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多美?西海岸發布三年建設發展行動計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06 點擊:次
青島西海岸新區近日制定發布了新區建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根據計劃,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叫響建設軍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麗新區“行動口號”,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小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精美城市建設、社會治理創新、民生福祉改善等“六大行動”,打造“活力新區”、“實力新區”、“魅力新區”。
計劃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統籌海洋經濟與陸域經濟、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堅定不移抓好發展、改革、穩定、黨建“四條主線”為指導思想,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美麗新區。
計劃提出,西海岸新區將堅持理念為魂、堅持穩中求進、堅持高點站位、先行先試四項“基本原則”。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協調為內在要求、綠色為必要條件、開放為必由之路、共享為本質要求,走出一條符合中央和省市要求、體現時代特征、具有新區特色的發展之路,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干出新區速度、調出新區質量、創出新區標準、推出新區品牌,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提升輻射帶動力,擔當新使命,實現新作為。
計劃將秉承國家和省市賦予新區的發展定位——“一個主題、兩大戰略、三大任務”。“一個主題”,即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兩大戰略”,即承接海洋強國戰略、軍民融合戰略;“三大任務”,即在全國擔當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在全省擔當對外開放橋頭堡、在全市擔當創新發展排頭兵。以承接新戰略,踐行新理念,培育新產業,建設新城區為發展思路,實施海洋戰略,率先藍色跨越,建設美麗新區。
計劃提出了三年發展目標:到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左右;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9%;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服務業比重達到55%;全面完成生態環境質量各項約束性指標。
計劃提出,新區將形成一核雙港、十區聯動;生態基底、軸帶貫通;組團發展、產城相融的發展布局。重點實施“六大戰略”,即創新驅動、開放帶動、文化引領、人才支撐、生態優先、轉型發展戰略。聚焦“六個重在”、彰顯“六個之美”,即重在增強經濟活力,彰顯活力之美;重在發展功能園區,彰顯融合之美;重在夯實基層基礎,彰顯協調之美;重在提升城市品質,彰顯品質之美;重在實施文化引領,彰顯人文之美;重在促進社會和諧,彰顯和諧之美。
計劃強調,新區將實施“六大行動”,叫響“行動口號”:建設軍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麗新區。
“六大行動”打造“活力新區、實力新區、魅力新區”
新區建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了六大重點行動:新舊動能轉換行動、產業小鎮建設行動、體制機制創新行動、精美城市建設行動、社會治理創新行動、民生福祉改善行動。
打造動能轉換引領區
新區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促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深入開展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打造動能轉換引領區。
新區將充分發揮產業聯盟作用,創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屬地服務“三位一體”的行業共治模式,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六大支柱產業,推動航運物流向高端物流業態轉型,船舶海工向特種船舶、深遠海裝備轉型,家電電子向電子核心產業轉型,汽車制造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機械裝備向智能裝備制造轉型,滾動實施100個工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項目,形成家電電子、機械裝備、石油化工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汽車制造、船舶海工、航運物流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
新區將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采取引進、嫁接、裂變等模式,重點培育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度假、國際會展等新興產業,引進培育一批領先全國的產業項目,打造生態型、智能型、服務型、融合型的新興產業集群。
新區將依托陸海統籌、軍民融合、城鄉一體的獨特條件,著力發展港口貿易、海洋生物、軍民融合、影視文化、跨境電商、高新農業等特色產業。延伸完善提升12個特色小鎮品質。推進品牌興區,加大“瑯琊榜”系列品牌推廣力度,打響“品牌西海岸·品味新瑯琊”區域名片,創建國家級知名品牌示范區。推進質量立區,實施明星企業培育工程,培育100家明星企業。
新區將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企業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4%以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大力弘揚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雙向開放。高標準建成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永久性會址,持續擴大黃島論壇的國際影響力,塑造“南有博鰲、北有黃島”品牌;高水平舉辦青島國際啤酒節、歐盟音樂節、電影金鳳凰獎頒獎典禮、中國電影交易博覽會等高端節會,打造世界級的啤酒之城、音樂之島、影視之都。促進前灣港與董家口港聯動發展、向樞紐港轉型,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加快外貿優化升級,擴大影視、教育、醫療、金融等服務領域開放,提升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外向型企業。
新區將實行“引進一個院所、配上一套班子、全力服務推進”,加快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11個高校項目落地,引進建設10個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科研院所。加快國家級引智示范區、省級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引進緊缺人才、領軍人才、頂尖人才,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加強企業家隊伍和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全區人才總量達到60萬人,構建結構優化、層次豐富、支撐有力的人才保障體系。
新區將充分發揮十大功能區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的主力軍、主戰場、主陣地作用。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轉型區、打造國家級智能化園區;前灣保稅港區著力建設國際化的物流中心、自貿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董家口經濟區著力建設第四代港口、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中德生態園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古鎮口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靈山灣影視文化區建成東方影都、建設中國數都;國際旅游度假區打造黃金海岸、啤酒新城;海洋高新區建設海洋新興產業園、中央活力區;現代農業示范區著力培育農業莊園等現代農業新業態,創建國家級農業高新區;交通商務區建設融綜合交通、高端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綜合客運樞紐,形成帶動新區西部發展的新引擎。
高標準啟動產業小鎮建設
新區以現代產業體系為驅動、多元功能復合共生為發展特點,提供產業轉型升級和人口居住新載體,增添城市建設發展新動能,打造大功能區建設發展新節點。精心編制產業小鎮規劃和設計方案,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合理布局核心產業集群與配套產業、配套商業。
產業小鎮用地控制在3平方公里以內,產業類建筑面積不低于項目總建筑面積的60%,建設用地投資強度670萬元/畝。理念為導,踐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和產城融合、低碳環保新理念,充分應用新材料、新技術。產業為根,結合實際做好產業的選擇和布局,重點發展科技、文化、體育、金融、健康、旅游等無污染新型高端高新產業。生態為本,推行“綠強度”指標體系,運用分布式能源、被動屋等新技術,綠色出行比例不小于70%,綠色建筑達到二星級標準以上,著力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文化為魂,根據不同產業類別融入主題鮮明的文化元素,實現環境美、文化美、人文美的有機統一,提升產業小鎮品位格調。基礎為要,按照綠色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建設便捷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標準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
突出重點項目建設。三年內,基本建成東方文化小鎮、音樂小鎮、文化藝術小鎮、科普文旅小鎮、創意設計小鎮、養生小鎮、健康小鎮、電競小鎮、地鐵小鎮、財富小鎮、金融基金小鎮、國際合作小鎮、國際冰上運動小鎮、國防軍事文化體驗小鎮等重點產業小鎮。
強化政策支持。對產業小鎮建設在規劃、土地、科技、金融、產業、政務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動資金、信息、人才等要素加速集聚。規劃政策方面,適應產業發展綜合性、多樣性的要求,推行“一地多用”模式。產業政策方面,對產業小鎮鼓勵發展的高端高新產業,按照新區產業及人才政策予以獎勵扶持;鼓勵引進高端人才團隊和國際領先高端產業項目并給予扶持。
擔當全國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
堅持問題導向、市場導向、發展導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出一批示范性、牽引性、突破性改革舉措,擔當全國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
推進投資服務便利化。圍繞從市場準入、項目施工、建成投產、發展壯大直至企業破產的全生命周期,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開展“多證合一”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探索實施“證照分離”,推行“四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推進規劃建設許可便利化,全面推行規劃“公告許可制”、施工“彈性許可”等改革,推行區域化整體環評等評估評審。推進貿易便利化,在國家級開放園區率先復制自貿試驗區經驗。推進企業破產便利化,實施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
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深化資源、資金、技術等要素市場配置改革。創新旅游管理體制,整合旅游資源,爭創國家5A級景區,建設世界級濱海度假目的地。推進國企分類分級改革,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和市場競爭力。完善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政策,培育一批實力強勁的民營企業。籌建新區國有銀行和民營銀行,設立城市發展基金,推行PPP等投融資模式。深化國家級土地管理改革綜合試點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
推進營商環境國際化。建立符合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聘請第三方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創新,形成親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建設品質、綠色、智慧、人文之城
新區將踐行產城融合理念,堅持國際一流水準,建設大氣洋氣、時尚魅力新城區,建設品質、綠色、智慧、人文之城。
全面提升城市內在品質,打造城市設計新標桿、城市建設新典范、城市管理新樣板。堅持精心規劃,全面實施城市總體規劃,推進“多規合一”;發揮新區研究院在規劃建設、城市發展的智力支撐作用,探索新區發展規律、方向、途徑等重大戰略問題。優化空間發展結構,按照產城融合的思路,構建“主城區-城市組團-特色鎮街”新型城鎮化格局。以靈山灣群為依托打造西部灣城,加快建設靈山灣影視城、古鎮口海軍城、董家口新港城等城市組團。堅持精品建設,對標先進城市建設標準,優化商務樓宇服務設施配套,引進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實施城市標識國際化改造,推進城市功能國際化,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堅持精細管理,深化城管體制機制創新,推進重心下移,實現管理長效化、規范化,讓城市更加整潔有序。
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實施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鞏固提升城市綠化、亮化、美化成效,綠化覆蓋率達到50%。深入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近岸受損海域修復率95%以上。倡導低碳綠色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廣新能源汽車和被動屋技術,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打造城市綠道系統。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萬元GDP能耗控制在0.37噸標準煤以內、水耗控制在110噸以內,工業用水復用率達到95%。
深入推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加強智慧管理與服務,在城市公共信息平臺、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智慧綜合交通、智慧電網、智慧泛能網、智慧社區等重點領域開展智慧應用建設,提高城市智能運行能力和政府精準治理能力。以青島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平臺,以慧與大數據中心為龍頭,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項目為骨干,以政策為導向,以社會治理為切入點,以重點行業為突破口,搶占大數據產業發展制高點,帶動智慧產業發展,促進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