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國家高新區江南科技產業園 以“智能終端產業轉移”為抓手 強力推進園區改革創新工作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15 點擊:次
去年底以來,園區以承接深圳終端產業轉移為抓手,加大在產業結構調整、項目招引、安商親商等方面的改革力度,用改革推動園區深度轉型,進而提升發展質量。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園區在打造產業集群高地的過程中,推出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力度,讓經濟增長引擎更新換代,讓轉型升級進程不斷加快。針對過去產業特色不明,“低、小、散、亂”現象突出問題,園區先后兩次調整產業發展規劃,由箱包皮具、制衣紡織和新型建材到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箱包皮具最后調整到醫藥康健、節能環保、現代商貿和科技服務四大主導產業。
2017年,根據自身定位和發展規律,園區圍繞打造經濟新的核心競爭力再次做起“加減法”,一方面把智能終端產業作為園區新的重點產業發展集群進行打造,組建智能終端產業園,加快智能終端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淘汰箱包皮具、制衣輕紡等低端產業,積極引導產能落后、經營困難的企業有序退出。
加大招商引資改革。在招引環節,園區不再盲目引進項目,變“廣撒網”為招大引強,堅定不移走出去,圍繞智能終端產業招大商。管委會主要領導帶頭、干部職工全員動員,分批次堅守在深圳“精準”招商,招商小組每人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7天,集中力量引進稅收貢獻大、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智能終端產業項目,推進園區主導產業向綠色、高端方向提升發展。同時,加強與區投促局和區級各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在談招商項目的調度和統計,對新簽約項目按照產業進行分類,及時制定企業落地幫扶措施。今年,成功簽約智能終端企業15家,投資總額53億元,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00億元,五年總產值可達500億元。
強化措施保障。改變過去土地等資產出讓的招商形式,采取集中建設標準廠房,實行智能終端招商企業輕資產入駐,加快企業投產進度。3月以來,園區加大與興陽集團、區規劃分局等單位通力合作,加快土地出讓、廠房設計、進場施工等工作,確保一期112畝12幢16萬㎡廠房在6月完工,二期廠房在9月完工。
在加快智能終端標準廠房建設的同時,致力于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始終如一地嚴格執行“招商、安商、親商、富商”的工作制度,落實“五個一線工作法”和項目倒排工期法,加大對落地項目的包扶力度;完善住房、創業等保障政策和激勵機制,天遠廣場3000平方米“雙創空間”和園區180套專家人才公寓正在加快建設,年底前將建成投用。
下一步,園區將進一步抓好產業的布局和規劃,深化企業改革,用科技的力量實現園區的轉型升級,創新機制引進更多人才,讓園區的發展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