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9-14 點擊: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

(2023年12月28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創新引領

第三章  產業鏈提升

第四章  場景拓展

第五章  開放合作

第六章  支撐保障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強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協同聯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及其相關活動。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本條例所稱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是指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園區以及省人民政府認定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等,以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產業環節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金融、物流服務機構等集聚形成的一種產業協同生態。

 

第四條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應當堅持創新引領、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產業協同、開放發展;堅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以強促大,發揮政府在戰略規劃引導、標準規范制定、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秩序維護、綠色消費引導等方面作用。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指導、協調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營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編制、政策制定、組織管理、統籌協調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并配合實施準入管理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科技、公安、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務、市場監督管理、數據資源、應急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有關工作。

 

第七條  鼓勵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聯盟、基金管理機構及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和個人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相關活動。

 

第八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推動長三角地區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推動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協調應用,鼓勵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多層次全方位對接合作。

 

第二章  創新引領

 

第九條  鼓勵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通過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等方式,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等建設國家級和省級汽車領域實驗室、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支持招引全球汽車領域頭部企業、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設立高水平創新平臺。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等部門應當系統部署新能源汽車領域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支持市場主體承擔或者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科技項目。

 

對于涉及公共利益的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可以通過競爭性遴選、安排指令性任務等方式組織開展。

 

第十一條  鼓勵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開展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跨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在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車規級芯片等領域開展新能源汽車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鼓勵新技術路線發展,支持開展氫內燃機、甲醇制氫、甲酸制氫、固態電池、碳化硅半導體、滑板底盤等新技術研發應用。

 

第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建立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開展產業化應用,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離岸創新成果轉化。

 

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新能源汽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服務機構,提供交易代理、價值評估、人才培訓、創業孵化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的推廣應用。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的協同保護和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制度。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激勵機制。支持利用財政性資金或者國有資本購置、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按照規定向社會開放。

 

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面向社會開放新能源汽車領域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科研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改革,賦予新能源汽車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建立以質量、績效、貢獻為導向的項目評價制度,允許技術路線明顯不同的多個牽頭單位同時獲得前期立項,在項目周期時間內定期開展考核。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科技、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體系建設。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牽頭或者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區域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形成技術自主的新標準。

 

鼓勵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聯合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產業聯盟、企業等,利用新能源汽車最新創新成果開展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

 

第十七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相關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標準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的檢驗檢測能力,強化檢測驗證、標準制定、技術培訓以及咨詢服務等功能。

 

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集團可以試點開展道路機動車輛產品自我檢驗。

 

第三章  產業鏈提升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規劃,依據產業特點和區域優勢統籌規劃產業集群空間布局,明確產業布局、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升級。

 

第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并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導向目錄,統籌協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化升級,建立健全招商機制,加大頭部企業、重點項目和重大功能性總部項目的招引力度。

 

第二十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發展,培育“鏈主”企業。支持通過轉型升級、戰略合作、兼并重組、股改、上市等方式,加快企業集團化發展,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品牌提升建設,建立健全品牌培育、發展、壯大的促進機制和支持制度。協同行業協會商會、產業聯盟、園區運營管理機構等,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鏈條,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領域綠色生產體系,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和綠色化改造提升。

 

鼓勵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電池碳足跡和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網絡完善、規范有序、循環高效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處理體系,鼓勵整車企業、動力電池領域企業開展廢舊產品梯次回收利用,推動回收拆解行業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整零協同機制,推動整車與零部件企業開展多種模式合作,構建新型整零關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綜合性或細分領域的整零對接活動,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入駐整零對接平臺。

 

第二十三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供應商設計協同,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熱管理策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防護能力。

 

第四章  場景拓展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在城市公交、出租車、物流配送、環衛、國企用車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動在港口、碼頭、工礦企業等固定路線和城市渣土運輸、垃圾清運等場景推廣使用新能源重型卡車,加快公共領域老舊車輛報廢更新為新能源汽車。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開展智能有序充電、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城市基礎設施與城際智能交通、異構多模式通信網絡融合等綜合示范。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優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環境,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根據國家規定,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相關工作。

 

支持具備條件的設區的市爭創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立面向用戶的基于危險場景和特殊氣象環境的智能汽車測評體系,引導智能汽車技術進步。

 

第二十七條  選擇道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行政區域全域開放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測試。

 

支持選擇具備支撐自動駕駛及網聯功能實現的適當路段、區域、時段,供智能網聯汽車開展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駁、城市公交、環衛作業、養護作業等領域開展智能網聯車輛測試和應用。

 

鼓勵具備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建設道路和交通場景仿真模擬平臺,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仿真測試和技術驗證。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的,應當向社會公布;相關企業和單位應當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

 

第二十八條  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應當遵循依法有序、嚴格監管、安全可控的原則,結合技術發展態勢、標準規范、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采取相適應的管理措施。

 

按照從低風險等級到高風險等級道路、從簡單類型到復雜類型測試、從低技術等級到高技術等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原則,對智能網聯汽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二十九條  支持具備量產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準入試點。

 

支持汽車生產企業和使用主體組成聯合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

 

第五章  開放合作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打造融入全球的開放生態,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與國際貿易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和監管服務模式,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建立健全法律咨詢、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規范海外經營行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本行政區域內的汽車企業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工體系,設立境外生產和研發基地,建立全球營銷網絡及產業鏈體系,推進研發全球化、服務全球化、產能全球化。

 

支持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風險預警平臺,為企業開拓境外市場提供預警信息服務。

 

第三十二條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應當發揮制度創新優勢,服務新能源汽車開放發展。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國際化發展,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等配套項目,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體系。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港口改造,推動加密鐵海聯運、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拓展加密省內外集裝箱航線在相關港口集并、中轉,提高運輸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能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物流支撐,降低物流成本。

 

鼓勵本行政區域內的航運企業新建滾裝運輸船,完善水路運輸網絡。

 

海關、商務、稅務、外匯等部門應當加強協作,共享信息,推行統一高效的口岸監管服務,為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品跨境貿易提供便捷服務。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臺,支持在本行政區域內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展覽、賽事等活動,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境外參展、產品國際認證、申請境外專利和商標國際注冊等活動。

 

第六章  支撐保障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

 

優化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老舊小區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以及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結合電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整車企業牽頭制定行業性充換電標準。

 

省內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應當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鼓勵自用、專用充換電基礎設施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

 

鼓勵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建設集油、氣、氫、電等多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優先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納入相關城市道路規劃,結合需要配套建設、完善智能網聯汽車通用的通信設施、感知設施、計算設施等車路協同基礎設施,促進智能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鼓勵開放共享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的數據信息、通信網絡等資源,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的數據除外。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中涉及通信技術的設施設備應當按規定取得國家工信部門的入網認證,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設施設備應當按照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或者要求取得可靠性認證報告。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和保障制度,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隊伍建設,暢通引進綠色通道。

 

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編制行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引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服務機構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鼓勵招引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落戶安徽創新創業。

 

加強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建設,建立動態調整高校學科專業和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更好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發展需求。

 

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團隊及其創新創業項目,并在項目申報、科研活動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三十九條  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汽車產業金融支行、特色事業部及專業團隊等特色機構,建立適應汽車行業特點的產品創新、信貸管理和專業化評審等機制,降低準入門檻,提高審批效率,滿足汽車生產、經營、消費等各環節的融資需求。

 

建立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開展梯度培育和精準對接,推動汽車領域企業上市掛牌。

 

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應當納入全省政銀擔業務體系。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用水、用電、用氣、用地需求,統籌用好能耗指標、排放容量、用地指標。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新能源汽車消防安全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醇醚等非石油燃料汽車的發展,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

2024-09-14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

(2023年12月28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創新引領

第三章  產業鏈提升

第四章  場景拓展

第五章  開放合作

第六章  支撐保障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強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協同聯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及其相關活動。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本條例所稱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是指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園區以及省人民政府認定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等,以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產業環節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金融、物流服務機構等集聚形成的一種產業協同生態。

 

第四條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應當堅持創新引領、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產業協同、開放發展;堅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以強促大,發揮政府在戰略規劃引導、標準規范制定、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秩序維護、綠色消費引導等方面作用。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指導、協調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營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編制、政策制定、組織管理、統籌協調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并配合實施準入管理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科技、公安、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務、市場監督管理、數據資源、應急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有關工作。

 

第七條  鼓勵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聯盟、基金管理機構及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和個人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相關活動。

 

第八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推動長三角地區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推動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協調應用,鼓勵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多層次全方位對接合作。

 

第二章  創新引領

 

第九條  鼓勵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通過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等方式,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等建設國家級和省級汽車領域實驗室、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支持招引全球汽車領域頭部企業、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設立高水平創新平臺。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等部門應當系統部署新能源汽車領域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支持市場主體承擔或者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科技項目。

 

對于涉及公共利益的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可以通過競爭性遴選、安排指令性任務等方式組織開展。

 

第十一條  鼓勵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開展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跨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在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車規級芯片等領域開展新能源汽車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鼓勵新技術路線發展,支持開展氫內燃機、甲醇制氫、甲酸制氫、固態電池、碳化硅半導體、滑板底盤等新技術研發應用。

 

第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建立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開展產業化應用,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離岸創新成果轉化。

 

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新能源汽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服務機構,提供交易代理、價值評估、人才培訓、創業孵化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的推廣應用。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的協同保護和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制度。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激勵機制。支持利用財政性資金或者國有資本購置、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按照規定向社會開放。

 

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面向社會開放新能源汽車領域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科研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改革,賦予新能源汽車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部門應當建立以質量、績效、貢獻為導向的項目評價制度,允許技術路線明顯不同的多個牽頭單位同時獲得前期立項,在項目周期時間內定期開展考核。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科技、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體系建設。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牽頭或者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區域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形成技術自主的新標準。

 

鼓勵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聯合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產業聯盟、企業等,利用新能源汽車最新創新成果開展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

 

第十七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相關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標準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的檢驗檢測能力,強化檢測驗證、標準制定、技術培訓以及咨詢服務等功能。

 

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集團可以試點開展道路機動車輛產品自我檢驗。

 

第三章  產業鏈提升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規劃,依據產業特點和區域優勢統籌規劃產業集群空間布局,明確產業布局、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升級。

 

第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并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導向目錄,統籌協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化升級,建立健全招商機制,加大頭部企業、重點項目和重大功能性總部項目的招引力度。

 

第二十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發展,培育“鏈主”企業。支持通過轉型升級、戰略合作、兼并重組、股改、上市等方式,加快企業集團化發展,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和改革部門應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品牌提升建設,建立健全品牌培育、發展、壯大的促進機制和支持制度。協同行業協會商會、產業聯盟、園區運營管理機構等,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鏈條,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領域綠色生產體系,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和綠色化改造提升。

 

鼓勵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電池碳足跡和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網絡完善、規范有序、循環高效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處理體系,鼓勵整車企業、動力電池領域企業開展廢舊產品梯次回收利用,推動回收拆解行業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整零協同機制,推動整車與零部件企業開展多種模式合作,構建新型整零關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綜合性或細分領域的整零對接活動,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入駐整零對接平臺。

 

第二十三條  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供應商設計協同,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熱管理策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防護能力。

 

第四章  場景拓展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在城市公交、出租車、物流配送、環衛、國企用車等領域優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動在港口、碼頭、工礦企業等固定路線和城市渣土運輸、垃圾清運等場景推廣使用新能源重型卡車,加快公共領域老舊車輛報廢更新為新能源汽車。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開展智能有序充電、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城市基礎設施與城際智能交通、異構多模式通信網絡融合等綜合示范。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優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環境,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根據國家規定,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相關工作。

 

支持具備條件的設區的市爭創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立面向用戶的基于危險場景和特殊氣象環境的智能汽車測評體系,引導智能汽車技術進步。

 

第二十七條  選擇道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行政區域全域開放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測試。

 

支持選擇具備支撐自動駕駛及網聯功能實現的適當路段、區域、時段,供智能網聯汽車開展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駁、城市公交、環衛作業、養護作業等領域開展智能網聯車輛測試和應用。

 

鼓勵具備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建設道路和交通場景仿真模擬平臺,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仿真測試和技術驗證。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的,應當向社會公布;相關企業和單位應當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

 

第二十八條  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應當遵循依法有序、嚴格監管、安全可控的原則,結合技術發展態勢、標準規范、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采取相適應的管理措施。

 

按照從低風險等級到高風險等級道路、從簡單類型到復雜類型測試、從低技術等級到高技術等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原則,對智能網聯汽車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二十九條  支持具備量產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準入試點。

 

支持汽車生產企業和使用主體組成聯合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

 

第五章  開放合作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打造融入全球的開放生態,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與國際貿易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和監管服務模式,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建立健全法律咨詢、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規范海外經營行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本行政區域內的汽車企業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工體系,設立境外生產和研發基地,建立全球營銷網絡及產業鏈體系,推進研發全球化、服務全球化、產能全球化。

 

支持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風險預警平臺,為企業開拓境外市場提供預警信息服務。

 

第三十二條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應當發揮制度創新優勢,服務新能源汽車開放發展。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國際化發展,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電池、電機電控等配套項目,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體系。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港口改造,推動加密鐵海聯運、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拓展加密省內外集裝箱航線在相關港口集并、中轉,提高運輸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能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物流支撐,降低物流成本。

 

鼓勵本行政區域內的航運企業新建滾裝運輸船,完善水路運輸網絡。

 

海關、商務、稅務、外匯等部門應當加強協作,共享信息,推行統一高效的口岸監管服務,為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品跨境貿易提供便捷服務。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臺,支持在本行政區域內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展覽、賽事等活動,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境外參展、產品國際認證、申請境外專利和商標國際注冊等活動。

 

第六章  支撐保障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

 

優化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老舊小區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以及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結合電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整車企業牽頭制定行業性充換電標準。

 

省內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應當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鼓勵自用、專用充換電基礎設施接入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

 

鼓勵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建設集油、氣、氫、電等多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優先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納入相關城市道路規劃,結合需要配套建設、完善智能網聯汽車通用的通信設施、感知設施、計算設施等車路協同基礎設施,促進智能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鼓勵開放共享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的數據信息、通信網絡等資源,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的數據除外。

 

車路協同基礎設施中涉及通信技術的設施設備應當按規定取得國家工信部門的入網認證,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設施設備應當按照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或者要求取得可靠性認證報告。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和保障制度,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隊伍建設,暢通引進綠色通道。

 

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編制行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引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服務機構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鼓勵招引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落戶安徽創新創業。

 

加強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建設,建立動態調整高校學科專業和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更好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發展需求。

 

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團隊及其創新創業項目,并在項目申報、科研活動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三十九條  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汽車產業金融支行、特色事業部及專業團隊等特色機構,建立適應汽車行業特點的產品創新、信貸管理和專業化評審等機制,降低準入門檻,提高審批效率,滿足汽車生產、經營、消費等各環節的融資需求。

 

建立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開展梯度培育和精準對接,推動汽車領域企業上市掛牌。

 

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應當納入全省政銀擔業務體系。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用水、用電、用氣、用地需求,統籌用好能耗指標、排放容量、用地指標。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新能源汽車消防安全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醇醚等非石油燃料汽車的發展,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新婚少妇无套内谢国语播放|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综合aa系列|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的视频|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公粗一晚六次挺进我密道视频 | 亚洲丁香五月天缴情综合| 男男无码sm调教gv|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60老熟女多次高潮露脸视频|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 宅宅少妇无码| 妓女爽爽爽爽爽妓女8888|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白丝喷水娇喘视频| 顶级欧美熟妇高潮xxxxx|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欧洲吸奶大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日|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高潮喷水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