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產業優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建:產業優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1-25 點擊:次
“十二五”末,福建初步形成現代產業體系,但存在布局尚未完善、結構不夠優化等不足。
“要大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以前瞻性眼光把項目規劃好,推動主導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調研時的叮囑,為福建指明了“產業優”的實現路徑。
“十三五”期間,福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產業鏈水平,堅持做大總量與提升質量并重、做優增量與盤活存量并舉,讓經濟增長有質量、有效益。數據顯示,2016—2019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4%,其中2019年增長8.8%,增速居全國第2位、東部第1位。
“五年來,福建的‘產業優’邁出新步伐,實現了主導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現代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對福建的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自身規模提升,還牽引了主導產業、傳統產業的供應鏈、價值鏈的高端化轉向。”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說。
調優結構 質量雙升
2020年5月,福建省海峽星云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交付首臺整機,標志著福建省首個國產芯片整機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電子信息產業是福建三大主導產業之一,但長期以來,面臨缺“芯”少“屏”之痛。“十三五”期間,福建瞄準填“屏”補“芯”,夯實產業根基。
五年里,福州京東方第8.5代TFT-LCD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投產,填補了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大尺寸顯示器件的空白;海峽兩岸合資建設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圓廠——廈門聯芯,推動了火炬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發展;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打造國內體量最大的柔性面板單體工廠……
電子信息產業一改低端面貌、機械裝備產業加快智能化轉型、石化產業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福建三大主導產業以“產業優”為根本導向,著力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2019年,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達9.8%,高于規上工業1個百分點。
主導產業強筋健骨的同時,福建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增長點,制定百億龍頭成長計劃、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培育千億產業集群……
寧德時代,這家年輕民企因連續三年登頂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已然成為福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旗幟。發布采用自修復技術的長壽命電池,破解了新能源汽車用戶里程衰減的痛點;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電池技術領域的頭部供應商、與本田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簽署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融入國內外一線車企的供應鏈……2020年,寧德時代發展動力依舊源源不斷。
寧德時代一馬當先,驅動福建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從“三電”到整車,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目前全產業鏈產值超1400億元。借力打造“電動福建”,制定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政策,全省去年累計推廣應用5.96萬輛標準車。
政府搭好臺,企業唱大戲。“十三五”期間,在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隨著一批龍頭企業脫穎而出,帶動產業呈現出成長快、活力強、業態新、后勁足的特點。
據統計,2019年,福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5500億元,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時期“倍增”目標;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3.8%。
另一增量,源自第三產業。
“十三五”期間,福建出臺實施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推進主輔分離、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等系列政策措施,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有力推進,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旅游三大產業加速發展,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第三產業比重從2015年的41.6%上升到2019年的45.3%。
尋找增量的同時,盤活存量也不容忽視。
紡織鞋服、食品輕工、機械制造等傳統制造業是福建的產業根基,面臨較大轉型升級壓力。“‘十三五’期間,福建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以技改為抓手,傳統產業的兩化融合水平不斷提升,成為推動其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9年,福建深入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落實技改獎勵普惠政策,全年累計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738項,總投資2169億元,預計投產后新增銷售收入3760多億元。2020年,省級技改基金擴盤至200億元。
通過技改,如今福建傳統產業企業面貌煥然一新。
在福建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里,5G+大數據技術運用到施釉、成型、包裝等馬桶制造的全流程中。年產能60萬件馬桶的生產線,所需工人僅300人左右,是傳統生產線的一半。
當前,全省有超過4萬家企業實現了“上云上平臺”,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產業企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賦能效果日益顯現。
五年來,福建的產業結構由“輕”向“重”,產業鏈條由“短”變“長”,產業規模由“小”做“大”,一路走來,步履堅實。
龍頭舞動 盤活全局
2020年11月26日,福建省再次吹響重大項目開工集結號,總投資1881億元的23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2020年11月27日零時41分,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標志著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在福清興化灣,另一“國之重器”——海上風電也捷報頻傳。三峽集團與福建聯手推動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布局。2019年9月,我國自主研發、單機容量在亞太地區最大的東方電氣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2020年7月,這個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讓我國風電開發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從福建走向世界,海上風機將裝備全球。2020年8月,首批風電機組已出口“一帶一路”國家。
如今,福建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風、光、水、氣、核電源品種齊全的省份之一,以清潔能源為代表的能源產業更是方興未艾。截至2019年底,全省并網的清潔能源裝機3323萬千瓦,比重達56%。核電裝機比重居全國第一、風電發電利用小時數居全國第二。
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一個個重大項目在鑄就福建現代產業體系中功不可沒。
2019年,全省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達19個,比2015年翻一番;到“十三五”末,福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預計將培育300家以上規模體量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形成20個以上主業突出、特色明顯、成長性好的千億產業集群。
驅動福建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樣是一個個王牌項目。
數字經濟是“十三五”期間福建產業發展的“優等生”。數據顯示,2019年福建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7萬億元,增速近20%,占全省GDP比重超過40%。
在漳州臺商投資區,總投資105億元的華晴衛星應用產業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年創產值200億元。
以數字經濟為“一號工程”,福建充分發揮數字福建引領作用和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臺效應,“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努力打造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加快部署建設,新基建的乘數效應加快釋放。
2019年,全省13家電子信息制造企業銷售收入超百億元,7家企業入選中國互聯網百強,5家企業入圍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百強,4家企業入圍中國軟件業務營收百強,8家企業入選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據統計,福建數字經濟領域的89家“獨角獸”、未來“獨角獸”和“瞪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4.8%。
自主創新 邁向高端
產業優化升級,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努力補齊基礎研究短板,激活企業創新內生動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2020年12月,廈門翔安區,嘉庚創新實驗室正緊張建設中,近7萬平方米的研發大樓已投入使用。目前,嘉庚創新實驗室著力于開展全鏈條研發,已布局氫能與燃料電池、半導體材料等7大項目群。
嘉庚創新實驗室是2019年全面啟動的首批福建省創新實驗室之一。“通過建設省創新實驗室,福建省著力加強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和孕育新興產業的新技術研究攻關,解決單一創新主體難于解決的科學技術問題。”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
光電信息、能源材料、化學工程、能源器件……首批啟動建設的4家省創新實驗室,無一不是科技發展的前沿與熱點。
優化各類創新資源,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字號”研發機構、省創新實驗室等一批高質量創新載體,落子布局,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以“自創區”為例,2020年1—9月,全省7個國家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665.28億元,福廈泉高新區創造了全省國家高新區64.05%的工業總產值。全省約84%的高新技術企業、72%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和73%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福廈泉成長。
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福耀一直以來對研發創新非常重視,在中國、美國、德國三國六地設立全球玻璃研發設計中心。截至2020年上半年共申請專利1829件,其中發明專利714件。
一大批企業抓住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從源頭創新到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的快速轉換,促進新興產業的孕育和發展。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福建省獲獎企業比上年翻一番,民企首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企業在創新賽道上快跑,創新環境也在不斷夯實。
在政策方面,針對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福建省陸續出臺企業研發分段補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小巨人企業研發獎勵、科技貸等政策……最大限度激發出企業的創業創新的潛能。目前,福建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指數居全國第7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第8位。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
“‘十四五’將是福建省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力爭到2025年全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的關鍵時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伍長南表示,福建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在科技創新驅動、數字經濟等新業態帶動下,以轉型提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推動產業結構逐步向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