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規劃曝光,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規劃曝光,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1-06 點擊:次
10月29日,西安市政府印發《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從工作思路、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重點產業、保障措施等多個方面,詳細梳理了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規劃。
此次現代產業布局規劃的制定,致力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發展,同時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的印發,是大力實施 先進制造業強市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全面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產業體系布局:六大支柱五大新興產業
此次“規劃”的印發,明晰了西安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主線,以 產業布局、平臺構建、政策支持等為重點,著力推動特色鮮明、布局合理、要素集聚的“ 6+5+6+1”現代產業體系壯大成勢,構筑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西安市“6+5+6+1“現代產業體系
六大支柱產業
電子信息制造 高端裝備制造 汽車產業
新材料新能源 航空航天 生物醫藥
五大新興產業
人工智能 機器人 5G
大數據云計算 增材制造
六大生產性服務產業
現代金融 研發設計 現代物流
軟件和信息服務 會議會展 檢驗檢測認證
文旅產業
未來數年,西安將聚焦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實施“創新性引領,大企業帶動,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發展戰略,支撐“6+5+6+1”西安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
到2022年,基本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布局,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形成5個千億級支柱產業,全市規上先進制造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先進制造業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成為經濟發展主要支撐力量;
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形成6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產值超百億企業達到20戶,基本建成產業結構高級化、布局合理化、發展集群化、創新協同化,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目標。
西安市現代產業體系2022年發展目標
全市規上先進制造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先進制造業占GDP比重進一步提高,成為經濟發展主要支撐力量
全市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人工智能等五大新興產業成為發展重要動能;
全市生產性服務業總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現代金融等六大生產性服務業成為產業強市的重要保障;
全市旅游業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文化和旅游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文化旅游特色產業聚合發展,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
空間布局: 一核三帶一通道多板塊
此次現代產業規劃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屬性相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做大做強”的原則,加大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力度,使開發區從產業聚集向能級提升轉變,形成“定位明確、產業明晰、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態勢,在空間上逐步形成“ 一核三帶一通道多板塊”的產業空間布局。
“一核”:指位于城市空間中心的文旅商貿核心。
主要包括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形成以文化旅游、商貿服務為主的城市文旅商貿核心區,優化中心城區現代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三帶”:指高新技術、先進制造和文化旅游產業帶。
高新技術產業帶
以 高新區為引領,主要包含 航天基地、長安大學城、高新區、灃東新城、灃西新城。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配套發展五大新興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
先進制造產業帶
以 經開區為引領,主要包含 秦漢新城、涇河新城、高陵區、渭北臨潼工業新城、航空基地、閻良區、富閻產業合作園區。
重點發展汽車、高端裝備、航空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配套發展五大新興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
文化旅游產業帶
以曲江新區為引領,主要包含 周至縣、鄠邑區、長安區、灞橋區、浐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臨潼區、藍田縣等區域。
主要發展文化旅游、會議會展、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等產業。
“一通道”:
國際港務區
指從空港新城連接高鐵新城到國際港務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主要發展現代物流、臨港經濟、臨空經濟。
“多板塊”:
指各區縣、開發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現實需求,明晰發展的重點方向(對文化旅游、現代商貿、健康服務及房地產業等全域性產業不做限制),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板塊。
明晰產業發展重點
此次規劃在劃分了6大支柱產業、5大新興產業、6大生產性服務業的同時,也明確指出了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各產業的發展重點。
6大支柱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做強支柱產業
電子信息制造發展重點
集成電路、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光電芯片、電子新材料。
汽車發展重點
商用汽車、乘用車、專用汽車、關鍵零部件、汽車后市場。
航空航天發展重點
航空制造業、航空服務業、航天產品制造、航天器運行管理、航天資源應用服務。
高端裝備制造發展重點
電力裝備、專用通用裝備、軌道交通裝備。
新材料新能源發展重點
有色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太陽能光伏、風電產業、材料裝備制造。
生物醫藥發展重點
做強現代中藥、做優化學藥、做大生物藥、做精醫療器械
5大新興產業:突出新基建,做大新興產業
華為西安研究所
人工智能發展重點
智能軟件產業、智能硬件產業、智能運載工具產業、智能終端產業、智能安防產業、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G試點應用示范、大力發展5G產業。
增材制造發展重點
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裝備材料產能、加強技術應用推廣。
機器人發展重點
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和集成應用。
大數據和云計算產業發展重點
以政務數據為突破口發展行業大數據、以企業為主體發展產業領域大數據、推進行業和產業領域大數據融合創新、加強云計算開發平臺建設、推動云計算創新應用。
5大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價值鏈,做優生產性服務業
做強金融市場主體、優化金融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領域創新。
現代物流發展重點
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做強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建設聯內通外的物流通道、建設智慧物流發展示范區、統籌城鄉物流協調發展、優化城市物流空間節點布局。
檢驗檢測認證發展重點
優化公共檢驗檢測資源配置、發展新型檢驗檢測服務模式。
研發設計發展重點
壯大研發設計產業規模、打造研發設計新業態新模式。
軟件和信息服務發展重點
軟件服務外包、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工業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嵌入式軟件、關鍵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促進軟件企業服務化轉型發展
會議會展發展重點
建設“一帶一路”國際會展名城、著力提升會展國際化水平、創新會展模式、打造知名會展品牌、提升舉辦大型會展活動的承載能力、優化會展業營商環境、健全統計監測、提升會展信息化水平。
文化旅游產業:聚焦多維度發展,做精 文化旅游特色產業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重點
培育文旅產業新業態、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大力發展夜游經濟、推動文創產品開發
各區縣、各開發區重點產業與布局
此次規劃除了明確各產業發展重點的同時,也清晰的指出了西安市十三個區縣、四區一港兩基地、一個國家級新區、一個產業合作園區未來的重點發展產業與適度發展產業。
開發區中, 高新區、經開區、曲江新區作為引領 高新技術產業帶、先進制造產業帶、文化旅游產業帶的頭部開發區,重點發展產業與適度發展產業均有所側重與不同。
浐灞生態區主要發展會議會展、現代金融等新興產業; 航天基地、航空基地分別突出航天與航空產業的主要特色重點培育產業,同時適度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 國際港務區依托西安港以發展臨港經濟,同時依托西安奧體中心適度發展文體健康、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產業。
十三個區縣中,位于西安主城核心區域的未央、新城、碑林、蓮湖、雁塔五個城區,重點發展產業均為文化旅游、現代商貿這兩大第三產業。同時,根據各區的不同特色與發展側重,適度發展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等產業。
其中,碑林區、雁塔區依托眾多知名高校等豐富的教育資源,適度發展教育培訓產業;新城區、碑林區依托雄厚的醫療衛生資源發展健康服務產業。與其他城區不同,蓮湖區則依托西電集團、城西的工業園區等適度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灞橋區與其他城六區不同,重點發展的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同時依托其生態和老紡織工業基地的優勢適度發展文化旅游,紡織和都市農業。臨潼區依托華清池、兵馬俑等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現代商貿與健康服務產業。
作為西安工業制造業的兩大支柱,長安、高陵一南一北發展各有側重。長安區依托三星半導體等行業巨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研發設計產業;高陵區依托陜汽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 同時各自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