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規劃的新突破
旅游產業規劃的新突破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5-28 點擊:次
一、理念突破——以生態保護、以人為本、文化復興等理念為基礎
旅游規劃的基礎理念之一是生態保護理念。以生態和諧為特點,形成綠色生態、環保節能效應,是旅游規劃的基本要求。旅游規劃過程中要注重生態技術的應用,包括生態環保材料的選用、低耗能技術的應用、綠色植物環境的營造等。
旅游體驗的根本在于實現自我,因此,旅游規劃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規劃設計中滿足人的需求。以人為本強調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既要尊重貧困群體的基本需求、合法權益和獨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體的能力和貢獻。在旅游規劃中,要通過合理的規劃手段,既滿足人與人通過旅游實現交流的心理需求。
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靈魂,旅游規劃中尤其要注重對當地文化的挖掘、傳承與發展。因此,旅游規劃需要踐行文化復興理念,將文化與當地產業升級、社會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等要素互為表里,實現文化體系重構,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綜合發展。
二、產品突破——先策劃后規劃,旅游策劃全面興起
吸引核的打造是旅游的核心,但現有的旅游規劃根本不可能按照項目運作的要求進行深度挖掘、創意與整合,無法構建出旅游的吸引核。而這些規劃顧及不到的地方,就需要策劃來解決。
“先策劃后規劃”的思路,通過策劃設計出最有價值的游憩模式、商業模式、營銷模式和運營模式,形成旅游產品和旅游吸引力,再將吸引力延伸到整個旅游產業的多元系統構架,最后體現到規劃上。
三、產業突破——提出泛旅游產業整合、產業聚集、產業集成三大概念
1.突破單一旅游產業,形成泛旅游產業整合泛旅游產業的核心,是通過游旅游相關產業和項目的布局,形成人流聚集和消費搬運,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因此,旅游規劃必須超越以往單一旅游產業的范圍,對泛旅游產業各項內容的關聯度和聯動性進行有效的梳理與研究,并能根據規劃所在地的實際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整合模式。這不僅要求規劃從業人員深刻理解泛旅游產業及其整合模式,委托方、規劃評審方甚至業主等也應對其產業驅動效果和關聯關系有較全面的認識。
2.突破旅游產業鏈式結構,構建產業集成立體模式
在初期的旅游規劃中,受到旅游業發展階段和對旅游要素認知的局限,旅游產業鏈條往往被限定為“食、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簡單羅列,在產業的構建上缺少深度思考和可操作性建議。
旅游十八要素中任何一項都是獨立的、串聯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小鏈條”。因此要超越旅游產業鏈條編制旅游規劃。首要條件就是,編制和創建單一要素產業的基礎上,設計整個系統的綜合游憩模式,并通過觀賞方式與觀賞線路設計、游樂內容策劃、故事編撰與情境化場景布置策劃、體驗模式策劃、特色餐飲策劃、特色住宿策劃及特色紀念品策劃,形成具體的重點項目深度策劃和游程游線結構;落實旅游要素的互補鑲嵌系統結構,形成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穿插旅游相關產業和旅游支持產業的三大產業集成結構,從而構建立體綜合的旅游產業集群。
四、城市化突破——緊密銜接旅游與城市化,創新旅游城市體系新構架
《通則》實施時,《城市規劃法》還未將邊遠鄉村、山區等納入城市規劃體系,因此,旅游規劃實施初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城市規劃的彌補。隨著2008年國家《城鄉規劃法》的實施,旅游規劃融入城市規劃體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之后,隨著一系列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區、新城區、度假區的建設逐步成熟,旅游產業被納入初始構建體系的首要產業。此時的旅游規劃編制,亟須通過規劃休閑度假城市、旅游小城鎮、旅游綜合體、旅游導向的新農村等多種形式,實現旅游規劃與城市化的“無縫對接”。
五、落地指導突破——制定旅游運營計劃,保障項目落地運營
為了使項目成功落地,旅游規劃人員需要為項目配套編制一個3~5年的運營計劃,告訴投資方什么是抓手,什么是亮點,怎樣運營資產,運用什么樣的投融資平臺,建設哪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運用什么樣的營銷策略、管理模式、財政政策、獎勵政策或其他政策來保障項目落地運營。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的主導理念,作為旅游發展新時代的旅游規劃從業人員,要在熟練掌握原有“創意經典”的技術能力的基礎上,對區域產業關系、關聯產業整合以及產業策劃和創建進行深化與學習。同時,作為一個涉及多種產業、關聯度極廣的產業規劃編制者,必須有跳出旅游,學習其他關聯產業知識的覺悟與胸襟,不斷提高知識層面和技術能力,并且能夠因地制宜地制定規劃發展思路和實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