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開發PPP火爆 項目支出與財政匹配難題待解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26 點擊:次
在PPP模式推廣眾多領域中,園區開發類PPP項目受地方熱捧。
8月19日,濟邦咨詢聯合園區中國發布了《園區開發PPP模式藍皮書》,該藍皮書對園區開發領域應用PPP模式的現狀、問題、面臨的挑戰及解決之道做了系統地分析。
濟邦咨詢董事長張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早在去年財政部就對園區開發類PPP項目很重視,隨后財政部PPP中心也將園區開發PPP項目納入重點研究項目。
濟邦咨詢總經理徐玉環介紹,目前園區開發PPP模式很受地方歡迎。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相繼推出了片區開發類PPP項目高達552個。僅在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項目中片區和園區相關PPP項目數量為10個,投資額約574億元。這些項目特征是涉及行業多,投資金額大,項目周期長,建設內容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涉及運營環節少。
園區中國控股執行董事梁椿表示,園區PPP也是一種新的革命性機制,能夠把產業園區應有的公共屬性和服務效應更好地解放和體現出來,讓產業園區能夠真正納入到一種可估值、可定價、可持續、可退出的良性框架之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驅動。
徐玉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園區類PPP項目運作復雜,目前存在項目實施與現行財政可承受能力不匹配等難題。
財政部明確PPP項目需要進行財政可承受能力評價,每一年度全部PPP項目需要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應當不超過10%,以保證地方政府能夠履行PPP項目的支出責任。
不過,徐玉環告訴記者,由于園區類PPP項目前期投資額巨大,投資周期長,政府財政支出很容易突破上述10%紅線,這也限制了PPP模式在園區開發類項目上運用。
她建議,可以考慮用全口徑財政預算來區分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將土地出讓金定向支付部分從10%的紅線統計口徑中核減。同時考慮園區PPP項目前期投入大,能產生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少的特點,探索跨年度的綜合財政預算, 以中長期財政支出責任評估替代年度預算評估 。
張燎告訴記者,這些具體建議已經提交相關政府部門,相關政府部門表示愿意討論研究,也意識到目前的財政承受能力評價方法和指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PPP專家、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蘭萍表示,目前片區開發PPP項目的特點與現行PPP模式的財政承受能力評估體系要求之間的不一致,以及片區開發的綜合性、復雜性對于PPP項目運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引起業內關注。
徐玉環認為,園區類PPP項目成功實施離不開土地、金融、稅收等配套政策的有力配合,包括土地使用權的獲得、融資渠道的拓展、金融產品創新、稅收優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