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銀行業“十三五”發展藍護航新興產業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1-22 點擊:次
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十三五”時期將是我國經濟“保量提質”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十三五”時期的到來,對銀行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肩負著配合與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使命,銀行業如何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如何將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實體經濟,如何創新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值得期待。
明確使命: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進入“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攻堅期。在此大環境下,銀行業“十三五”時期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使命日漸清晰。
北京銀行(行情601169,咨詢)董事長閆冰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商業銀行應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立行之本、發展之源。尤其是在經濟新舊動力深刻轉換的背景下,更需擔當起維護實體經濟穩定、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十三五’時期,銀行業的社會使命在于深化商業銀行改革,在自身通過轉型升級獲得更好發展的基礎上,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適應并服務于經濟新常態。尤其是要緊緊把握國際經濟合作深化和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努力支持國家戰略實施,為實體經濟提供針對性強、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務,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并使社會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銀行業首先要面對的是自身轉型與升級的挑戰。
“‘十三五’時期的任務艱巨,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金融系統尤其是銀行業的支持。而在此過程中,我國銀行業自身也面臨著轉型的問題、風險防范和化解的問題以及創新的問題。”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認為。
“隨著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銀行業的傳統發展空間將受到擠壓,規模擴張區間會明顯縮窄。當前銀行業正面臨著貸款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戰,而隨著經濟進入調整期,預計這一情況還會持續。同時,銀行業還面臨著由此帶來的信用風險、信貸損失的考驗。”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十三五”時期的經濟轉型升級將為銀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銀行業應深刻領悟‘十三五’時期產業發展方向,更好地研究產業發展規律,通過創新的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而未來這些產業的發展成熟,也將給銀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這意味著銀行業在支持‘十三五’規劃目標實現的同時,也將為自身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和發展動力。”曾剛說。
目標定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新的歷史時期,銀行業該如何把握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從業內人士的普遍觀點來看,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是銀行業“十三五”時期的重要選擇。
“當前,加快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經成為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和著力點,特別是對于促進‘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為此,商業銀行應該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創新服務模式,主動配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使銀行信貸行業結構調整與國家產業結構升級保持一致。”閆冰竹表示。
“在整體戰略上,要與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支持‘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產業結構升級的總體部署;在國際戰略上,應與國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完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建設,加強自貿區建設以及‘走出去’戰略等保持高度一致。商業銀行的客戶選擇必須與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的目標保持一致。”董希淼認為。
需要強調的是,日前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到“建設美麗中國”,打造綠色經濟升級版也被認為是“十三五”期間的重要發展目標。綠色經濟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深入開展綠色信貸,積極支持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發展將成為銀行業轉型的重要領域。與此同時,這也將為銀行業自身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性機遇———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測算,在資金需求總量上,“十三五”時期,中國綠色融資需求為14.6萬億元,若選擇更高標準的環境修復方案,資金需求則高達30萬億元。
“未來,銀行業信貸投放必須與國家促進節能環保、綠色經濟,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具體而言,應制定適合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政策,提早布局,深入挖掘業務機會,全面評估風險,搶先介入,并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采取差異化的信貸策略。”董希淼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要切實支持包括節能環保等在內的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求銀行業調整規模至上的發展思路,保持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要更加注重長期發展效益。
“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宏觀經濟形勢決定了銀行業規模即效益的發展思路已經過時。在轉型中,銀行業利潤將明顯收窄,這就要求銀行業放棄過于追求短期利潤的考核方式,更要關注長遠利益,從而有助于銀行業把握更長期的發展趨勢,扎根于為符合國家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支持。”曾剛表示。
核心動力:創新引領輕資本發展
著眼于為“十三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充沛的金融活水,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加快自身的轉型升級,而創新就是核心動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屬于科技創新型產業領域,其商業模式有別于傳統產業,在傳統信貸思維模式下,獲取銀行貸款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推動業務模式創新,把創新盈利模式作為轉型升級的核心優勢。要打造一個以平臺戰略為牽引、以智能金融服務為重點、以線上線下交互為特色、以大數據全面應用為支撐的金融服務新模式。要搶抓大資管時代的機遇,加快推廣‘投行+商行’的聯動業務模式,全面整合商業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新型產品,通過‘融資+融智’的綜合方式,配合‘股權+債權’的積極探索,為各類客戶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促進業務發展,提供綜合化、集成化、一站式金融服務。”閆冰竹表示。
“創新將是商業銀行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商業銀行應重點推進業務創新,從機構合作、業務流程、服務渠道、產品形式、‘互聯網+’等各個層面、多維度地進行創新探索和實踐,激活金融市場,便利實體經濟融資,順暢資金流動,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增加居民財富,加強市場協調,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董希淼表示。
“從傳統的貸款服務拓展到多元化服務,包括融資服務以及一系列更為系統、更為廣泛的創新服務,對銀行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銀行業盡快適應。”曾剛認為。
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加快綜合化經營,向輕資本化發展將成為銀行業創新發展的一大趨勢。
“銀行業未來要深入推進綜合化經營,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聯動發展能力,向‘輕資本、快周轉、高效率’的銀行加快轉型;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挖掘大數據信息,向智能銀行、智慧銀行加快轉型。”閆冰竹表示。
“銀行要更加注重綜合化經營,擴大非信貸資金運作渠道和規模,優化非信貸資金投向與非信貸資產配置,在做好風險隔離的基礎上,積極介入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及衍生品交易市場,與證券、信托、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各種非銀行金融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向輕資產經營模式轉型。”董希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