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高新區:政策服務加溫 讓創新創業化蛹為蝶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8-04 點擊:次
濱海高新網訊 通過全省最大面積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臨沂高新區以政策科學化、服務體系化和孵化平臺鏈條化,為入駐者創新創業提供了成功“出殼”、站穩腳跟的良好環境,涌現出諸多佼佼者。
政策科學化 鼓勵引導創新
一年多前入駐臨沂應用科學城之始,山東阿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只有6個人,現在則增加到210人,并且成長為商務部智慧物流示范企業、山東省物流與采購行業綜合實力50強。“企業旗下的快托網已成為國內目前最大的物流交易平臺之一,2016年平臺交易額達18億元,日代收貨款發放達到了3000萬元。”公司總經理周紀念認為,這里有讓創新創業者練好內功的良好政策環境。
聚集創新力量,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臨沂高新區擁有全省面積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共計100萬平方米,目前使用率為70%,在孵企業300多家。“不能全部填滿,要為新舊動能轉換留出空間。”臨沂高新區科技局局長徐芳說,高新區的宗旨是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區域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凡是不符合目標定位的已駐老企業、新申請項目,即便能給我們帶來租金、稅收也一律清理或拒絕。”現在入駐的主要是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五大產業類。以此為依托,臨沂高新區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院所的聯系對接,合作共建先進制造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新型產業技術創新組織,設立境外研發生產機構,承擔國際科技項目,大力引入高端創新資源,搶占行業研發高地。
建立鼓勵機制,激發創新熱情。設立了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孵化器發展種子基金和戰略人才引進基金等扶持政策,專項用于創新創業項目和人才的引進、培養、獎勵。“無論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請高新技術專利、開發新的科研項目、引進高端科研人才,還是申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只要成功了,高新區都會給予補貼獎勵。”周紀念說, 政府的鼓勵在企業低迷期尤其重要,使企業堅定了創新創業信心。
“在項目立項、人才申報上,高新區提供了充分的資源條件。”山東翰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振峰說,申報科研項目、申請創新創業人才,在這里能得到更大空間、更暢通的渠道、更多的資助,使企業以高端項目、高端人才為支撐,具備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引導研發投入,積極產出創新成果。“高新區管委會每年都拿出兩千萬元,1000萬引導和支持企業研發投入,1000萬元獎勵高新技術成果。”徐芳介紹說,在政府財力一直緊張情況下能依然向其保持傾斜,實屬不易。包括政府和企業在內,臨沂高新區去年的研發投入占GDP的5.89%,位列全市第一。目前,高新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650多項,承擔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20多項。
服務體系化 解憂普惠
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的山東衛康生物公司入駐高新區孵化、創業之初,迫切希望與海洋生物科研機構合作,引進高端人才。“由于是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對方根本不相信我們。”公司副總裁王玉平說,關鍵時刻,高新區管委會領導與企業一同去“敲門”、推介,最終首先引來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與之合作,此后通過管委會牽線搭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高端學者紛至沓來,目前已經擁有四大省級研發平臺,公司員工1280多人,去年繳稅達3000萬。“我們最初幾個創業者都是從沂蒙山區農村出來的,能買上房子、娶上媳婦就很滿足了。做夢也沒想到現在能發展到這么大規模。” 王玉平說,高新區一系列暖心、到位的服務幫助創業者實現了夢想。
臨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軍說,在自身發展應具備的各種基本要素上,前來孵化的企業尚不完善,存在簡單粗放問題,高新區為此建立了完整有效的服務機制。
免費創業培訓,涵蓋所有基本要素。內部管理、市場開拓、產學研合作以及文化建設、法律知識等基本要素,是孵化階段企業所欠缺的,圍繞這些問題,高新區前后請來30多家中介機構,對入駐企業分門別類進行免費培訓。“針對電子信息企業,高新區每個周四、周六都組織培訓。”周紀念介紹。
提供創業導師,讓初創企業少走彎路。高新區請來成功創業的企業家和一些專家教授,或定期舉行集體講座,或一對一指導,對新駐創業者進行幫扶,“我們不僅培育創新型的企業,還要培育創新型的企業家。”張軍說,請來的創業導師都有從孵化到畢業的創業歷程,實戰豐富經驗,很好發揮了導師作用。
提供政策落地服務,使改革紅利普惠。每當有國家的相關改革新政策尤其是扶持、優惠、獎勵文件出臺,高新區都組織企業進行傳達、解讀,同時進行操作輔導,引導企業與政策對接,準確把握機會,及時調整、申報項目。此外,每年都把國家、本省、本市和高新區等各個層面的當年相關政策匯編成書,免費提供。“國家一有扶持政策出臺,高新區不但第一時間傳達給企業,而且告訴我們企業哪個項目符合政策、國家會如何扶持、企業該如何參與。一個企業都不落下、一個事項都不遺漏。”王玉平介紹說。
提供融資服務,解企業燃眉之急。由高新區高創中心、應用科學城出面組織,每年定期舉辦項目路演會,展示孵化企業的高新技術項目,吸引社會資本進行股權投資,使企業既降低了融資成本,也成功獲得了所需資金,其中,翔鴻電子得到了2000萬天使基金。
除此之外,為了讓企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創新創業上,涉及企業各種社會性事務都由高新區相關部門出面處理,使企業從不為這些事操心、擔心。
孵化平臺鏈條化 讓企業“出殼”站穩
智慧蜂無人機公司主要研發各種類型的工業應用無人機,2013年入駐臨沂高新區科技孵化器。“我在美國留學期間擅長導航控制系統研究,回國創業曾在國內多個大城市進行相關產品研發,但最終轉移到這里落腳,是看中了所配套的生產載體及其基本設施。所在的這個樓設計很合理,7-9樓是研發辦公室,1-6樓是中試車間,可以進行產品試生產,最終規模投產、進入市場。非常適合初創階段的小企業。一些美國朋友聽說我在這里的情況開始還不信,前來目睹后不禁贊嘆,你們的政府給了這么好的條件,在美國怎么可能呢。”公司董事長毛有斌介紹說,入駐孵化三年多來,從當初兩個人到現在發展到40多人,從拎著自主知識產權的“圖紙”,到目前無人機產品銷售額達到800萬,歸功于這里提供了從研發到生產的鏈條式孵化平臺
張軍介紹說,園區設計之初就明確,粗放型的科技型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空間,就打造什么樣的空間,對與毛有斌一樣帶著高新技術項目前來孵化的科技企業來說,中試車間縮短了產品調試周期,降低了創業成本。“他們經過試生產實驗后,才能發現科研成果轉換后的實際產品到底能否站穩,經過不斷改進,最終正式生產、投入市場。中試車間是他們從孵化到加速直至成熟之間必備的過渡載體。”張軍說,各個中試車間500至1000平米左右,租金不高、面積適中,很適合規模不大的科技類孵化企業。目前,中試車間占整個孵化器面積的三分之一,對創新創業者有強烈的吸附“磁力”,需求量很大,與其他一些地方相比,這是臨沂高新區孵化器的一大優勢。
“我們準備在再建一個90萬平方米的產業加速器,使孵化器里畢業的企業就地產業化。”臨沂市政府黨組成員,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紀民說,臨沂高新區將進一步拓展項目培育鏈條,加快形成”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全鏈條孵化體系,讓更多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