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縣著力發展綠色產業
長白縣著力發展綠色產業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07-30 點擊:次
當“滿園春色”點綴了城鄉的風景,綠色讓生活更有品質,使人們的幸福感提升,生活的意趣也更加耐人尋味。
“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這一發展戰略,促進了長白綠色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綠色長白”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科學規劃發展布局
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綠色發展、致力綠色崛起,才能在發展階段上實現跨越。
長白的優勢在資源,資源的優勢在于全方位立體的旅游業發展。長白縣旅游要素齊全,點多、面廣、線長,生態、人文,山水、民俗,處處皆景,四時宜游,在加快綠色發展方式轉變中,堅持走發展旅游,推進特產與保護環境,守衛綠色齊頭并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著力抓好“一帶、兩地、四區”建設,即在沿鴨綠江沿線沿路的鄉鎮各村打造一條以休閑觀光旅游為依托的沿江沿路經濟帶;建設新特中藥材生產基地、特色農業產業生產基地和農家休閑采摘、觀光、體驗旅游示范區;無公害棚膜蔬菜示范區;馬鈴薯栽培與精深加工示范區;特色產業帶動、推廣示范區。
通過“一帶、兩地、四區”建設,圍繞人參、林蛙、食用菌、中藥材、蔬菜、果品、精品牧業七大板塊,切實推進以旅游休閑為依托的特色綠色產業發展進程。
生態產業遍地開花
金秋時節,走進長白,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生機盎然的優美畫卷,大棚內各種有機蔬菜蓬勃發展、養殖場內體質堅實的黃牛、特有的高山蜜蜂釀造長白山腳下獨一無二的蜂蜜、各種中藥材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藥香……百姓們一張張滿足的笑臉,昭示著長白縣綠色發展律動的腳步。
長白縣依靠獨有的生態地理環境,人參產業一直被認為是龍頭產業。為做大做強人參產業,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長白縣良策頻出,從“伐林栽參”到“生態栽參”,從“小試牛刀”到“做大做強”,正全力向綠色人參產業昂首邁進。大力發展林下參、非林地栽參和人參連作,實現人參發展的戰略性升級,培育和扶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人參精深加工業,開發生產以人參保健品、化妝品、藥品等系列高端產品,通過人參標準化示范園區和加工示范園區建設,把人參產業發展成為規模較大、優勢較強的區域主導產業,使“長白縣人參”成為“吉林長白山人參”的重要品牌。
在沿江沿路經濟帶上,除人參產業光彩照人外,多樣的種植作物也熠熠生輝,充實著農民們的生產生活,九道溝村有機紅薯、蜜汁葡萄、葫蘆套村小粒紅花生、十一道溝村草莓、十二道溝村果樹、十三道灣西瓜、安樂村無公害大米等綠色瓜果和特色農業生產基地,使農民收入翻了幾番,而對中藥材生產基地的天麻、返魂草、桑黃等有發展潛力的新特中藥材的生產、試驗和推廣,及建設新房子鎮綠化美觀樹和冷水魚、蜜蜂養殖為依托的特色農業產業生產基地,將以點帶面輻射引領全縣綠色食品產業化進程。
途經金華,大片蔥蘢的田野,阡陌縱橫,但見成方連片的大棚,連綿開去,大棚內實行自動化灌溉、光照,使用物理除蟲、有機肥料等舉措解決了農藥殘留,金華蔬果成為當地百姓熱衷的搶手貨。
長白縣不斷培育優勢品種,壯大產業規劃,構建出了綠色、循環和低碳的產業發展體系,生態產業遍地開花。
特色旅游獨秀市場
長白縣坐落在長白山腳下,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為有效破解道路不暢這一難題,長白縣堅持“宜行宜游、邊行邊游”,按照一路一風格、一路一特色的建設風格,分別在長松、長臨等公路,加快建設好15個功能各異的旅游服務區,讓游客過一站、玩一站,走一路、樂一路,感受喜樂長白、服務長白、休閑長白的獨特韻味。
以旅促農、農旅結合、產村相融、景村相融,長白縣整合村集體土地資源,重新盤活廢棄校舍、廠房、倉庫等閑置資產,利用景區、景點、民族風俗等資源和影響力,建立農家院、采摘園、觀光區等休閑娛樂項目,有序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結合發展,著力提升農村對游客的吸引力。
在關鍵旅游節點區域,對接旅游市場,采取“支部+公司”、“支部+協會”的模式,建設家庭旅館發展家庭服務業,大力發展本村本地土特產品,提高周邊農戶參與旅游開發的積極性,促進鄉村旅游發展,走符合自身實際、獨具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
另外,該縣不斷與時俱進,科學規劃旅游資源,包裝消費者喜好的旅游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既能夠推介長白旅游品牌,也為廣大游客提供指導服務,使游客能夠滿懷期待、有的放矢到長白旅游。同時,放活門票銷售,把門票讓利批發給電商,借助他們的力量宣傳長白,進而有效搶占旅游市場、擴大經營收入。在重點旅游景點和旅游服務區設立電子商務購物園,重點推介長白特色產品。為特色產品編輯二維碼,讓游客在觀光的同時通過掃碼購買高品質長白特產,隨后按照預約進行快遞配送,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