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林:后疫情時代,產業要多點布局,產業鏈要集群發展
胡偉林:后疫情時代,產業要多點布局,產業鏈要集群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5-25 點擊:次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部分領域甚至有“斷裂”的風險。
后疫情時代,在布局產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方面,我們該如何發力?危中尋機,我們又該如何更好提升產業鏈水平,培育競爭新優勢?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紅網時刻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胡偉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六保’之中就有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他看來,后疫情時代,產業要多點布局,產業鏈要集群發展。
“疫情之下,湖南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復工復產、重啟經濟,在疫情沖擊中迅速站穩腳跟,且一季度,湖南主要經濟指標都位居全國前列。”胡偉林認為,這一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來湖南在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過程中,一直緊跟產業格局新變化,按照產業鏈思路抓產業。
他介紹,目前湖南已形成了3個萬億級產業、11個千億產業,20大新興優勢產業的來勢很好,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產業在國內甚至全球都具備一定優勢。
“但疫情沖擊之下,我們發現了產業鏈中的一些短板,也看到了產業格局變化的一些新趨勢。”胡偉林舉例,我們在布局產業時對產業鏈的安全問題沒有特別關注。一些產業對國際供應鏈非常依賴;一些產業上下游雖然都在國內,但鏈條過于分散。這些在平時問題都不大,但在面臨疫情等危機時,風險就可能被無限放大。
那么,下階段該如何發力?胡偉林表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并危中尋機,省委省政府從疫情爆發之初,就部署專題研究,并著手啟動了一些工作。初步考慮,主要是明確產業發展重點、建好產業發展平臺、創新產業引進方式、儲備產業發展人才。
其中,產業發展重點方面,就是把產業格局變化的趨勢和湖南產業的優勢結合起來,主要是支持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具備一定優勢的產業企業,開展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攻關,加快補齊短板領域和“卡脖子”環節。支持新材料、信息安全、電子元器件等一批既有發展基礎、又有市場前景的產業領域,實施“延鏈、強鏈”工程,加快打造國家級產業集群。支持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產業搶抓疫情帶來的數字化、智能化趨勢,進一步做大做強。
“這次兩會,湖南以全團名義提出的建議中,有一個就是支持長株潭創建國家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胡偉林認為,這個建議的提出,就是想以此為契機,加快將湖南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裝備制造核心區、先進制造業核心區、智能制造示范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
同時,湖南將繼續抓好“兩山”(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和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兩個創新產業孵化平臺建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持續推進湘南湘西承接產業示范區建設,針對疫情后人口流動,就業取向的變化,大力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
創新產業引進方式方面,胡偉林表示,未來將既注重“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競爭合作;也注重強化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構建,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市場化應用。
“疫情之下,大部分產業面臨重新洗牌。”在胡偉林看來,此時也正是人才大流動的時候。受疫情影響,不少沿海和國外企業都在大規模裁員,一些海外華人華僑歸國的意愿明顯增強,數量較大的留學生群體回國創業的氛圍也更加濃厚。“我們將利用好這個時間窗口,引進一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能夠推動產業發展的高端科技人才。”
在此基礎上,胡偉林還向大會建議,一方面,利用我國經濟率先恢復的時間窗口,抓緊引進一批有利于補齊產業鏈短板的技術、項目和企業。另一方面,今后在規劃布局產業和推進產業梯度轉移時,有意識地促進同類產業向優勢地區集中,形成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