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11-16 點擊:

  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新材料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石與先導,新材料產業是工業產品質量升級換代的保證、產業技術創新的前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殷切囑托。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我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一)產業基礎。
 
  “十三五”以來,全省圍繞培育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產業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優質企業快速成長,創新體系不斷完善,關鍵技術逐步突破,一批產業集群初步構建,新材料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集聚初步顯現。2022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產值達770億元,產業規模居西北地區第2位,約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8%。在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凹凸棒石新材料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國內領軍企業,依托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加快構建鎳銅鈷壓延精深加工產業鏈、鎳銅鈷粉體產業鏈、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產業鏈、鎳銅鈷金屬鹽化工產業鏈,依托酒鋼集團積極推進鋼鋁新材料補短板,逐步形成了千億級有色金屬產業集群,金昌市被確定為全國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地區,金昌鎳銅鈷新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
 
  礦產資源稟賦優異,礦產勘探取得突破。我省礦產資源種類豐富、有色和貴金屬資源優勢明顯,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90種(含亞礦種),其中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134種。鎳、鈷、鉑、鈀、鋨、銥、銠、釕、硒、鑄型用粘土、凹凸棒石粘土、建筑用閃長巖等1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鉻、鋅、鎢、金、碲、螢石、重晶石等53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五位。“十四五”期間,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工作穩步推進,新發現礦產地13處,大中型礦山比例已超過40%,銅、銻、釩等礦產資源儲量穩步增長,稀有、稀散金屬礦產勘查取得一定突破,初步建立綠色礦山地方標準體系,48個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稀土新材料發展居全國前列,石墨、凹凸棒石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后發優勢逐年顯現,省內重大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逐步提升,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對我省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創新體系持續完善。在新材料領域擁有中國科學院“一院三所”、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立了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7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1個行業技術中心、9個技術創新產業聯盟、5個制造業創新中心。在鎳鈷銅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和集成電路制造材料領域組建了4個企業創新聯合體,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川集團鎳鈷共伴生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和高性能電池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重點研發平臺為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新材料領域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3項,近5年獲批23項省級重大專項。稀有金屬分離提取、高溫合金母合金制備、高性能潤滑材料、濕法凹凸棒石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成功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產業政策不斷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焦加快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對發揮我省資源基礎和技術優勢、培育形成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意義,先后制定了《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甘肅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甘肅省新材料產業鏈水平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省屬企業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從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集群發展、創新能力提升、龍頭企業培育、融資稅費支持、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為我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同時,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創新創業,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環境不斷優化。
 
  (二)發展形勢。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階段,是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從國際形勢看,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流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各種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貿易摩擦和新材料技術壁壘不斷升級,關鍵核心技術和新材料已經成為大國、強國競爭的焦點。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其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世界各國紛紛強化新材料戰略布局,將新材料作為未來科技研發的優先事項,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背景下,新技術、新產業不斷催生對新材料的巨大需求,全球新材料產業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在科學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新材料產業發展不斷加快、產業規模快速擴大。據統計,2022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約6.8萬億元,近5年的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但在先進高端材料研發和生產方面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不夠完備等問題。當前是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也是我國由新材料大國邁向新材料強國的重要階段。依托國內大循環,進一步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為新材料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對新材料質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全省形勢看,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碳”等重大戰略和決策部署在我省疊加實施,區位縱深明顯、風光油氣儲能潛力巨大、重要礦產資源品類數量豐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等優勢愈發凸顯,各類要素配套齊備,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正處于蓄勢發力、爬坡過坎、追趕進位的關鍵階段。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著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百億級產業園區,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家級新區和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創新平臺建設正當其時,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有利于促進新材料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融合創新、協同發展,帶動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增強產業活力和產品競爭力,實現工業提質增效取得新突破。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搶抓新材料產業發展機遇,緊扣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目標,切實發揮后發優勢,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強弱項,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條,推進特色鮮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材料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新材料與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全省新材料產業提效倍增、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及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工作部署,緊盯國家所需、甘肅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以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和保障材料安全為主線,以提高新材料創新能力、自主保障能力、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領域,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推動我省新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實現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加快打造全國特色鮮明、西部領先、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面向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新材料、新能源及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各類創新技術與新材料產業深入融合,形成產學研用深入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市場引領,集群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斷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營造“資源成材到器”的良好發展環境。遵循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律,堅持因地制宜,依托產業基礎好的“鏈主”企業,立足資源基礎優勢,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化發展。
 
  數字賦能,綠色發展。堅持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促進新材料在更多場景領域實現應用,搶抓“東數西算”重大機遇,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為目標,緊密結合“雙碳”戰略目標,重點研發和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先進技術,促進新材料全生命周期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構建高效、清潔、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開放合作,協同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吸引各類資源向我省集聚,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材料領域的國際合作,推進優勢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積極承接東中部地區優勢新材料產業創新資源落戶我省,形成新材料企業培育、園區合作和載體共建的協同機制。
 
  (三)發展目標。
 
  到2030年,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實力、集群效應、創新能力實現新發展,新材料產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年均增速20%左右,不斷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建設成為國內重要、西部領先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地。
 
  ——標志性重點產業顯著增強。聚焦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等標志性產業,逐步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在全省工業經濟總量占比穩步提升。研發一批特色產品,儲備一批關鍵技術,應用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產業成鏈聚群實現突破。新材料產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備,要素配置保障充分齊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區入園,逐步形成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品牌價值領先、國內影響力強的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和石化化工新材料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能源材料1個四百億級產業集群,鋼鐵新材料1個三百億級產業集群,半導體新材料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和同位素新材料4個五十億級產業集群。
 
  ——產業創新體系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新材料創新體系初步建成。引進10個以上高水平創新團隊,培育組建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有效打通新材料理論基礎研究與新產品產業化實施路徑。
 
  ——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優化。創建10個以上新材料產業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測試評價服務平臺和新材料檢測認證中心,引育10個左右市場化材料研發設計機構和專業技術服務機構。
 
  ——示范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建成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優秀場景,積極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到2035年,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形成一批影響力強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力爭成為特色鮮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新材料產業成為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四)空間布局。
 
  依托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以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為重要載體,引導新材料產業聚集發展,構建“一核一帶多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一核”引領,即以蘭州為核心,聯動蘭州新區和白銀,打造全省新材料產業研發創新核。充分利用蘭州新材料產業科研資源、人才優勢和產業基礎,依托蘭州新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金川科技園等產業園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實現對全省新材料產業的創新引領和研發賦能。重點發展以石化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一帶”聯動,即以河西走廊為新材料產業聯動發展帶,依托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澤工業園區、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嘉峪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玉門經濟開發區、瓜州工業集中區等園區,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等“鏈主”企業,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錯位支撐、協同聯動的發展體系,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鋼鐵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實現新材料產業鏈條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多點”發力,即以慶陽、天水、武威、隴南、定西、平涼等市州為節點,以“鏈主”企業和重點優勢企業為依托,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優勢明顯的新材料發展基地,形成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作為“一核”“一帶”的重要支撐,促進全省各區域新材料產業共創、共建、共享、共贏。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以金昌、白銀、嘉峪關、平涼、隴南為重點,依托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嘉峪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和酒鋼集團為載體,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基地以蘭州、慶陽、酒泉為重點,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玉門石化等龍頭企業優勢,依托蘭州新區精細化工產業園、西固化工園區、慶陽西峰工業園區等,蓄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橡膠新材料。鋼鐵新材料基地以嘉峪關、蘭州兩地鋼鐵骨干企業為載體,輻射帶動周邊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聚力發展高端鋼鐵新材料及其衍生產品。新能源材料基地以酒泉、嘉峪關、金昌、蘭州、慶陽、定西為重點,充分發揮新能源基礎優勢,依托屬地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全力貫通上下游產業鏈,努力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半導體新材料基地以天水、金昌、酒泉、武威為重點,依托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武威天祝金強工業集中區,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為載體,打造電子新材料原料供給基地。凹凸棒石新材料基地以張掖、白銀為重點,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智庫優勢,全力打造全省凹凸棒石新材料全產業鏈增長極。同位素新材料基地以張掖、武威、蘭州為重點,充分發揮我省在核產業和同位素領域特殊優勢,依托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核集團、西北永新等為載體,打造全國硼同位素和釷基核材料的先導基地。潤滑與密封材料基地以蘭州為重點,依托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為載體,打造世界潤滑與密封材料研發、測試一體化基地。
 
  三、重點領域
 
  堅持傳統優勢資源和創新前沿發展并舉,突出現有基礎和謀劃長遠相結合,立足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定位,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個重點領域,聚焦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最具優勢的先進基礎材料產業領域,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聚焦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領域,深入結合國際國內新材料前沿方向和甘肅資源稟賦,強力推動基礎研究,打通成果轉化通道,實現突破性發展;聚焦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態金屬、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細分領域,超前謀劃布局,探索發展路徑,實現跨越式發展,構建形成甘肅省“4+5+N”新材料產業體系。
 
  (一)大力發展先進基礎材料。
 
  1.有色金屬新材料。以金昌、嘉峪關、白銀、蘭州等地為重點,平涼、隴南、甘南等地為支撐,依托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有色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高端高溫合金及板材、超微細電磁線擴能、貴金屬粉末及化合物生產線、高純金屬新材料產業化、綠色高端鋁合金生產線、鋁合金板帶精深加工產品優化升級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重點研發鎳基、銅基、鋁基、鈦基、鋅基、貴金屬、羰基等類型有色金屬新材料,實現高端電鍍鎳鹽、超微細電磁線等規模國內最大,促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推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延鏈補鏈,全面構建鎳銅鈷壓延精深加工產業鏈、鎳銅鈷粉體產業鏈、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產業鏈和輕金屬產業鏈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鏈,打造千億級有色金屬產業集群。
 
  2.石化化工新材料。以蘭州、慶陽為重點,金昌、酒泉、天水為支撐,依托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等“鏈主”企業,加快120萬噸乙烯改造、多功能丁腈橡膠裝置、重油催化裂解一體化、光氣化工循環產業鏈、電子級超純氟化鋰、聚丙烯酸酯橡膠、高端環氧樹脂純化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積極引入省外龍頭企業在甘落地建設氟化工、電子化學材料、精細化工等延鏈補鏈項目。以工程塑料、特種橡膠、特種涂料等專用化學品、氟化工新材料、電子級化工材料、特種潤滑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助劑等為主要方向,重點研發高附加值、高性能低成本、應用范圍廣闊的石化化工新材料,聚力向下游延伸產品結構,打造高性能工程塑料產業鏈、高性能特種橡膠產業鏈、電子化學品材料產業鏈等,推進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的千億級石化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
 
  3.鋼鐵新材料。以嘉峪關、蘭州為重點,依托酒鋼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不銹鋼光亮退火生產線、熱軋酸洗板鍍鋅鋁鎂聯合機組、光伏發電支架生產制造、短流程冶煉高品質合金鋼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重點發展新一代功能復合化建筑用鋼、高品質不銹鋼及耐蝕合金、氫能用鋼等品種,不斷拓展應用范圍,實現鋅鋁鎂鍍層板帶及精品不銹鋼產品規模西部最大,形成具有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集群,打造優特鋼研發生產加工基地。逐步推動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融合模式發展轉變,提升“定制式”設計、加工和供應能力。貫通“黑色冶金—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形成重點企業引領的三百億級鋼鐵新材料產業集群。
 
  4.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以酒泉、張掖為重點,蘭州、白銀、天水、隴南為支撐,依托省內特色優勢企業,加快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光伏玻璃生產線及配套深加工、特種硅材料生產加工、石墨化材料生產、全流程一體化負極材料生產、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發揮凹凸棒石、石英砂和石墨等資源優勢,加快多類型產品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培育凹凸棒石納米化應用產業鏈、高端特種玻璃產業鏈等,實現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品高品質應用,形成五十億級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
 
  (二)重點培育關鍵戰略材料。
 
  1.新能源材料。以河西地區、蘭州、蘭州新區為重點,天水、白銀、定西為支撐,圍繞省內豐富的風光資源,依托我省豐富的鎳、鋰等礦產資源優勢,通過金川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動力電池用硫酸鎳、三元前驅體、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鋰電微孔膜、電池級高檔電解銅箔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實現正極材料產品規模西部最大、電池級銅箔產品規模亞洲最大,構建電池材料產業鏈,健全動力電池從生產到回收的綠色循環體系,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西部地區新能源材料發展高地,形成四百億級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
 
  2.半導體新材料。以酒泉、金昌、天水、武威為重點,依托白銀有色集團、金川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單晶切片、半導體封裝新材料、新型熱電轉換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加快光電轉換材料、機電轉換半導體材料、功率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傳感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熱電材料品種類型多樣化和產品高值化,培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碲化鉍熱電轉換等產業鏈,實現硒、碲、碲化鉍產銷量達到國內第二,打造西部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先研發國家級平臺和高端產品生產基地,形成百億級半導體新材料產業集群。
 
  3.稀土新材料。以白銀、蘭州為中心,依托甘肅稀土、白銀有色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新型高容量低成本稀土貯氫電極材料研發、高純稀土金屬特種合金生產線等項目推進速度,在稀土功能材料研發等方面實現突破,加強成果應用,構建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鏈,打造五十億級稀土新材料產業集群。
 
  4.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以蘭州、白銀、酒泉、平涼為中心,依托優勢重點企業,加快原絲紡絲生產線、大絲束碳化線、碳纖維生產線、炭纖維工業再制造循環示范園、炭纖維循環應用產業示范園、規模化制備改性石墨烯復合材料、碳纖維增韌碳化硅高性能陶瓷基復合材料生產等項目推進速度。在穩定高強型碳纖維原絲生產能力基礎上,推動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國產化替代,加快發展高強高模纖維、耐強耐腐蝕纖維、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品,提高碳纖維原絲低成本工程化運營水平,逐步建立從碳纖維原絲到成品及電纜芯、輕量化車體等應用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五十億級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
 
  5.同位素新材料。以蘭州、張掖、武威為中心,金昌、嘉峪關、白銀、酒泉為支撐,依托中核集團、蘭石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張掖100噸穩定硼同位素、蘭州醫用同位素藥物研發、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高溫氣冷堆用核級石墨國產化、武威釷基熔鹽堆、蘭州大學硼中子俘獲腫瘤治療裝置研究開發等項目推進速度,加強硼同位素產品、核能裝備服役要求材料、核電涂層的研發和生產,提前布局硼同位素產業,實現全系列核電涂料的國產化生產,充分發揮我省在核產業、同位素領域的特殊優勢,形成五十億級同位素新材料產業集群。
 
  (三)積極布局前沿新材料。
 
  主動把握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發展趨勢,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面向國家戰略和新興科創產業重點,關注國家發布的前沿新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找準賽道提前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圍繞蘭州、金昌、白銀、嘉峪關、酒泉、天水、慶陽等地區,依托省內優勢企業創新聯合體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前沿新材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突破。聚焦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態金屬、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細分領域,開展新材料前沿與交叉技術研究,通過研發一批、儲備一批、應用一批,實現聚力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四、重大工程
 
  堅持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全力組織實施創新基礎能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優質企業引育、重大項目建設、傳統產業“三化”改造、產業成鏈聚群打造、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外開放交流合作等九大工程,瞄準產業鏈終端、價值鏈高端,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在質的有效提升上實現突破,在推進量的合理增長上取得成效。
 
  (一)創新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依托我省新材料領域創新平臺、中心、聯盟和企業的創新引領,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軍民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適時高標準籌建甘肅省新材料創新研究院。加強對新材料方向的人才教育教學和職業培訓,強化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梯次建設。通過構建以蘭州為核心的全省新材料產業研發創新核,全面提升全省新材料創新基礎能力,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核心技術瓶頸,緊密結合國家安全建設需求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采取企業需求驅動、政府主動布局和科研機構支撐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新材料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加大源頭性技術儲備,推動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支持省內企業創新聯合體積極爭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承擔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集聚全省優勢科研力量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提升新材料自主供給和保障能力。
 
  (三)重點優質企業引育工程。
 
  聚焦省內新材料重點優勢領域,突出產業鏈安全和供應鏈穩定,圍繞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有色集團、蘭石集團、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等新材料領域“鏈主”企業,吸引聚集相關領域上下游配套企業,新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市場主體。依托蘭石重工、金川集團鎳鹽公司等新材料領域相關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不斷壯大我省專精特新企業集群。以國內外新材料重點領域龍頭企業為目標群體,引入一批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培育做大我省新材料領域企業規模。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掛牌上市,實現新材料企業梯次培育和壯大。
 
  (四)重大項目建設工程。
 
  緊扣國家重大戰略和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需要,聚焦“4+5+N”新材料產業體系建設方向,組織實施一批新材料延鏈、補鏈、固鏈、強鏈、建鏈項目,護航標志性產業鏈安全。按照建成投產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前期推進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要求,加強重點項目謀劃,強化重大項目招引,重點推動一批技術水平高、下游產業需求迫切的新材料重大項目,建立動態優化的新材料產業項目庫。
 
  (五)傳統產業“三化”改造工程。
 
  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領域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鋼鐵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傳統原材料向綠色化、高端化、精細化新材料轉型發展,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推動新材料生產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圍繞“源頭減碳、過程降碳、末端固碳”,支持新材料“鏈主”企業優化用能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培育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
 
  (六)產業成鏈聚群打造工程。
 
  持續落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在鞏固重點新材料產業存量、拓展優勢新材料產業增量、延伸新材料產業鏈、提高新材料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持續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推動新材料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構建“鏈主企業+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推動新材料產業從上游資源端向中游下游延伸,打通“資源成材到器”的產業上下游,降低產品成本,健全產業鏈條。積極融入國內國際新材料產業鏈,擴大我省新材料產業生態影響范圍。
 
  (七)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工程。
 
  圍繞“一核一帶多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各市州產業園區的集聚作用和項目承載作用,結合實際確定園區新材料產業1—2個主導發展方向,按照“一園區一平臺一鏈主企業一主導新材料發展方向”的發展模式和“以園區帶項目、以項目帶產業”的發展思路,明確差異化發展定位,實現產業園區間錯位聯動發展,培育打造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產業園區。
 
  (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支持資源開發共享,促進行業領域協同創新,推進新材料測試評價服務等平臺建設,鼓勵在基礎材料領域優先提升市場化專業服務水平。加快建立完備的公務服務平臺體系,促進新材料產業資源鏈接、測試評價及創新發展等一體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九)對外開放交流合作工程。
 
  緊抓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機遇,對標新材料領域先進企業、工業園區,強化跨區域協同合作,引導省內新材料企業加大與省外優勢企業交流合作,學習借鑒新材料產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發展的先進經驗,努力掌握新材料領域的新技術、新方向。
 
  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支持新材料企業開展全球化布局,開拓新材料原料基地和產品應用市場,提升國際市場運營能力。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性、全國性的論壇、會議和大型展會,提升企業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依托“蘭洽會”等重大展會平臺,設立新材料專業展區,充分展示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成果,引流國內外龍頭企業來甘投資。引導省內企業通過各類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支持各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在甘落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聯動機制。
 
  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和產業鏈鏈長高位推進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抓總,全面落實執行鏈長部門和省級部門工作職責,明確任務分工、加強統籌協調,扎實推動重點領域發展、重大工程落地,統籌推進規劃目標任務落實。進一步創新管理、強化服務,優先保障全省新材料重大項目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碳排放等要素需求,集中優勢資源推動新材料研發、工程化、產業化與應用。不斷優化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協同創新體系、人才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各地區各部門間新材料產業“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協同發展。
 
  (二)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依托省內重大引才工程,著力引進和培育造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外頂尖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隴原工匠、高技能人才。引導和鼓勵企業設立新材料產業專家工作(研究)站,發掘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提供創業優惠扶持。打造結構合理、技藝精湛、數字化應用、綠色低碳等復合型新材料產業科技人才、技術工人、骨干和專業化團隊。
 
  (三)打造智庫咨詢體系。
 
  依托省內新材料領域的專家資源和優勢企業的創新領軍人才,建立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咨詢智庫機構,積極與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鋼鐵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國家級智庫,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行業規劃、產業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詢建議,加強對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信息引導。邀請新材料領域企業、專家參加我省舉辦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高端論壇,邀請新材料領域國家重點科研機構和攻關單位為我省新材料企業發展提供指導,有效發揮智庫咨詢體系作用,為新材料企業開展產業政策、環保診斷、智能制造、產線裝備、低碳及法律方面的咨詢服務。
 
  (四)加大財政金融投入。
 
  充分利用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相關領域子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和數據信息發展資金等,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新材料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填補國內空白、市場潛力巨大、有重大示范意義的新材料產品開發應用。落實新材料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我省新材料行業重點企業和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為新材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推動新材料企業股改上市、發債融資和并購重組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五)完善產業政策配套。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營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開放便利的投資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寬松有序的經營環境。針對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開展“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對重點發展的新材料領域重大產業化項目,優先列入省列重大項目等項目清單,在要素保障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按規定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審查評價工作。鼓勵各地在新能源配比上加大對新材料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河西地區新能源項目與新材料產業項目科學有效銜接,實現“低碳”“零碳”新材料生產,打造國內“綠色”新材料高質量發展標桿。對關鍵戰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在產業定位、項目落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打造產品共同創新、價值共同創造、利益共同分享的產業發展生態。
 
  (六)加強規劃實施評價。
 
  加強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落實部門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完善新材料產業統計,全面反映規劃落實情況,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健全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評估機制,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和動態調整,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動態跟蹤,及時協調解決。加強新材料行業監測分析,發布新材料產業政策信息,引導、促進新材料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完善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邀請并鼓勵公眾參與規劃的監督落實工作。
 
  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網站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23-11-16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新材料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石與先導,新材料產業是工業產品質量升級換代的保證、產業技術創新的前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殷切囑托。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我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一)產業基礎。
 
  “十三五”以來,全省圍繞培育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產業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優質企業快速成長,創新體系不斷完善,關鍵技術逐步突破,一批產業集群初步構建,新材料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集聚初步顯現。2022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產值達770億元,產業規模居西北地區第2位,約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8%。在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凹凸棒石新材料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國內領軍企業,依托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加快構建鎳銅鈷壓延精深加工產業鏈、鎳銅鈷粉體產業鏈、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產業鏈、鎳銅鈷金屬鹽化工產業鏈,依托酒鋼集團積極推進鋼鋁新材料補短板,逐步形成了千億級有色金屬產業集群,金昌市被確定為全國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地區,金昌鎳銅鈷新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
 
  礦產資源稟賦優異,礦產勘探取得突破。我省礦產資源種類豐富、有色和貴金屬資源優勢明顯,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90種(含亞礦種),其中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134種。鎳、鈷、鉑、鈀、鋨、銥、銠、釕、硒、鑄型用粘土、凹凸棒石粘土、建筑用閃長巖等1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鉻、鋅、鎢、金、碲、螢石、重晶石等53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五位。“十四五”期間,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工作穩步推進,新發現礦產地13處,大中型礦山比例已超過40%,銅、銻、釩等礦產資源儲量穩步增長,稀有、稀散金屬礦產勘查取得一定突破,初步建立綠色礦山地方標準體系,48個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稀土新材料發展居全國前列,石墨、凹凸棒石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后發優勢逐年顯現,省內重大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逐步提升,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對我省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創新體系持續完善。在新材料領域擁有中國科學院“一院三所”、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立了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7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1個行業技術中心、9個技術創新產業聯盟、5個制造業創新中心。在鎳鈷銅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和集成電路制造材料領域組建了4個企業創新聯合體,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川集團鎳鈷共伴生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和高性能電池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重點研發平臺為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新材料領域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3項,近5年獲批23項省級重大專項。稀有金屬分離提取、高溫合金母合金制備、高性能潤滑材料、濕法凹凸棒石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成功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產業政策不斷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焦加快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對發揮我省資源基礎和技術優勢、培育形成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意義,先后制定了《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甘肅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甘肅省新材料產業鏈水平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省屬企業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從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集群發展、創新能力提升、龍頭企業培育、融資稅費支持、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為我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同時,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創新創業,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環境不斷優化。
 
  (二)發展形勢。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階段,是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從國際形勢看,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流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各種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貿易摩擦和新材料技術壁壘不斷升級,關鍵核心技術和新材料已經成為大國、強國競爭的焦點。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其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世界各國紛紛強化新材料戰略布局,將新材料作為未來科技研發的優先事項,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背景下,新技術、新產業不斷催生對新材料的巨大需求,全球新材料產業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在科學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新材料產業發展不斷加快、產業規模快速擴大。據統計,2022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約6.8萬億元,近5年的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但在先進高端材料研發和生產方面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不夠完備等問題。當前是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也是我國由新材料大國邁向新材料強國的重要階段。依托國內大循環,進一步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為新材料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對新材料質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全省形勢看,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碳”等重大戰略和決策部署在我省疊加實施,區位縱深明顯、風光油氣儲能潛力巨大、重要礦產資源品類數量豐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等優勢愈發凸顯,各類要素配套齊備,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正處于蓄勢發力、爬坡過坎、追趕進位的關鍵階段。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著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百億級產業園區,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家級新區和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創新平臺建設正當其時,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有利于促進新材料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融合創新、協同發展,帶動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增強產業活力和產品競爭力,實現工業提質增效取得新突破。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搶抓新材料產業發展機遇,緊扣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目標,切實發揮后發優勢,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強弱項,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條,推進特色鮮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材料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新材料與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全省新材料產業提效倍增、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及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工作部署,緊盯國家所需、甘肅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以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和保障材料安全為主線,以提高新材料創新能力、自主保障能力、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領域,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推動我省新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實現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加快打造全國特色鮮明、西部領先、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面向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新材料、新能源及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各類創新技術與新材料產業深入融合,形成產學研用深入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市場引領,集群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斷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營造“資源成材到器”的良好發展環境。遵循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律,堅持因地制宜,依托產業基礎好的“鏈主”企業,立足資源基礎優勢,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化發展。
 
  數字賦能,綠色發展。堅持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促進新材料在更多場景領域實現應用,搶抓“東數西算”重大機遇,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為目標,緊密結合“雙碳”戰略目標,重點研發和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先進技術,促進新材料全生命周期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構建高效、清潔、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開放合作,協同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吸引各類資源向我省集聚,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材料領域的國際合作,推進優勢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積極承接東中部地區優勢新材料產業創新資源落戶我省,形成新材料企業培育、園區合作和載體共建的協同機制。
 
  (三)發展目標。
 
  到2030年,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實力、集群效應、創新能力實現新發展,新材料產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年均增速20%左右,不斷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建設成為國內重要、西部領先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地。
 
  ——標志性重點產業顯著增強。聚焦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等標志性產業,逐步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在全省工業經濟總量占比穩步提升。研發一批特色產品,儲備一批關鍵技術,應用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產業成鏈聚群實現突破。新材料產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備,要素配置保障充分齊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區入園,逐步形成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品牌價值領先、國內影響力強的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和石化化工新材料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能源材料1個四百億級產業集群,鋼鐵新材料1個三百億級產業集群,半導體新材料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和同位素新材料4個五十億級產業集群。
 
  ——產業創新體系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新材料創新體系初步建成。引進10個以上高水平創新團隊,培育組建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有效打通新材料理論基礎研究與新產品產業化實施路徑。
 
  ——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優化。創建10個以上新材料產業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測試評價服務平臺和新材料檢測認證中心,引育10個左右市場化材料研發設計機構和專業技術服務機構。
 
  ——示范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建成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優秀場景,積極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
 
  到2035年,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形成一批影響力強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力爭成為特色鮮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新材料產業成為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四)空間布局。
 
  依托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以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為重要載體,引導新材料產業聚集發展,構建“一核一帶多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一核”引領,即以蘭州為核心,聯動蘭州新區和白銀,打造全省新材料產業研發創新核。充分利用蘭州新材料產業科研資源、人才優勢和產業基礎,依托蘭州新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金川科技園等產業園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實現對全省新材料產業的創新引領和研發賦能。重點發展以石化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一帶”聯動,即以河西走廊為新材料產業聯動發展帶,依托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澤工業園區、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嘉峪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玉門經濟開發區、瓜州工業集中區等園區,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等“鏈主”企業,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錯位支撐、協同聯動的發展體系,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鋼鐵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半導體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實現新材料產業鏈條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多點”發力,即以慶陽、天水、武威、隴南、定西、平涼等市州為節點,以“鏈主”企業和重點優勢企業為依托,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優勢明顯的新材料發展基地,形成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作為“一核”“一帶”的重要支撐,促進全省各區域新材料產業共創、共建、共享、共贏。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以金昌、白銀、嘉峪關、平涼、隴南為重點,依托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嘉峪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和酒鋼集團為載體,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基地以蘭州、慶陽、酒泉為重點,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玉門石化等龍頭企業優勢,依托蘭州新區精細化工產業園、西固化工園區、慶陽西峰工業園區等,蓄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橡膠新材料。鋼鐵新材料基地以嘉峪關、蘭州兩地鋼鐵骨干企業為載體,輻射帶動周邊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聚力發展高端鋼鐵新材料及其衍生產品。新能源材料基地以酒泉、嘉峪關、金昌、蘭州、慶陽、定西為重點,充分發揮新能源基礎優勢,依托屬地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全力貫通上下游產業鏈,努力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半導體新材料基地以天水、金昌、酒泉、武威為重點,依托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武威天祝金強工業集中區,金川集團、白銀有色集團為載體,打造電子新材料原料供給基地。凹凸棒石新材料基地以張掖、白銀為重點,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智庫優勢,全力打造全省凹凸棒石新材料全產業鏈增長極。同位素新材料基地以張掖、武威、蘭州為重點,充分發揮我省在核產業和同位素領域特殊優勢,依托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核集團、西北永新等為載體,打造全國硼同位素和釷基核材料的先導基地。潤滑與密封材料基地以蘭州為重點,依托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為載體,打造世界潤滑與密封材料研發、測試一體化基地。
 
  三、重點領域
 
  堅持傳統優勢資源和創新前沿發展并舉,突出現有基礎和謀劃長遠相結合,立足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定位,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個重點領域,聚焦有色金屬新材料、石化化工新材料、鋼鐵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最具優勢的先進基礎材料產業領域,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聚焦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同位素新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領域,深入結合國際國內新材料前沿方向和甘肅資源稟賦,強力推動基礎研究,打通成果轉化通道,實現突破性發展;聚焦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態金屬、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細分領域,超前謀劃布局,探索發展路徑,實現跨越式發展,構建形成甘肅省“4+5+N”新材料產業體系。
 
  (一)大力發展先進基礎材料。
 
  1.有色金屬新材料。以金昌、嘉峪關、白銀、蘭州等地為重點,平涼、隴南、甘南等地為支撐,依托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有色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高端高溫合金及板材、超微細電磁線擴能、貴金屬粉末及化合物生產線、高純金屬新材料產業化、綠色高端鋁合金生產線、鋁合金板帶精深加工產品優化升級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重點研發鎳基、銅基、鋁基、鈦基、鋅基、貴金屬、羰基等類型有色金屬新材料,實現高端電鍍鎳鹽、超微細電磁線等規模國內最大,促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推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延鏈補鏈,全面構建鎳銅鈷壓延精深加工產業鏈、鎳銅鈷粉體產業鏈、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產業鏈和輕金屬產業鏈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鏈,打造千億級有色金屬產業集群。
 
  2.石化化工新材料。以蘭州、慶陽為重點,金昌、酒泉、天水為支撐,依托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等“鏈主”企業,加快120萬噸乙烯改造、多功能丁腈橡膠裝置、重油催化裂解一體化、光氣化工循環產業鏈、電子級超純氟化鋰、聚丙烯酸酯橡膠、高端環氧樹脂純化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積極引入省外龍頭企業在甘落地建設氟化工、電子化學材料、精細化工等延鏈補鏈項目。以工程塑料、特種橡膠、特種涂料等專用化學品、氟化工新材料、電子級化工材料、特種潤滑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助劑等為主要方向,重點研發高附加值、高性能低成本、應用范圍廣闊的石化化工新材料,聚力向下游延伸產品結構,打造高性能工程塑料產業鏈、高性能特種橡膠產業鏈、電子化學品材料產業鏈等,推進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的千億級石化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
 
  3.鋼鐵新材料。以嘉峪關、蘭州為重點,依托酒鋼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不銹鋼光亮退火生產線、熱軋酸洗板鍍鋅鋁鎂聯合機組、光伏發電支架生產制造、短流程冶煉高品質合金鋼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重點發展新一代功能復合化建筑用鋼、高品質不銹鋼及耐蝕合金、氫能用鋼等品種,不斷拓展應用范圍,實現鋅鋁鎂鍍層板帶及精品不銹鋼產品規模西部最大,形成具有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集群,打造優特鋼研發生產加工基地。逐步推動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融合模式發展轉變,提升“定制式”設計、加工和供應能力。貫通“黑色冶金—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形成重點企業引領的三百億級鋼鐵新材料產業集群。
 
  4.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以酒泉、張掖為重點,蘭州、白銀、天水、隴南為支撐,依托省內特色優勢企業,加快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光伏玻璃生產線及配套深加工、特種硅材料生產加工、石墨化材料生產、全流程一體化負極材料生產、鈣基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發揮凹凸棒石、石英砂和石墨等資源優勢,加快多類型產品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培育凹凸棒石納米化應用產業鏈、高端特種玻璃產業鏈等,實現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品高品質應用,形成五十億級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
 
  (二)重點培育關鍵戰略材料。
 
  1.新能源材料。以河西地區、蘭州、蘭州新區為重點,天水、白銀、定西為支撐,圍繞省內豐富的風光資源,依托我省豐富的鎳、鋰等礦產資源優勢,通過金川集團等“鏈主”企業,加快動力電池用硫酸鎳、三元前驅體、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鋰電微孔膜、電池級高檔電解銅箔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實現正極材料產品規模西部最大、電池級銅箔產品規模亞洲最大,構建電池材料產業鏈,健全動力電池從生產到回收的綠色循環體系,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西部地區新能源材料發展高地,形成四百億級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
 
  2.半導體新材料。以酒泉、金昌、天水、武威為重點,依托白銀有色集團、金川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單晶切片、半導體封裝新材料、新型熱電轉換等重點項目推進速度。加快光電轉換材料、機電轉換半導體材料、功率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傳感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熱電材料品種類型多樣化和產品高值化,培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碲化鉍熱電轉換等產業鏈,實現硒、碲、碲化鉍產銷量達到國內第二,打造西部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先研發國家級平臺和高端產品生產基地,形成百億級半導體新材料產業集群。
 
  3.稀土新材料。以白銀、蘭州為中心,依托甘肅稀土、白銀有色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新型高容量低成本稀土貯氫電極材料研發、高純稀土金屬特種合金生產線等項目推進速度,在稀土功能材料研發等方面實現突破,加強成果應用,構建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鏈,打造五十億級稀土新材料產業集群。
 
  4.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以蘭州、白銀、酒泉、平涼為中心,依托優勢重點企業,加快原絲紡絲生產線、大絲束碳化線、碳纖維生產線、炭纖維工業再制造循環示范園、炭纖維循環應用產業示范園、規模化制備改性石墨烯復合材料、碳纖維增韌碳化硅高性能陶瓷基復合材料生產等項目推進速度。在穩定高強型碳纖維原絲生產能力基礎上,推動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國產化替代,加快發展高強高模纖維、耐強耐腐蝕纖維、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品,提高碳纖維原絲低成本工程化運營水平,逐步建立從碳纖維原絲到成品及電纜芯、輕量化車體等應用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五十億級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
 
  5.同位素新材料。以蘭州、張掖、武威為中心,金昌、嘉峪關、白銀、酒泉為支撐,依托中核集團、蘭石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張掖100噸穩定硼同位素、蘭州醫用同位素藥物研發、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高溫氣冷堆用核級石墨國產化、武威釷基熔鹽堆、蘭州大學硼中子俘獲腫瘤治療裝置研究開發等項目推進速度,加強硼同位素產品、核能裝備服役要求材料、核電涂層的研發和生產,提前布局硼同位素產業,實現全系列核電涂料的國產化生產,充分發揮我省在核產業、同位素領域的特殊優勢,形成五十億級同位素新材料產業集群。
 
  (三)積極布局前沿新材料。
 
  主動把握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發展趨勢,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面向國家戰略和新興科創產業重點,關注國家發布的前沿新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找準賽道提前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圍繞蘭州、金昌、白銀、嘉峪關、酒泉、天水、慶陽等地區,依托省內優勢企業創新聯合體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前沿新材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突破。聚焦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態金屬、高熵合金、量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細分領域,開展新材料前沿與交叉技術研究,通過研發一批、儲備一批、應用一批,實現聚力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四、重大工程
 
  堅持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全力組織實施創新基礎能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優質企業引育、重大項目建設、傳統產業“三化”改造、產業成鏈聚群打造、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外開放交流合作等九大工程,瞄準產業鏈終端、價值鏈高端,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在質的有效提升上實現突破,在推進量的合理增長上取得成效。
 
  (一)創新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依托我省新材料領域創新平臺、中心、聯盟和企業的創新引領,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軍民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適時高標準籌建甘肅省新材料創新研究院。加強對新材料方向的人才教育教學和職業培訓,強化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梯次建設。通過構建以蘭州為核心的全省新材料產業研發創新核,全面提升全省新材料創新基礎能力,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核心技術瓶頸,緊密結合國家安全建設需求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采取企業需求驅動、政府主動布局和科研機構支撐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新材料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加大源頭性技術儲備,推動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支持省內企業創新聯合體積極爭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承擔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集聚全省優勢科研力量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提升新材料自主供給和保障能力。
 
  (三)重點優質企業引育工程。
 
  聚焦省內新材料重點優勢領域,突出產業鏈安全和供應鏈穩定,圍繞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有色集團、蘭石集團、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等新材料領域“鏈主”企業,吸引聚集相關領域上下游配套企業,新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市場主體。依托蘭石重工、金川集團鎳鹽公司等新材料領域相關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不斷壯大我省專精特新企業集群。以國內外新材料重點領域龍頭企業為目標群體,引入一批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培育做大我省新材料領域企業規模。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掛牌上市,實現新材料企業梯次培育和壯大。
 
  (四)重大項目建設工程。
 
  緊扣國家重大戰略和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需要,聚焦“4+5+N”新材料產業體系建設方向,組織實施一批新材料延鏈、補鏈、固鏈、強鏈、建鏈項目,護航標志性產業鏈安全。按照建成投產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前期推進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要求,加強重點項目謀劃,強化重大項目招引,重點推動一批技術水平高、下游產業需求迫切的新材料重大項目,建立動態優化的新材料產業項目庫。
 
  (五)傳統產業“三化”改造工程。
 
  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領域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鋼鐵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傳統原材料向綠色化、高端化、精細化新材料轉型發展,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推動新材料生產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圍繞“源頭減碳、過程降碳、末端固碳”,支持新材料“鏈主”企業優化用能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培育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
 
  (六)產業成鏈聚群打造工程。
 
  持續落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在鞏固重點新材料產業存量、拓展優勢新材料產業增量、延伸新材料產業鏈、提高新材料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持續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推動新材料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構建“鏈主企業+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推動新材料產業從上游資源端向中游下游延伸,打通“資源成材到器”的產業上下游,降低產品成本,健全產業鏈條。積極融入國內國際新材料產業鏈,擴大我省新材料產業生態影響范圍。
 
  (七)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工程。
 
  圍繞“一核一帶多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各市州產業園區的集聚作用和項目承載作用,結合實際確定園區新材料產業1—2個主導發展方向,按照“一園區一平臺一鏈主企業一主導新材料發展方向”的發展模式和“以園區帶項目、以項目帶產業”的發展思路,明確差異化發展定位,實現產業園區間錯位聯動發展,培育打造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產業園區。
 
  (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支持資源開發共享,促進行業領域協同創新,推進新材料測試評價服務等平臺建設,鼓勵在基礎材料領域優先提升市場化專業服務水平。加快建立完備的公務服務平臺體系,促進新材料產業資源鏈接、測試評價及創新發展等一體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九)對外開放交流合作工程。
 
  緊抓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機遇,對標新材料領域先進企業、工業園區,強化跨區域協同合作,引導省內新材料企業加大與省外優勢企業交流合作,學習借鑒新材料產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發展的先進經驗,努力掌握新材料領域的新技術、新方向。
 
  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支持新材料企業開展全球化布局,開拓新材料原料基地和產品應用市場,提升國際市場運營能力。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性、全國性的論壇、會議和大型展會,提升企業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依托“蘭洽會”等重大展會平臺,設立新材料專業展區,充分展示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成果,引流國內外龍頭企業來甘投資。引導省內企業通過各類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支持各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在甘落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聯動機制。
 
  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和產業鏈鏈長高位推進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抓總,全面落實執行鏈長部門和省級部門工作職責,明確任務分工、加強統籌協調,扎實推動重點領域發展、重大工程落地,統籌推進規劃目標任務落實。進一步創新管理、強化服務,優先保障全省新材料重大項目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碳排放等要素需求,集中優勢資源推動新材料研發、工程化、產業化與應用。不斷優化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協同創新體系、人才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各地區各部門間新材料產業“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協同發展。
 
  (二)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依托省內重大引才工程,著力引進和培育造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外頂尖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隴原工匠、高技能人才。引導和鼓勵企業設立新材料產業專家工作(研究)站,發掘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提供創業優惠扶持。打造結構合理、技藝精湛、數字化應用、綠色低碳等復合型新材料產業科技人才、技術工人、骨干和專業化團隊。
 
  (三)打造智庫咨詢體系。
 
  依托省內新材料領域的專家資源和優勢企業的創新領軍人才,建立甘肅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咨詢智庫機構,積極與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鋼鐵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國家級智庫,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行業規劃、產業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詢建議,加強對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信息引導。邀請新材料領域企業、專家參加我省舉辦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高端論壇,邀請新材料領域國家重點科研機構和攻關單位為我省新材料企業發展提供指導,有效發揮智庫咨詢體系作用,為新材料企業開展產業政策、環保診斷、智能制造、產線裝備、低碳及法律方面的咨詢服務。
 
  (四)加大財政金融投入。
 
  充分利用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相關領域子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和數據信息發展資金等,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新材料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填補國內空白、市場潛力巨大、有重大示范意義的新材料產品開發應用。落實新材料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我省新材料行業重點企業和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為新材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推動新材料企業股改上市、發債融資和并購重組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五)完善產業政策配套。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營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開放便利的投資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寬松有序的經營環境。針對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開展“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對重點發展的新材料領域重大產業化項目,優先列入省列重大項目等項目清單,在要素保障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按規定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和節能審查評價工作。鼓勵各地在新能源配比上加大對新材料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河西地區新能源項目與新材料產業項目科學有效銜接,實現“低碳”“零碳”新材料生產,打造國內“綠色”新材料高質量發展標桿。對關鍵戰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在產業定位、項目落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打造產品共同創新、價值共同創造、利益共同分享的產業發展生態。
 
  (六)加強規劃實施評價。
 
  加強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落實部門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完善新材料產業統計,全面反映規劃落實情況,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健全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評估機制,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和動態調整,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動態跟蹤,及時協調解決。加強新材料行業監測分析,發布新材料產業政策信息,引導、促進新材料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完善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邀請并鼓勵公眾參與規劃的監督落實工作。
 
  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车上拨开她湿润的内裤的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 |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国产性色强伦免费视频|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96av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公车上拨开她湿润的内裤的视频|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free性丰满hd毛多多|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欲求不満の人妻松下纱荣子|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欧美黑人粗大xxxxbbbb|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99精品偷自拍| 第一次挺进苏雨瑶的身体 | 出差被绝伦上司侵犯中文字幕| 国产99在线 | 亚洲|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