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宜昌市培育打造九大產業鏈做強優勢產業集群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20 點擊:次
未來5年,全市將重點培育發展綠色化工、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清潔能源、食品飲料、建筑建材、紡織服裝及文化用品、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九大產業鏈。從產業能級來看,九大產業鏈產值規模占全市規模工業的92%,工業項目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的95.5%,其中綠色化工產業鏈產值過千億元,裝備制造、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產業鏈均過500億元,建筑建材、紡織服裝及文化用品產業鏈近500億元。從產業發展態勢來看,綠色化工將繼續成為宜昌第一支柱產業,生物醫藥將成為稅收貢獻強度最大的產業,食品飲料、裝備制造、建筑建材是企業數量最多的3個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清潔能源是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2個產業。沿著“6556”產業鏈培育工作路徑,九大產業鏈正以強勁勢頭闊步前行,承壓奮進!
綠色化工產業鏈
綠色化工產業鏈是宜昌九大產業鏈中,率先突破千億大關的產業集群,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9家。
主要產品磷酸銨、合成氨、乙二醇產能占全省40%以上,草甘膦、季戊四醇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食品級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次磷酸鈉產銷量全球第一。宜化集團磷復肥居國內前三甲,興發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企業、中國企業500強,三寧化工是湖北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
產業鏈正在加快向精細化工轉型升級,向新能源電池、動力總成、儲能新材料持續攀升,向高端紡織面料、醫藥中間體延伸拓展。力爭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涌現2個千億級化工集團(宜化、興發),打造4個千億級園區(白洋片區、姚家港片區、宜都化工園和猇亭產業園),建成全國磷化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產業發展集聚地、綠色轉型示范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精細磷化中心。
生物醫藥產業鏈
生物醫藥產業鏈是宜昌傳統的優勢產業,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1家,其中宜昌人福是全球唯一生產全芬太尼系列藥企、亞洲最大麻醉藥研發和生產基地,國內麻醉鎮痛領域市場占有率60%;宜昌東陽光大環內酯類藥物產能世界第一、磷酸奧司他韋產能和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安琪酵母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是目前國內酵母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
根據規劃,力爭2026年生物醫藥產業鏈規模突破1200億元,建成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仿制藥生產基地、湖北省原料藥生產基地、鄂西南醫療應急物資生產基地。培育百億企業4家(人福藥業、東陽光藥業、東陽光長江藥業、安琪酵母)、50億企業4家(奧美醫療、華強科技、豐潤生物、山城水都冬蟲夏草公司)、10億企業7家、5億企業14家。
產業重點承載區以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生物產業園、宜都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主,以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白洋工業園、夷陵生物醫藥產業園、枝江醫用紡織產業園、遠安國家基本藥物產業園為輔的“2+4”產業空間布局。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生物產業園加快打造集研發、孵化、生產、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醫藥產業園區;宜都生物醫藥產業園形成集醫藥高端人才引進、高端技術研發、高端產品制造、高端產業合作功能于一體的醫藥產業園區;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白洋工業園打造仿制藥配套產業集群;夷陵生物醫藥產業園打造獨具特色的“三峽藥庫”;枝江醫用紡織產業園打造國內最大的醫用敷料產品生產基地;遠安國家基本藥物產業園打造華中地區國家基本藥物生產聚集區。
裝備制造產業鏈
裝備制造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0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2家,培育了“宜長”“黑旋風”“雙益及圖”“猴王及圖”等中國馳名商標6個。
長機科技是亞洲唯一的全系列和最大插齒機、銑齒機研制基地;宜昌船柴是我國中小缸徑船用低速柴油機最大最強的制造基地和國際知名企業;黑旋風鋸業是亞洲規模最大、品種規格最全的金剛石鋸片基體和硬質合金鋸片基體生產企業;中南裝備是全國最大的液壓啟閉機成套設備制造企業、最大的抽油泵生產企業和最具競爭力的工程缸制造基地;經緯紡機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捻線設備生產制造企業。
力爭2026年裝備制造產業鏈規模突破1700億元,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電力裝備及器材、專用裝備、新能源船舶四大方向,打造中部地區重要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已成為推動宜昌智慧化發展、培育創新核心競爭力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3家。
東土科技的工業交換機、PLC等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3.9%,亞洲市場占有率13.7%;宜昌南玻顯示器件的ITO導電玻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宜昌南玻光電的0.4mm及以下超薄電子玻璃國內市場占有率23%;中南鵬力的海洋探測裝備市場占有率民用83.5%;華鑫光電的手機鏡頭模組國內市場占有率總體5%、2M/5M/8M鏡頭市場占有率30%;微特技術的起重機監測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28.5%。
力爭2026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規模突破700億元,堅持以建促批,支持三峽集團大數據中心項目加快建設,爭取“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布局宜昌,支持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地,打造“數、網、料、器、端”產業集群,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城市應用的深度融合。
清潔能源產業鏈
清潔能源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力爭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宜昌境內水能可開發利用量達3000萬千瓦,頁巖氣探明儲量超5000億立方米,磷礦保有儲量43.24億噸,石墨礦儲量居全國第三、品質居全國第一。發電總裝機容量3006.12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占全國水電裝機容量的7%,已擁有7000噸三元前驅體、3500噸三元材料、2億平方米濕法隔膜、3.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產能,并引進了寧德時代、廣州天賜等一批行業巨頭落戶宜昌,一批單體投資過百億的項目破土動工。
按照規劃,清潔能源產業鏈將加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推動風光水儲一體化,有序建設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站和儲能電站,加快頁巖氣開發利用,建成中國最具韌性的清潔能源之都,中國動力心臟初具規模,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發電量占比、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發展的全國地位進一步提升。
產業布局主要沿“一軸”“一區”“一面”加速發展,其中“一軸”為長江清潔能源產業綜合發展軸,主要包括長江干流沿線的宜都市、枝江市、宜昌城區、秭歸縣等區域,綜合發展軸內是宜昌主要的城鎮化區域,積極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培育壯大發展鋰電、氫能等產業,以及清潔能源材料、裝備等制造產業,集聚清潔能源生產企業和綜合消納企業,大力開展清潔能源應用示范。
“一區”為東部鋰電氫能產業集聚區,包括宜昌城區、枝江市(含白洋)、當陽市、夷陵區等區域,培育壯大鋰電和氫能產業,延伸發展電動船舶、汽車、氫能船舶等裝備制造產業,引導清潔能源消納產業集聚。
“一面”為西部風光水儲一體化傘面,包括宜都、五峰、長陽、秭歸、興山、遠安、夷陵等區域,重點依托西部山區豐富的水能、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建設多能互補基地,推進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
食品飲料產業鏈
土老憨中國橘醋、陳皮料酒陳釀基地。
食品飲料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9家,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一致魔芋)、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安琪酵母),培育了“稻花香”“蕭氏”“土老憨”“采花”“屈姑”等中國馳名商標38個,打造了“宜昌蜜桔”“宜昌宜紅”“宜昌毛尖”“秭歸臍橙”等一批區域公用品牌。
產業鏈發展堅持“市場主導、特色發展、循環集約”,圍繞特色農產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快消代餐等,重點開發安全優質的功能食品、休閑食品、養生食品、老年及婦幼保健食品等綠色有機食品,建設中部地區綠色食品生態谷、全國特色農產品加工強市、湖北重要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三峽橘谷”、長江流域茶產業重要區域、全省高山蔬菜生產重點區域、全省重要綠色食品飲料生產基地和全省重要特色水產品生產基地。
產業主要布局在宜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枝江經濟開發區、當陽經濟開發區、夷陵區龍泉循環經濟產業園等園區,力爭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1700億元。
建筑建材產業鏈
建筑建材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2家,水泥熟料產能3.2萬噸/日、占全省的16.2%,平板玻璃產能2220萬重量箱/年、占全省的25%,骨料產能4300萬噸/年,均居全省第二;陶瓷磚產能3.03億平方米/年、占全省的50%以上,居全省第一。
泰山石膏紙面石膏板生產線。
力爭2026年建筑建材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著力在水泥、玻璃、陶瓷、石膏制品、石墨制品以及裝配式建筑預制結構件等細分領域拓展,加大以綠色、智慧為核心的建筑產品供給,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推進傳統建材向新型綠色低碳建材轉型,大力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建成長江經濟帶綠色建材產業基地、全省綠色建材示范基地。
在空間布局上,主要分布于當陽建筑陶瓷工業園、宜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陸城十里鋪陶瓷工業園)、枝江開發區(姚家港化工園、仙女新經濟產業園)、湖北夷陵經濟開發區(龍泉循環經濟產業園)、湖北遠安工業園區新型建材產業園、湖北長陽經濟開發區。
紡織服裝及文化用品產業鏈
紡織服裝及文化用品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9家,其中金寶樂器是世界知名鋼琴制造企業、“中國輕工業樂器行業十強企業”、“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居“全球樂器與音響制品行業225強”第11位。擁有宏裕包材、麗豪包裝、祥臨科技、長江匯豐紙業、新派包裝等一批省級單項冠軍企業。
力爭2026年產業鏈規模突破800億元,培育50億企業1家(奧美醫療)、10億企業10家、5億企業22家,打造“世界一流、全球第一”的鋼琴生產基地、鄂西南特色紡織基地。
在布局上,主要分布在枝江市經濟開發區、宜都高新技術產業園、當陽經濟開發區、宜昌高新區東山園區、夷陵經濟開發區和五峰民族工業園。紡織企業由傳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發展,加快發展個性化設計、整體性定制業務模式;加快鋼琴生產基地建設,推動鋼琴制造向三角琴、電鋼琴、木質吉他、小提琴、古箏等傳統音樂器械領域擴展。夷陵經濟開發區重點支持造紙企業積極研發各類特種紙等高端產品,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品附加值。五峰民族工業園重點拓展珠寶產品種類,加快建設黃金、鉑金、鈀金、白銀、鉆石、有色寶石、半寶石、翡翠、珍珠、彩色晶石及其他各類玉石生產線。
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產業鏈
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產業鏈現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1家,擁有一批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核心技術和產品,航天動力材料及總裝能力在全國領先,擁有凌云、江河化工、紅陽、710研究所等一批龍頭企業。
力爭2026年產業鏈規模突破600億元,重點發展航空裝備及材料、商業航天動力裝備及材料、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海洋裝備、智慧海洋等,建成國內最大的商業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國內重要的飛機維修和改裝基地、全省重點通用航空器制造基地和海洋工程裝備生產基地。
在空間布局上,主要分布在當陽市、遠安縣、宜都市、枝江市和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依托遠安縣、西陵區、宜昌高新區(自貿片區)、宜都市等縣市區軍工企業資源,著力圍繞航空航天和海工裝備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配套需求,大力實施商業航天動力基地、403廠鑄造中心、中南鵬力宜都生產基地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