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如何共建“產業圈”? 哪些產業值得入“圈”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7-19 點擊:次
“都市圈會面臨分工問題,比如體育館、音樂廳不要重復建設,要建,也應當考慮功能的差異化。”近日,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盛毅在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論壇上談到。他隨后強調,都市圈的產業發展更需要協同,“最終,要讓各城市的產業從初步形成關聯到完全建立生態體系”。
關鍵詞是“協同”。正如今年4月,成德眉資領導第三次會議上提出的“優勢互補,互相成就”理念。當天,25個項目簽約落地四座城市,提出“頭部企業引領產業協同發展”的目標。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成都都市圈,將建成什么樣的“產業圈”?
?哪些產業值得入“圈”
今年年初,電子信息成為成都首個破萬億的產業。
但在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葛中全看來,激烈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成都要找到電子信息新的動力源”。
葛中全所說的動力源,是指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近期,成德眉資四市經信局共同簽署了推進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政策規劃、產業配套、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范圍營造五大方面達成了合作。
對此,葛中全的評價是,“這是成都爭取在更大更廣范圍,進行資源配置,以加速推進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產業圈”的協同,為什么會選擇電子信息?
四川省同城化辦負責人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透露,2020年,成都都市圈納入統計的2134戶規上電子信息企業營收規模達10440.89億元,占全省82.3%,“它既是成德眉資四市的主導產業,也是成都都市圈核心的支柱產業、川渝合作的核心領域”。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當地經信局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中注意到,當前四座城市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是“錯位協同”的——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破萬億,形成從材料加工到智能終端應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德陽將電子信息作為支柱產業重點培育,以數字經濟為統領推進產業高速發展,著力培育工業互聯網、數字城市、數字服務、信息裝備設備制造四大產業生態;眉山重點瞄準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大數據、電子材料、5G等領域發力;資陽電子信息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四川鑫蕾電子等十余戶規上企業發展態勢良好,發展后勁很足。
?都市圈里,再建“生態圈”
除了電子信息,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盛毅認為,成都都市圈的產業協作還有更多可能。比如,選擇總量大、帶動性強、有較好基礎的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規劃產業生態圈,培育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
根據《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打造以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若干千億級集群。在盛毅看來,生態圈里不能重復建設,應該和基礎設施一樣,考慮功能的差異化。盛毅提到,考慮到成都已構建以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為基礎構建產業生態圈,德陽則可發展電子元件、工業互聯網、行業數據處理、智能分析與服務集成;眉山可發展高端顯示屏、電子材料、新型顯示研發制造環節;資陽可發展電子元器件、機電組建設備制造、光電顯示、電子信息關鍵零部件等。
而在裝備制造產業領域,成都、德陽已形成裝備制造產業生態,可進一步圍繞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發電裝備等領域,開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合作,完善產業生態。
“產業生態建設任務要落實到各個區域,必然會涉及龍頭企業、不同價值環節、重點項目在不同地區布局的問題,涉及各區域在這一產業上的合理分工與協作難題。”盛毅說,要以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相關要求為依據,并將其作為推動區域分工協作的突破口,既承認已經形成的分工基礎,又要根據合理化的需要進行優化。
此外,盛毅認為,在成都都市圈建產業生態圈,一定要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弱化行政阻力,強化市場引力,在打破區域分割上作出示范——在這方面,成都市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已經提供了成功經驗。
但與城市不同的是,都市圈的產業生態有更大的空間尺度、更多的產業類型,因而,構建生態體系更復雜。在盛毅看來,都市圈建設產業生態的重點,不僅要放在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上,而且要放在產業園區、關鍵企業和重大項目上,通過龍頭帶動,促進要素、創新、服務等功能的建設,促進產業鏈的延伸和規模擴大,進而帶動形成產業生態圈。
?破解“各自為政”的問題
都市圈里建“產業生態圈”,其終極目標,是要實現“1+1>2”。
但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盛毅談到,生態建設涉及產業鏈、要素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區域鏈銜接配套,推進難度大,形成時間長,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
而在葛中全看來,眼下最應該做的,是建立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協同發展領導機構,幫助四川各城市系統發展形成強力的組織機制保障。
按照他的設想,該機構由各市主管電子信息產業領導組成,負責規劃整個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關鍵問題等,并定期組織聯席會議,“主要解決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目標一致性問題、各自為政問題等”。
在運行機制建設方面,葛中全談到,“圈”的建設還需要相關運行機制,以保證產業最優運行,比如信息溝通機制、常規問題協調機制、組團招商機制、飛地運營機制等。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成都已經成立了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聯盟,旨在充分聚合政產學研用等多方力量,引導產業鏈協作創新,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產業協同。葛中全建議,這個聯盟還應細分到芯-屏-端-軟-智-網,分別建立二級產業生態聯盟。
“成都都市圈電子信息產業是成都的,也是四川的,不能僅僅局限于都市圈內的創新資源。”葛中全表示,開闊視野意味著,要匯集國內外資源思路,尤其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合作,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