷程。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在跨躍式發展進程中,民營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有些民營企業缺少機器大工業階段的熏陶,其工業基礎并不很牢固。
  
  日前,“中國制造2025”總體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根據介紹,“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第一個十年進入世界強國之列;第二個十年要進入世界強國的中位;第三個十年即2045年,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最終要在建國一百周年成為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2025”重點對第一個十年的目標和任務做了具體部署。實現目標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來推進。具體措施包括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要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
  
  工信部人士此前表示,“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以頂層設計、重點行業等結合的“1+10”模式出現,內容除轉型升級之外,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也被重點提及。
  
  據了解,規劃提出了九大任務、十大重點領域和五項重大工程。其中,九大任務包括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等;十大重點領域包括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五項重點工程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等。
  
  工信部賽迪智庫專家安琳認為,該規劃一旦發布,將是未來十年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行動指南。
  
  中國電子報稱,事實上,隨著德國工業4.0等先進制造業戰略思潮“西學東漸”,中國今年也將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今年3月,“互聯網+”概念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如何鼓勵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及移動信息技術和中國制造結合,便成為中國經濟最熱門的概念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希望通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提升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進而帶動生產、工作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
  
  “互聯網+”推動智能制造成新型生產方式,企業需通過智能制造積極面對市場挑戰。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互聯網+”將引發制造業發展方式深刻變革,其中包括推動生產制造模式變革,智能制造成為新型生產方式。
  
  互聯網在制造業領域應用日益廣泛深入,將推動生產制造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工業信息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和綜合集成,將促進機器運行、車間配送、企業生產、市場需求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產品集成組裝等全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協同。
  
  “工業云平臺成為新型生產設施,為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經營管理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資源支撐和服務保障,工業生產要素實現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工業大數據應用將貫穿設計、制造、營銷、服務全過程,成為生產輔助決策的支撐,更成為企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要素。”
  
  事實上,通過“互聯網+”,海爾佛山的工廠里的生產線的確發生了蛻變,變得更柔、更活、更智能。
  
  據了解,海爾的佛山工廠采用了全程訂單執行管理系統,裝配了200多個RFID、4300多個傳感器、60個設備控制器,全面實現設備與設備互聯、設備與物料互聯、設備與人的互聯,從而構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最終促成首批50萬個用戶參與定制的洗衣機正式下線。
  
  海爾的生產制造模式的變革并不是為了迎合德國工業4.0的制造業大趨勢,而是內在驅動力使然,因為全球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洗衣機等白電更是如此。為了提升競爭實力,海爾需要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滿足日益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也就是說海爾必須成為全球生產節拍最快的制造商,否則就會在市場競爭中失去主動權。
  
  海爾的這個舉動代表著中國制造業的大方向。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稱,今年對于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勞動力短缺、成本增加、產能過剩及全球經濟的疲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來自全球的競爭在逐漸蠶食著中國“世界制造基地”的地位。
  
  低端制造正快速從中國向其他低成本國家轉移,而高端制造向發達國家回流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種種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創新、精益制造、柔性生產以及供應鏈集成,成為今年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基調。
  
  今年的春季廣交會上,以“互聯網+”為核心技術和理念的中國智能化家電產品已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海外采購商的青睞。
  
  現在,從市場調研、產品設計、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全部產業鏈,中國企業都已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革命正在催生中國制造的新革命。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借助大數據來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全球潮流和市場需求的產品。”廣州視睿電子科技公司的年輕設計師王穎嘉說。
  
  著名家電企業海爾集團在廣交會上推出了包括智能廚房、智能安保等在內的一整套智慧家電產品。該集團中東非大區總經理張慶福說,“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實現”萬物互聯“已經是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的不可或缺因素。”
  
  智能家電產品在廣交會上大獲成功表明互聯網技術一旦和傳統制造業深度結合,將會給傳統制造業注入巨大的活力。
  
  不僅是家電產品,玩具、服裝等傳統產品同樣與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主動融合。上海等勢線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代表告訴記者,通過該公司的云計算平臺,用戶可以及時了解和監測全球市場的消費習慣、個性需求以及供需狀況等數據,從而為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提供決策服務。
  
  借助專業的跨境電商平臺和遍布全球的物流體系,中國產品的觸角伸向全球每個角落,通過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采購商和消費者只需輕點鼠標,產品便會安全及時送達。
  
  近日剛剛掛牌成立的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大自貿區也明確提出,未來將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目前已吸引大量企業入駐,不少企業已開始借助互聯網技術在自貿區內積極布局。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產品科技含量的同時,中國企業家也越來越重視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力量。從最初的貼牌生產到自主品牌,再堅持向互聯網和國際化方向轉型,中國制造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廣泛,正努力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才剛剛起步,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標準制定成為關鍵。
  
  工業4.0概念引中國制造從傳統走向高端
  
  DC預計,2015年,“工業4.0”概念將從領導企業向中小企業傳播,從高端制造業向傳統制造業傳播。中國制造業企業將以“工業4.0”作為標桿,打造符合行業特點,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智能工廠。
  
  近年來,以高鐵、通訊、變電技術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正以高技術、低價格的優勢贏得國際認可,“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智造”蛻變。
  
  近段時間,中國領導人多次向世界推介中國高鐵,有了高鐵這張新名片,伴隨著項目帶動的產品需求,我國裝備制造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如今,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全球最大的制造型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世界工廠網,在成立之初就已經確定了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借助海量產品信息、智能化產品檢索、個性化海外推廣服務等功能,充分滿足中國裝備制造型企業海外拓展的一站式需求,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增添動力。



 

主頁 > 專題研究 > 中國制造2025 > 中國制造2025解析 >

中國制造2025:三個階段

2018-03-12 來源:未知 點擊:

  當前,我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強大的制造強國戰略。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國家就難以從大國走向強國,特別是全球經濟結構正經歷深刻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與我國形成較為激烈的競爭,我國制造業面臨 “前堵后追”的雙重擠壓,確立“制造強國”戰略迫在眉睫。
  
  事實上,“中國制造”仍處于“大而不強”的發展階段。從產業規模和結構看,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增長高于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在規模發展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快速升級,主要表現在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比例持續下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例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2013年,我國制造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左右,201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為2.08 萬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占比約20%,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
  
  我國工業如今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更多地體現為擁有完整的供應鏈條。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樣是來自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目前,中國工業競爭力指數在136個國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過1/3;2013年,發電設備產量達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達4534萬載重噸,占全球比重的41%;汽車產量達2211.7萬輛,占全球比重的25%;機床產量達95.9萬臺,占全球比重的38%,我國制造業占世界的1/3強。
  
  然而,我們仍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制造業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突出等問題,與美、日、德等發達工業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進入21 世紀以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一關鍵歷史時期,如何變道超車成為重要命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各國推出制造強國戰略。世界各國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制造業,美國、德國、英國等紛紛推出制造業國家戰略。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將焦點鎖定在以新一代互聯網、生物技術、新能源、高端制備為代表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展開了新一輪的增長競賽,試圖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
  
  此后,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都推出了各項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本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美國政府于2012 年推出《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同年12 月通用電氣(GE)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 2013 年8 月我國工信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2013年底,德國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發布了德國首個 “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由此, 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我國的“兩化深度融合”、德國的“工業4.0”等幾乎是殊途同歸。
  
  筆者認為,“中國制造2025”能否讓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強國有三大關鍵:首先,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科技資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游的核心、關鍵以及共性技術進行攻關,通過創新鏈驅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圍繞傳統優勢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條。以創新鏈為引導,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傳統企業集聚優勢資源加速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制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是布局高端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必須高度重視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基礎堅實,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企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第三,堅持標準先行,把制訂智能制造標準化作為智能制造的優先領域。把握智能制造發展特點和規律,整合國內標準化資源,借鑒德國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以及美國先進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標準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組織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建設。如,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標準化路線圖,盡早啟動優先急需領域標準化制訂工作,建設和推廣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最后,通過“制造+服務”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當前,制造業服務化是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全球價值鏈當中的主要增值點,也是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的焦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通過“服務”和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價值。以知識密集型為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指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包括為推進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提供增值服務。需要以完善的市場環境為服務化轉型保駕護航。制造業服務化的順利推進需要完善的市場環境為其保駕護航。面向制造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的新技術研發、物流、技術支持、信息咨詢、金融租賃和保險等服務需要完備的知識產權法規、健全的社會誠信體系、嚴格的監管體系作為保障。
  
  蘇波副部長表示,《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它并不是一個一般性的行業發展規劃,而是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戰略性規劃,不僅要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當中,實現高端化的跨越發展。
  
  3個階段
  
  據蘇波副部長介紹,我國制造業強國進程可分為三個階段:2025年中國制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中國制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2045年中國制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
  
  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一方面從工業自身來說,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另一方面,從工業環境來說,需要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中國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價”的代名詞,技術含量很低,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的優勢行將消失,現在制造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的中小制造型企業苦苦掙扎在死亡線上。對于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無奈現狀。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中國制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當前,制造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已過,中國制造烏云覆巢突圍在即。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制造業擁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土地成本很低,政府有很多的優惠政策等。當時制造業的成本低,利潤空間較大,“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價格優勢,中國一躍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如今中國制造業的黃金發展期已過,真正地進入了微利時代。
  
  “中國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價”的代名詞,技術含量很低,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的優勢行將消失,現在制造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的中小制造型企業苦苦掙扎在死亡線上。
  
  對于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無奈現狀。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中國制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
  
  中國制造勃勃雄心再出發
  
  中國工程院日前發布的《制造業強國戰略研究綜合卷》構建了制造業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按照這個指標體系分析,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美國制造業遙遙領先,處于第一方陣;德、日處于第二方陣;中國、英國、法國、韓國處于第三方陣。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著發達國家蓄勢占優和新興經濟體追趕比拼的兩頭擠壓和雙重挑戰。
  
  2011年,美國政府正式啟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提出了“在哪里發明,在哪里制造”的口號,要重新奪回制造業的世界市場。為此,美國政府先后建立數字化制造和設計、新一代電力電子器件制造、集成光電子制造、智能制造等各類制造創新研究院,為相關行業的大、中、小企業服務。
  
  歐洲方面,德國結合自己的國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工業4.0”計劃,以確保德國的世界制造強國地位。2013年,英國亦發布了“未來的制造”報告,并設立先進制造、成形技術等7個“高價值制造推進研發中心”,為加快促進成果轉化。
  
  美國啟動“再工業化”,德國實施工業4.0,不同的戰略名稱傳遞出同樣的信息:制造業仍是各國競爭的焦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昔日的成本優勢不再,能否構筑新的比較優勢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的未來。
  
  那么,在做了近三十年“世界工廠”后,中國制造又將如何突出重圍?
  
  各國都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進行戰略部署和技術攻關,力圖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毫無疑問,這些領域的競爭會日趨激烈。但是,中國要彎道超車,就要靠它。
  
  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程楠指出,中國對當前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低端化”現象應給予重視。她舉例說,國產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搬運、上下料、噴涂等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環節,而焊接、裝配、潔凈等環節主要被外資企業生產的六軸及以上、多關節高端工業機器人所壟斷。就在這些國產機器人當中,大量的零部件還是從國外進口。
  
  “進口零部件再組裝,生產中低端機器人,發展新興產業走的還是傳統產業的老路。即便以后規模很大,我國機器人產業仍將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如果不能對此采取有效措施,我國將無法實現彎道超車。”
  
  低成本優勢消失,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雙重壓力使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顯得更為急迫。中央黨校教授李繼文指出,我國必須調整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思路,必須從國際市場的低成本競爭轉向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差別化競爭。他說:“未來的生產制造是要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將使我國傳統制造業能夠根據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市場定位。差別化的市場將給我國傳統制造業創造更多的提升空間。”
  
  程楠認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傳統制造業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產業生態體系。如果能夠充分挖潛開荒,傳統制造業同樣大有可為。“不能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傳統制造業的融合簡單等同于傳統制造業的自動化改造。單純的自動化改造,只是實現了大批量生產。”
  
  程楠稱,關鍵在于我們能否通過智能轉型,實現產品設計、加工制造、運作管理、售后服務的全面升級,在傳統制造業中培育新的業態和模式。“世界經濟格局總是在變,企業總是要面臨各種壓力。做出最‘牛’的產品,這才是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天壕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作濤認為。
  
  “互聯網+”與中國制造深度融合 催化企業蛻變
  
  在互聯網時代要做出最“牛”的產品,必須依托技術進步和互聯網平臺。只有在互聯網平臺上,企業才能把各細分環節最尖端的技術擰成一股繩,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客戶體驗。
  
  李繼文指出,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是發達國家工業化由低到高的演進歷程。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在跨躍式發展進程中,民營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有些民營企業缺少機器大工業階段的熏陶,其工業基礎并不很牢固。
  
  日前,“中國制造2025”總體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根據介紹,“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第一個十年進入世界強國之列;第二個十年要進入世界強國的中位;第三個十年即2045年,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最終要在建國一百周年成為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2025”重點對第一個十年的目標和任務做了具體部署。實現目標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來推進。具體措施包括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要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
  
  工信部人士此前表示,“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以頂層設計、重點行業等結合的“1+10”模式出現,內容除轉型升級之外,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也被重點提及。
  
  據了解,規劃提出了九大任務、十大重點領域和五項重大工程。其中,九大任務包括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等;十大重點領域包括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五項重點工程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等。
  
  工信部賽迪智庫專家安琳認為,該規劃一旦發布,將是未來十年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行動指南。
  
  中國電子報稱,事實上,隨著德國工業4.0等先進制造業戰略思潮“西學東漸”,中國今年也將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并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今年3月,“互聯網+”概念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如何鼓勵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及移動信息技術和中國制造結合,便成為中國經濟最熱門的概念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希望通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提升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進而帶動生產、工作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
  
  “互聯網+”推動智能制造成新型生產方式,企業需通過智能制造積極面對市場挑戰。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互聯網+”將引發制造業發展方式深刻變革,其中包括推動生產制造模式變革,智能制造成為新型生產方式。
  
  互聯網在制造業領域應用日益廣泛深入,將推動生產制造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工業信息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和綜合集成,將促進機器運行、車間配送、企業生產、市場需求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產品集成組裝等全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協同。
  
  “工業云平臺成為新型生產設施,為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經營管理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資源支撐和服務保障,工業生產要素實現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工業大數據應用將貫穿設計、制造、營銷、服務全過程,成為生產輔助決策的支撐,更成為企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要素。”
  
  事實上,通過“互聯網+”,海爾佛山的工廠里的生產線的確發生了蛻變,變得更柔、更活、更智能。
  
  據了解,海爾的佛山工廠采用了全程訂單執行管理系統,裝配了200多個RFID、4300多個傳感器、60個設備控制器,全面實現設備與設備互聯、設備與物料互聯、設備與人的互聯,從而構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最終促成首批50萬個用戶參與定制的洗衣機正式下線。
  
  海爾的生產制造模式的變革并不是為了迎合德國工業4.0的制造業大趨勢,而是內在驅動力使然,因為全球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洗衣機等白電更是如此。為了提升競爭實力,海爾需要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滿足日益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也就是說海爾必須成為全球生產節拍最快的制造商,否則就會在市場競爭中失去主動權。
  
  海爾的這個舉動代表著中國制造業的大方向。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稱,今年對于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勞動力短缺、成本增加、產能過剩及全球經濟的疲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來自全球的競爭在逐漸蠶食著中國“世界制造基地”的地位。
  
  低端制造正快速從中國向其他低成本國家轉移,而高端制造向發達國家回流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種種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創新、精益制造、柔性生產以及供應鏈集成,成為今年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基調。
  
  今年的春季廣交會上,以“互聯網+”為核心技術和理念的中國智能化家電產品已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海外采購商的青睞。
  
  現在,從市場調研、產品設計、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全部產業鏈,中國企業都已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革命正在催生中國制造的新革命。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借助大數據來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全球潮流和市場需求的產品。”廣州視睿電子科技公司的年輕設計師王穎嘉說。
  
  著名家電企業海爾集團在廣交會上推出了包括智能廚房、智能安保等在內的一整套智慧家電產品。該集團中東非大區總經理張慶福說,“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實現”萬物互聯“已經是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的不可或缺因素。”
  
  智能家電產品在廣交會上大獲成功表明互聯網技術一旦和傳統制造業深度結合,將會給傳統制造業注入巨大的活力。
  
  不僅是家電產品,玩具、服裝等傳統產品同樣與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主動融合。上海等勢線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代表告訴記者,通過該公司的云計算平臺,用戶可以及時了解和監測全球市場的消費習慣、個性需求以及供需狀況等數據,從而為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提供決策服務。
  
  借助專業的跨境電商平臺和遍布全球的物流體系,中國產品的觸角伸向全球每個角落,通過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采購商和消費者只需輕點鼠標,產品便會安全及時送達。
  
  近日剛剛掛牌成立的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大自貿區也明確提出,未來將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目前已吸引大量企業入駐,不少企業已開始借助互聯網技術在自貿區內積極布局。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產品科技含量的同時,中國企業家也越來越重視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力量。從最初的貼牌生產到自主品牌,再堅持向互聯網和國際化方向轉型,中國制造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廣泛,正努力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才剛剛起步,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標準制定成為關鍵。
  
  工業4.0概念引中國制造從傳統走向高端
  
  DC預計,2015年,“工業4.0”概念將從領導企業向中小企業傳播,從高端制造業向傳統制造業傳播。中國制造業企業將以“工業4.0”作為標桿,打造符合行業特點,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智能工廠。
  
  近年來,以高鐵、通訊、變電技術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正以高技術、低價格的優勢贏得國際認可,“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智造”蛻變。
  
  近段時間,中國領導人多次向世界推介中國高鐵,有了高鐵這張新名片,伴隨著項目帶動的產品需求,我國裝備制造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如今,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全球最大的制造型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世界工廠網,在成立之初就已經確定了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借助海量產品信息、智能化產品檢索、個性化海外推廣服務等功能,充分滿足中國裝備制造型企業海外拓展的一站式需求,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增添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永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8米奇| 西西人体44rt.net高清大胆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v网址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妇50p|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偷录视频叫床高潮| 小13箩利洗澡无码免费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边做饭边被躁bd苍井空图片|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日韩 无码 偷拍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亚洲视频 中文字幕| 人妻互换一二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久久丫精品系列|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少妇三级全黄|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内射深插日本少妇|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