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3 點擊:次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來,鄭州高新區搶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難得機遇,緊緊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申報和建設,聚集創新資源、完善創新載體、打造服務平臺、健全投融資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強力推進北斗云谷建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著力優化創新環境
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新區著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今年先后申報并獲批了科技部國家首批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區域、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部地區培育中小企業創新集群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工程。同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申報工作進展順利,近期有望獲國家批準。在今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考評中,我區在全國145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由第18位提升至第16位,其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排名第10位。
(二)不斷聚集創新資源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超硬材料磨具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7月獲批建設,我區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5家。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今年3月掛牌,半年來運行良好,信息工程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已經簽約完成,產業技術研究院數量達到3家。今年專利申報量突破5000件,累計申請專利24000余件,且發明專利申報量占全部專利申報量比重比達到3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20%,均位居全市各縣區第一。今年完成科技成果轉化230余項,累計轉化科技成果5230余項,新獲批35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累計獲批517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
(三)強力建設進創新載體
1、大力引進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
高新區今年以來,先后引進金源、UFO、星火、騰訊網絡游戲、鄭州創客、中科創星、上海初創未來、中航聯創等13家眾創空間。累計入孵項目180余項,孵化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其中1家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6家申報省級眾創空間,3家被批準為省級眾創空間。
2、構建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
新引進和建設了動漫創意公共服務平臺、廣電計量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藍海檢驗平臺、廣告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軟件研發應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物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等一批服務于主導產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正在推進與信大合作建設北斗導航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3、大力推進創新創業綜合體建設
今年建設大學科技園和智能裝備制造2個創新創業綜合體。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綜合體已建成40萬平米的孵化面積,產業定位為電子信息、科技服務業,已引進科技型企業200余家。智能裝備制造創新創業綜合體已建成15萬平米的孵化面積,產業定位為北斗及相關產業、機器人產業,已引進科技型企業30余家。創新創業綜合體建設前三季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四)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1、出臺政策激發創新活力
今年出臺了《關于支持科技創新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等涵蓋涉及人才、孵化、科技平臺、企業培育、科技金融等五大塊內容的創新創業扶持獎勵政策,支持力度為歷年之最。管委會財政投資5000萬元作為引導資金,鼓勵區內創投機構、高校院所、領軍企業等參與,設立5億元的“自主創新投資基金”,基金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管理和運作。對各類創新載體被認定為省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的,給予50-200萬元獎勵;對當年經認定的市級以上技術轉移機構給予10-100資金獎勵;對經認定的省級以上創業服務平臺給予50-100萬元獎勵。
2、推行“三證合一”
今年以來,高新區為新辦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零租金、無場地”注冊服務,并代辦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行政審批事項。建立“一址多照”集中注冊場地,推行“三證合一”。鼓勵新辦科技型中小企業,對新注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當年進入高新區“四上企業庫”的,給予企業10-20萬元獎勵。
(五)大力培育創新產業
今年以來,高新區科技型企業超過3000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家,新注冊企業數激增800余家。
新增2家上市公司,思維自動化登陸上海主板,光力科技登陸創業板。“新三板”掛牌成績斐然,目前掛牌企業總數為48家,占全市的65%,全省的近30%,預計年底前可達到50家。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共建路演中心已開展11期預路演活動,參加預路演企業達到70家。
目前,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威科姆公司為代表的北斗導航產業、以新開普公司為代表的物聯網產業、以日立信公司為代表的智能電網產業、以信安通信公司為代表的網絡安全產業等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創新資源聚集、創新載體豐富、創新平臺完善、投融資體系健全的創新集群。
(六)全面強化創新支撐
一是大棚戶區改造村莊拆遷基本全部完成,安置房建設全面開工。全年完成全區剩余的7個行政村約680萬平方米的拆遷,全區安置房年底前可開工在建110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30億元。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城市承載能力大幅提升。道路建設方面,紅瑞路、春藤路等14條道路基本完工。綠化和生態廊道建設方面,天健湖公園基本完工,錦和公園等公園建設正加快推進。水電氣暖配套建設方面,新增供暖入網面積400萬平方米;新建供熱管網70公里、供水管網55公里。三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推進,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對全區81個工地采取了圍檔、覆蓋、灑水、綠化、硬化等措施,嚴格按照6個100%標準要求進行了整治,施工揚塵得到較好控制,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二、明年及“十三五”期間發展思路
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啟動之年,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迅猛發展之年,是建設千億科技城、打造北斗云谷的關鍵之年。“十三五”期間,鄭州高新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科技城、打造北斗云谷為使命,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以實現全域城市化和建成六星級產業集聚區為目標,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打造北斗云谷國家級品牌為抓手,聚集創新要素,集成創新優勢,提升創新平臺,壯大產業集群,使鄭州高新區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在省、市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支撐、帶動和引領作用。
(一)主要指標
1.經濟增長指標。“十三五”期間,營業總收入增速保持15%左右;財稅收入增速保持20%左右;建成10個百億元產業園區。
2.產業發展及企業培育指標。到2020年,電子信息主導產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累計培育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600家以上;上市和掛牌企業100家以上,上市優勢更加明顯,著力打造中部地區上市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3.創新驅動與產業優化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遞增15%左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遞增20%左右,科技服務業占比達到40%;R&D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7%,萬人擁有發明專利授權數100件;新建市級以上研發機構200個,引進共建國內外研發機構3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突破90%。
4.其他指標。建成區面積擴大一倍,智慧城區建設完成,配套城市建設完善,萬元GDP能耗下降15%;城區綠化率達到40%以上;污水處理率100%,垃圾無害化處理100%。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發展同步提升,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二)重點任務
1、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國家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于高新區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創新引擎、實施創新驅動,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遇。今年以來,高新區始終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為重點,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大力建設創新創業載體、完善創新創業體系、優化創新創業環境、聚集創新創業人才,全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申建工作。力爭到2020年,將高新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和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高地,中原經濟區科技創新極。
2、打造國家北斗產品研發應用示范區
依托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北斗技術創新源優勢,建設集“孵化+加速+北斗制造”為一體的鄭州北斗產業園,圍繞北斗導航產業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掛牌1家,謀劃1家。軍民融合信息技術研究院掛牌,引進1家國家級科研院所:圍繞北斗導航技術,引進中科院系統的一家科研院所。打造北斗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形成北斗研發、產業化和應用體系,打造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北斗產品研發應用示范區。
3、打造科教融合發展示范區
充分發揮區內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高校及鄭州機械研究所、中鐵隧道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創新政策,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大學生、科研人員自主創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在高新區實現就地產業化,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與高新區企業在技術支持方面進行合作,著力構建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對接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為中西部地區科教融合發展提供示范。
4、打造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示范區
探索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模式,支持科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多元化融資,解決科技型企業資金問題。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產業引導投資、風險投資、貸款擔保、私募股權投資、科技銀行等相關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融資渠道;依托著力高新區“新三板”掛牌服務協會作用,構建完善的企業上市和新三板掛牌服務體系;打造成中部地區科技金融機構集聚度最高,科技金融產品和融資渠道最豐富,科技投資最活躍,融資和上市服務體系最完善的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示范區。
5、打造體制機制創新示范區
圍繞全面激發個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的創新活力的目標,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創新體制機制,力求在人事管理、科技成果轉化轉移、企業融資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先行先試一批重大政策措施,調動廣大干部群眾創新創業激情,為中西部地區體制機制改革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