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將培育“硬科技”標桿孵化器和開展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3-06 點擊:次
日前,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了《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5個100”行動方案(2024-2026年)》。將著力升級100家未來產業科創園區,重點打造一批未來產業標桿孵化器,加快提升“硬科技”孵化服務能力;以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和高新區為主陣地,開展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打造未來產業孵化高地。
《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5個100”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和《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厚植創新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思路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精神,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重大機遇,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以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省級以上高新區為重要載體,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第三代半導體、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元宇宙等未來產業領域著力實施前沿技術、標準規范、應用場景、示范企業、科創園區“5個100”行動,加強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構建“技術策源—應用牽引—企業孵化—產業集聚”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搶占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新的產業支柱和科技源泉。
到2026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未來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涌現一批有影響力的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示范企業和科創園區。
——突破100項前沿技術。在第三代半導體、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來網絡、前沿新材料、合成生物、新能源等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涌現一批填補國內空白、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創新成果。
——形成100項標準規范。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研制,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力爭形成一批高質量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加速商業化進程,提升市場競爭話語權。
——打造100個應用場景。以場景應用驅動新技術迭代升級和新業態快速涌現,加快通用人工智能、未來網絡、區塊鏈、前沿新材料等前沿技術在主導產業的真實場景應用,全面塑造面向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
——培育100家示范企業。形成梯次合理、水平領先、特色鮮明的未來企業培育體系,未來產業領域科技型企業倍增提質,創新主體活力競相迸發,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良好生態,打造若干創新型企業集群。
——建強100個科創園區。面向未來產業的“苗圃—孵化—育成—加速”科技創業孵化鏈條更加完善,以“硬科技”標桿孵化器為代表的創新創業體系更加優化,推動高校、領軍企業、高新園區協同,建設一批未來產業技術產業化高地。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推進100項重大前沿技術攻關
1.編制“一圖三清單”。整合有關部門、行業專家、智庫單位等專業力量,完善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戰略情報研判機制,加強對未來產業最新發展趨勢、科研范式變革等的戰略分析,分領域開展技術跟蹤預測,編制技術路線圖,明確重點攻關方向和實施計劃,根據技術發展趨勢適時調整和完善。組織力量對全省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科技創新情況、創新資源、研發力量進行系統摸底,編制重大平臺、戰略人才、重大項目“三張清單”。建立未來產業“一圖三清單”數據庫,動態更新并組織推進。
2.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堅持戰略需求牽引,面向科學前沿遴選頂尖科學家以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在重大科研項目上擔綱領銜,每年組織實施一批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專題,鼓勵青年科技人才面向未來產業領域開展創新研究,發現和培養一批創新思維活躍、敢闖“無人區”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加大未來產業國際一流人才和科研團隊的引進力度,加強海外引才分析研判和服務保障,積極支持相關人才申報省級以上重大人才工程。
3.創新重大項目組織機制。實施省前沿技術研發計劃,以市場需求和重點任務為牽引,每年擇優組織30-40項戰略性、前瞻性、先導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依托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強前沿新材料、未來網絡、第三代半導體等前沿領域攻關部署,加快形成更多原創性、交叉性、顛覆性技術成果。支持未來產業領域優勢科研力量開展協同攻關,積極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資源整合,省地聯動共同實施一批前沿技術研發項目,支撐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率先取得突破。
(二)著力研制100項未來產業標準規范
4.加強重點領域標準研制。加強與國家信標委量子信息標準工作組等合作,對標量子領域國際一流標準,在關鍵技術、基礎材料、工藝裝備和工業軟件、核心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開展標準布局。圍繞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領域開展制造、醫療健康、教育、娛樂等行業應用以及安全倫理、隱私保護、內容監管等標準預研。制定和完善細胞與基因技術、生物育種、無人駕駛等領域技術安全相關標準,提升技術領域安全風險管理水平。推動氫能“制儲輸用”全流程標準規范體系構建,促進氫能產業安全、快速發展。到2026年,力爭在未來產業領域推動市場主體制定地方標準或行業標準60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30項、國際標準10項左右。
5.推進標準化組織建設。發揮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物聯網、石墨烯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用,聚焦前沿科技產業化需求加強標準供給,在未來產業的主要應用場景、戰略產品及零部件、技術測試評價等關鍵環節關鍵領域加強標準研制。加快江蘇省人工智能標準化委員會建設,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合成生物、深海深地空天等領域組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著力推出一批填補空白的地方標準和高于國家標準的先進標準、精品標準。支持引進未來產業國際技術標準組織分支機構,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有關單位和專家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職務。
6.提升標準規范產出水平。建立省科技計劃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將標準化成果作為項目的重要產出指標,納入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前沿領域標準產出水平。指導市場主體緊密跟蹤未來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加快將行業急需、先進適用的關鍵共性技術、先進生產工藝、通用試驗方法等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加強未來產業標準中關鍵技術指標、先進制造工藝、通用試驗方法等試驗驗證,提升標準技術內容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三)著力開發100個前沿技術應用場景
7.建設早期驗證場景。依托省概念驗證中心培育未來產業早期驗證場景,重點對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開展“產品與場景體系”“原型制備與技術可行性”“商業前景”等概念驗證服務及關聯服務。圍繞省前沿技術研發計劃等項目實施挖掘未來產業應用場景機會,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主體搭建一批場景“沙箱”,面向社會有序開放,推動前沿技術創新應用和突破。支持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探索建設若干覆蓋研究開發、中試驗證、場景應用等全鏈條的未來產業中試中心,為前沿技術提供應用場景試驗條件。
8.搭建融合應用場景。探索“政府搭臺、企業出題、企業答題”模式,有序編制并發布應用場景建設需求清單,廣泛征集場景解決方案,加大未來技術跨學科、跨領域和非常規拓展應用,建設100個未來技術賦能應用場景。圍繞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合成生物等領域,有序建設和開放一批綜合性和行業類融合應用場景,以場景應用推動技術產品定型、用戶群體培育、市場需求挖掘,加速產業化進程。推動區塊鏈、先進計算等前沿技術在主導產業的真實場景應用,建設一批城市級、區域級的跨領域、綜合型特色應用示范場景。
9.開展典型應用場景示范。面向未來生產生活方式,聚焦未來城市、未來工廠、未來醫院等,以蘇南自創區和省級以上高新區為主體開展典型應用場景示范,加強研發上下游配合與新技術集成,打造形成20個左右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應用場景。支持南京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開展核酸藥物臨床驗證、細胞及基因治療技術的典型場景應用,加速創新型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支持無錫高新區、常州高新區等加大氫能、新型儲能等先進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構建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江寧高新園、新港高新園等在構建人工智能應用體系、探索智能工廠和工業視覺檢測、開展無人駕駛等方向開發新型應用場景,促進新產品新技術的落地驗證和迭代升級。
(四)著力培育100家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
10.打造未來科技創新企業梯隊。依托面廣量大質優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分批分類篩選200家左右主攻未來產業領域、掌握前沿技術成果、具備未來技術突破潛力的骨干高企,以及300家左右依托前沿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創業企業,形成省地協同共建的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培育庫。對入庫培育企業,采取清單式動態化管理服務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給予一定資金補助,促進企業加速發展壯大。到2026年,爭取形成10家左右在未來產業領域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領軍企業,以及100家左右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
11.推進未來企業鏈式融通發展。加強產業鏈精準招商,著力吸引一批未來產業領域的新型頭部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來蘇主導構建細分領域未來產業生態。發揮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適時遴選一批具有較大市場規模、較強創新能力的頭部企業,支持企業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進行技術集成、資源整合、投資孵化等,集聚和培育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形成鏈式集群發展態勢。到2026年,爭取形成3-5個左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企業)集群。
12.支持未來企業集聚創新要素。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優先納入省科技型擬上市企業培育庫,給予針對性輔導,支持企業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融資,著力培育未來產業領域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企業。實施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劃,優先支持未來企業參與建設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先支持未來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發揮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云平臺作用,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工程文獻等科技資源向未來企業開放共享。
(五)著力升級100家未來產業科創園區
13.培育“硬科技”標桿孵化器。通過提升、整合、新育等方式,競爭選拔100家左右專業示范帶動強、孵化育成能力突出、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標桿孵化器,作為省“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評定的重要內容。指導現有未來產業領域專業孵化器提升服務水平,鼓勵開展“超前孵化”,面向需求精準“組裝”硬科技項目。推動傳統孵化器轉型升級,挖掘和遴選一批運營機制靈活、服務特色鮮明的載體,鼓勵面向未來產業方向,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加快提升“硬科技”孵化服務能力,升級為標桿孵化器。聚焦前沿技術轉移轉化,引導和支持高校院所、領軍企業、投資機構等在蘇新建一批標桿孵化器,集聚服務相關領域頂尖創新人才和創業項目,加快孵化一批未來產業領域企業。
14.開展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支持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依托大學科技園建設未來產業科技園,緊跟前沿技術創新趨勢,加強學科建設,搭建創新平臺,廣泛聚集創新人才和高端創新要素,探索“學科+產業”的創新模式,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揮高新區創新策源和產業引領作用,加強與高校院所或領軍企業協同,圍繞前沿技術方向建設未來產業科技園,提升專業化科技成果和孵化能力,加快集聚人才、技術、資金、數據等創新要素,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力爭到2026年,依托優勢高校或高新區布局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10家左右。
15.提升園區全要素服務能級。支持標桿孵化器和未來產業科技園等科創園區提升專業團隊、專業平臺、專業早期投資等服務能力。鼓勵園區聘請高水平、專業化的運營管理團隊,引入法務、投資、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建設集成化服務平臺。支持園區通過自建或共建等方式,建設共享實驗室、小試中試基地、檢驗檢測認證等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支撐前沿和顛覆性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發揮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及未來產業專項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面向未來產業科創園區設立專項孵化基金,增強早期科創項目投融資服務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推進。成立省科技廳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5個100”工作專班,統籌規劃和系統布局,及時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領域和跨部門的重大問題,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強化省市(高新區)聯動,做好相關指標和重大任務分解,密切工作配合,加強要素保障,形成推進工作合力。加強工作指引,根據不同任務要求制定具體工作方案。
2.統籌區域布局。支持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省級以上高新區開展先行先試,加快培育形成未來產業創新集群。支持寧蘇主承載區建設,率先在通用人工智能、未來網絡、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導體、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動南京科創圈、環太湖科創圈、徐州科創圈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特色,遵循規律科學合理布局未來產業,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促進形成產業間聯動發展、區域間相互融合的協同發展格局。
3.加大資金投入。2024年設立省前沿技術研發計劃,保障專項資金安排并逐年增加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和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科技創新券等政策,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創新金融支持服務,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向新技術研發和未來產業創新適配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供多元化資金投入。鼓勵各地出臺支持未來產業科技創新的專項政策。
4.建立評估機制。省地聯動建立未來產業科技創新“5個100”數字管理系統,強化動態管理,及時準確反映技術突破、標準制定、場景搭建、企業培育、園區建設等方面情況,定期發布進展情況報告。加強對地方的考核評估,對未來產業科技創新“5個100”工作推進成效明顯的地區,給予表揚激勵,經驗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