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當后盾,濟寧高新區探索特色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16 點擊:次
圍繞“建設有全國影響力的圣地智谷”戰略目標,濟寧高新區從“智”入手拓展、實化、豐富內涵,實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庫人才、智成文化、智理服務“五大工程”,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探索具有濟寧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服務一條龍企業拎包入住園區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新興產業先導區。實施共生、吟龍、基石“三大計劃”,構建規劃、政策、招商、園區、平臺、協會、展會、服務“八位一體”產業組織模式,把園區作為資源配置的主陣地,拉開“一區多園”布局,濟寧高新區正加快推進國家檢測檢驗示范區、綜合保稅區、大數據產業園、安全產業園、人力資源產業園等13個專業園區實體化運營,為企業拎包入住提供空間。發揮好惠普、甲骨文、軟通動力等大項目帶動效應,集中兵力主攻華為、IBM等新項目,吸引和培育關聯企業集群式布局,加快打造全省全國信息產業“新硅谷”。
實施智慧城市工程,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以蓼河、海川路、崇文大道三軸線,加快建設濟寧復合中心,拉開再建一個科技新城的大幕,通過系統布局教育、商務、購物、金融、健身、休閑、娛樂、交通等功能設施,讓產業更加依附于城市,讓城市功能更好地服務于產業。突出宜居功能配套,印象·吟龍灣商業街、濟寧海達行知學校、濟寧孔子國際學校、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區院區等紛紛投入使用,市民切實感到宜居宜業,成為人居環境最適宜的區域。
實施智庫人才工程,打造人才改革示范區。以人才作為創新第一資源,推進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國家人力資源產業園,啟動建設在濟寧為世界的“圣地智庫”。實施更具競爭力的人才集聚制度,通過建設圣地智家公寓等,匯集金領、白領、藍領、灰領等多層次人才,使高新區成為濟客的首選創業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開放新平臺聯合審批全市先行實施智成文化工程,打造雙創發展引領區。加快構建企業主導的創新機制,比如以如意國家級紡紗工程技術中心、泰豐液壓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山推股份國家單項冠軍培育企業以及泰豐液壓、博特精工國家工業強基工程等系列“國字號”重大創新平臺為紐帶,加快組建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拓展提升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省激光研究所、惠普產業基地、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合作領域,引進大院大所大校,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
推動行業公共平臺開放運營,新建3D打印創新中心、軟件檢測、信息安全等創新服務功能型平臺,為創新創業提供多方位的軟硬件環境支撐。抓好創業濟寧·高新區引領行動,從孵化小微企業到向前“選苗”和向后“造林”延伸,濟寧高新區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體系,實現從科技項目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培育。
實施智理服務工程,打造體制創新先行區。變過去“接力棒”式審批為“齊頭并進”式審批,爭創全市聯合行政審批試驗先行區,塑造高新特快品牌。實施“待辦手續大起底”行動,建立健全產業聯席會議制度、土地運營會等會商會辦平臺,想法設法為服務主體創造方便。通過構建園區服務企業、機關服務基層、街道服務百姓管理模式,建立一個部門管執法、一個平臺找資源、一個大廳辦手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