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促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出臺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3-14 點擊:次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萬秋生介紹,《衡水市促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既聚焦短期目標又布局長期戰略,覆蓋了產業發展的全鏈條,明確了十五項重點任務。
在產業招商方面,編制產業招商和資源要素圖譜,大力開展產業集群專題招商活動,力爭引進更多省外優質產業項目。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產業集群年內都將舉辦招商活動,引進省外企業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產業項目350個以上,在30—10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上實現突破。
在科研創新方面,推廣實施“眾籌科研”項目,在安平絲網、景縣橡塑管業等4個產業集群開展試點,探索具有衡水特色的“共投、共研、共擔、共贏”的眾籌科研新模式、新路徑。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建設高能級創新載體,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家以上、市級10家以上。此外,通過打造“設計 + 產業鏈”新模式,推動工業設計與品牌、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向創新化、多元化和體驗化方向邁進,年內培育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國家級1家。
在產業發展模式創新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加力推進“共享智造”,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共享工廠、共享車間,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年內建設5家以上。積極推動企業“智改數轉”,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鼓勵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數字化賦能,培訓服務集群企業1000家以上,打造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提升產業整體智能化水平。
在產業布局與融資支持方面,實施產業集群“入區入園”行動,推動園區擴區提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上市融資,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有效盤活存量資產,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加強產業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確保在全省率先完成“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
在品牌建設與綠色發展方面,深入挖掘縣域特色產業的獨特價值和特色,分期分批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培育綠色發展領軍企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綠色工廠,年內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以上、省級10家以上,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以上。
在開放合作與行業協會作用方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貿易,加強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引育和產業園區建設。每個縣市區引進或培育1—2家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建設市級示范性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支持工業企業“走出去”,舉辦重點產品推介專場10場次以上,組織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每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成立行業協會,實現“9 + 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一個產業、一個協會”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