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提速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09 點擊:次
“產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3個率先突破領域之一,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說。
分工格局日益明確
“自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協力謀思路、打基礎、尋突破,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分工格局日趨明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所長程楠表示。
北京牢牢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一方面,依法依規督促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不達標企業整改或關停退出,2014年以來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近3000家。另一方面,對新增產業出臺禁止和限制目錄,從源頭上嚴格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
天津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77家,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三名。
河北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制造業單位數區域占比由協同前的54.6%提升至2021年的79.3%,保定京車智能制造基地、石家莊新樂三元工業園等一批項目相繼落地,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京津冀地區“2+4+N”產業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翼”產業不斷集聚,截至去年底,三峽集團、中國石油等58家企業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投資來源為北京的注冊企業超3000家。曹妃甸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張(家口)承(德)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等“4+N”平臺產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京津冀地區累計創建45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成為產業集聚發展合作的重要載體。
“‘2+4+N’產業合作體系成為引導產業有序轉移、精準承接、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加快了京津冀三地產業特色化、園區專業化、產城融合化發展步伐,為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奠定了基礎。”程楠說。
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方案》提出,要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協同機制更加健全,產業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對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三地根據自身優勢不斷鞏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程楠介紹,北京突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用,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邁進;天津深耕重點產業,積極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河北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走深走實。
據悉,保定市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與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在去年被評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們計劃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建成電力及新能源裝備領域全球重要的技術研發轉化區域、全國領先的高端要素聚集高地、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高質量樣板。”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付保宗建議,要瞄準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強化京津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攻克一批產業鏈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協同培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氫能、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機器人等6條重點產業鏈。
建立有效合作機制
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雖已取得積極成效,但在邁向更高層次過程中仍面臨不少難題:產業綜合實力有所弱化、優勢產業鏈中間環節缺失較多、產業協同創新水平有待提高。
“這需要京津冀繼續完善產業鏈配套體系、深化產業協同創新,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增強產業政策合力,加快三地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程楠認為,應梳理三地產業升級轉型的堵點,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進三地市場一體化,解決市場分割問題,促進區域間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合理配置。宣傳推廣三地行之有效的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甚至將其上升為法規制度,加快創新資源集聚、創新成果轉化。
三地協同創新實現突破,關鍵在于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合作機制。付保宗建議,在京津冀地區探索實行產業協同鏈長負責制,協同開展產業鏈強鏈補鏈暢鏈工作。探索建立跨區域重大項目、園區共建的協同招商、落地實施、利益分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