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設基準利潤率 PPP要破盈利難題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0-14 點擊:次
昨日,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重大市政工程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創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我國將率先在部分省份的個別行業中完善費價機制,設置平均行業基準利潤率,給民間資本投資明確的市場預期,吸引民間資本參與。
具體來說,國家發改委將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從全國遴選2-3個省份,每個省份選擇1-2個相關市政行業,開展PPP創新工作,其中就包括設置基準利潤率。據了解,基準利潤率是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潤率,企業可以以此為參考,估算投資收益,因此基準利潤率需具備公認性和客觀性。
PPP領域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設置基準利潤率將同時影響民營企業和政府兩端。就民營企業而言,他們參與PPP最關注的還是能否獲得足夠的回報,如果一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過低,甚至虧本,即便具備再大的公益性,企業也會慎重考慮,但在設置基準利潤率后,民營企業能夠大致了解自身可能獲得的回報,積極性將有所提高。
而從政府的角度來說,由于此前民營企業沒有足夠的話語權,一個PPP項目的分紅、讓利如何操作,在更大程度上需要由政府決策,“但政府給企業讓利多了,就怕其中有暗箱操作,個別官員從中牟利,給企業的利潤少了,企業又沒有太高的積極性,這經常讓決策者左右為難”。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按照本次國家發改委的《通知》來看,基準利潤率應該是按照行業來劃分的,但由于我國各個省份經濟情況不同,優勢產業與市場條件不同,項目的執行難易程度和具體企業成本也有變動,所以每個省份的基準利潤率應該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不過在政策落地執行及監管等方面,賴陽也表示,即使分省份、分行業設定了基準利潤率,也只是給PPP雙方定了一個參考值,目前看來還沒有制定更加詳細的懲戒措施,且在PPP項目中,外人很難獲知民營企業的利潤率,一旦違規,只能靠企業主動舉報,還有待細則的進一步出臺。
賴陽指出,目前,我國設置基準利潤率主要是出于防范國有資本流失、增加民營企業積極性的雙重考慮,但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未來的基準利潤率會進行不斷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