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籌建輸變電產業特色小鎮,打造國家級高端輸變電產業集群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24 點擊:次
春節復工后,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下稱衡變公司)的廠房內一片忙碌,工人正在加緊測試±500kV換流變壓器。公司負責人種衍民介紹,這批設備即將交付,成為閩粵電力聯網工程重要一環。
中國輸變電看湖南,湖南輸變電看衡陽。衡陽輸變電產業有48家規模企業,有中國輸變電行業龍頭標桿企業衡變公司、中南6省電線電纜制造領軍企業金杯電工衡陽電纜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特種電纜生產基地恒飛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全產業鏈實現產值260億元。
“衡陽正籌建打造一座輸變電產業特色小鎮,全力打造國家級高端輸變電產業集群,尤其聚焦智能電網、生物質能發電、充電樁、鋰電池儲能等新興電力裝備研發。”衡陽市委書記秦國文表示,衡陽力爭到2025年,全市輸變電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000億元。
36項世界第一,在創新中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
2月17日,衡變公司內,隨處可見處于調試階段的大型變壓器,5米高、10米高、20米高……在一個高30米、重800噸的“大家伙”面前,種衍民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是世界最高電壓等級最大容量1500MVA/1000kV特高壓變壓器。
在“西電東送”“皖電東送”“青藏聯網”等多個國家重大能源項目建設中,以及海外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電廠、電站里,都能見到衡變“重器”的身影。
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老國企,發展到年產值超90億元、成為中國輸變電重大裝備制造核心骨干企業,靠的是什么?
“靠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企業在強手如云的市場中,握住主動權,立于不敗之地。”種衍民說。
去年12月2日,由衡變公司自主研制的首臺國內最大容量10兆瓦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在三峽能源福建長樂海上風電項目現場一次投運成功,打破外資企業在大功率海上風機市場的壟斷,我國海上風電從此邁入平價上網時代。
多年來,衡變公司在傳統變壓器制造業基礎上不斷升級轉型“開新枝”,先后研發出世界首臺1000kV發電機變壓器、1000kV級世界最大容量的單相1500MVA特高壓變壓器等“重器”,一次又一次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高端輸變電重大裝備國產化進程。去年,衡變公司17項新產品一
在金杯電工衡陽電纜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人輕觸屏幕,“喚醒”機械臂,自動進行絞線、絕緣、交聯等工序,一根合格的線纜就制作完成。
“創新是唯一的法寶。”公司總經理夏君山介紹,過去面對國內自主生產軌道交通電纜能否替代國外生產電纜的質疑,公司加大創新力度,開展技術攻關,根據用戶需求研發各種性能極佳的線纜產品,獲得權威鑒定認證,也大獲市場青睞,結束了我國在該領域依靠進口的歷史,實現軌道交通電纜的國產化,目前還出口多個國家。從我國首條長距離高鐵干線武廣高鐵,到湖南的首條地鐵長沙地鐵,再到如今的北京冬奧工程、世界首條智能化高鐵京張高鐵,金杯電纜已服務我國三分之一的高鐵工程項目。
創新才有市場主動權、話語權。金杯公司現有行業領先專利授權363項,參與起草、編制國家及行業標準24項;衡變公司累計申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636項,參與及主持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46項……
衡陽輸變電產業集群的48家規模企業深耕自身領域,堅持自主創新。僅超高壓變壓器領域,衡陽便創造了36項世界第一、104項全國第一。
強鏈補鏈延鏈,在集聚中凸顯優勢做大產業
產業要壯大,集聚是前提。衡陽市成立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產業鏈,由市級領導擔任鏈長,深入輸變電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摸清產業鏈發展現狀和重點企業項目建設及融資、人才、產學研需求,建立“一企一檔”工作臺賬,制定了“一鏈一策”三年行動計劃,明晰了“強鏈、延鏈、補鏈”發展路徑。
系列“組合拳”推動企業集聚,串企成鏈,抱團發展。
銅桿是電纜的重要原材料。過去,衡陽電纜企業生產所需的銅桿均從外地購入,價格高,運費也貴。
為幫助企業就地配套、降本增效,衡陽市依托常寧水口山銅鉛鋅基地,引進綠洲銅業、隆源銅業等銅桿制作企業,將本地生產的高品質電解銅制成可用作電纜原料的銅桿,供應給衡陽電纜企業,補齊鏈條短板。
產業要發展,服務是重點。衡陽市出臺重大項目建設“五制一平臺”實施方案、服務民營企業10條措施,企業“賦碼”保護機制等利好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21年,衡陽市協調對接交通銀行,為衡變公司、金杯電纜、恒飛電纜等企業全年累計授信14.7億元,使用5.4億元;推動衡變公司、金杯電纜、恒飛電纜與南華大學簽訂產業工人訂單班培養合作協議,推進了產業工人訂單班培養工作;推動建設輸變電現代產業學院,目前正積極推進立項審批;召開企業座談會、政校銀企交流會,增強企業間溝通交流。
培育產業鏈,人才是關鍵。衡陽市大力實施“人才雁陣”計劃,創新招才引智方法,探索開展市校企合作“博士行動”,推動高水平人才加速集聚。
“我們每年都有10個以上的研發項目和六七個新產品推出。”金杯電纜工程師王巖鵬介紹,他們有多名享有國務院津貼的專家、教授、高工和近300人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培育多名國省市級的勞動模范、技術能手、湖湘工匠,行業技術持證人員名列全省第一,常年與上海電纜研究所、中南大學、國防科大、南華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展開產學研合作,能隨時根據下游企業及市場行情需求進行技術攻關,定制設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