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區奮力譜寫“三區一城”建設新篇章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08 點擊:次
2017年,南昌高新區在“三區一城”建設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一年來,這里發生的每一次改變,大到億元產業項目落戶,小到民生事業發展,都擲地有聲;
一年來,這里產生的每一項創新,從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到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都富有活力;
一年來,這里實現的每一個突破,從無到有,從舊到新,都獨具魅力。
回顧南昌高新區的這一年,這片散發出強大實力、魅力和潛力的熱土,正以綠色崛起為理念,奮力書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帶動區、科技創新的示范引領區、綠色崛起的樣板先行區和現代化生態科技新城”建設新篇章。
天道酬勤,日新月異。今日的南昌高新區正疾走迅跑,奏響了激昂樂章,讓夢想與現實的距離越來越近。
這一年
高新區招大引強群英薈萃
在偌大的現代化車間里,四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上,身著靜電服的工人正在有序工作……日前,記者走進高新區南昌振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過渡廠房二樓貼片車間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2017年3月份簽約落戶,6月份高新區就為我們找到過渡廠房,9月8日開始投產,如此高效率源于高新區的‘重資本、輕資產’招商模式。”該公司副總經理吳國強介紹。記者了解到,南昌振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下屬企業,擁有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具備國內位居前列的芯片設計和制造能力。
這只是高新區招大引強的一個縮影。
2017年是高新區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該區不斷瞄準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瞄準科技創新推廣“重資本、輕資產”招商模式,實現了招大引強的“提速快跑”,一批“高、精、尖”項目陸續落戶。數據顯示,去年全區引進億元以上新簽約項目100個,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80%以上。
在項目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高新區引進項目的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新引進的重大項目大部分是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或某些細分領域的領袖企業。短短的一年,該區實現了國內ODM行業前五強齊聚,配套企業搶灘入駐的喜人局面,迅速確立了自己在全國移動智能終端產業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區還成功引進了上市公司深圳兆馳、蘇州新納晶、深圳卓翼和央企中國電子信息集團旗下合肥藍光等芯片行業翹楚,以及實現了南昌MOCVD自主研發并量產,打破國際壟斷,使高新區成為全國唯一的一個擁有LED全自主知識產權產業鏈的開發區。
一個個大項目的進駐、一筆筆大投資的到位推動高新區產業發展高歌猛進。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統計顯示,南昌高新區在全國157家高新區排名升至第40位,比上一年度提升9位。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大幅度”增長,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3%;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6.85億元,增長13.5%;工業投資253.99億元,增長29.4%;財政總收入86.9億元,增長12.6%。全區企業總數達到6000余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上市公司總數占全省近1/3。
這一年
高新區項目建設全面爆發
項目做引擎,發展有后勁。
2017年,高新區大力推進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堅持項目優先,一個個搶工期、抓進度、保目標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一幅幅振奮人心的畫面在這個科技新城鋪展開來。
1月4日,記者來到南昌高新未來科技園項目施工現場,雖然當天氣溫只有5攝氏度,但4000多名工人依然忙得熱火朝天,一座座標準廠房已見雛形。2017年3月,高新區落實“重資本、輕資產”招商政策,啟動了百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為筑巢引鳳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100萬平方米廠房的建設分為三個基地,第一個是光電產業基地,聚集了與德、美晨、龍旗、華視等大批手機生產廠家;第二個區域是科技創新基地,諾思項目和天津大學半導體項目成功落戶高新區;第三個是打造醫藥研究新的基地,尚華醫藥等龍頭企業強勢入駐。按照全區計劃,3年300萬平方米的廠房建設,2017年完成100萬平方米,2018年要完成的100萬平方米也已經落地了。”高新區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戴暉介紹。
一年來,高新區為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城市建管升級和惠民便民做實,啟動了氣勢磅礴的“大建設”計劃。全區同時在建的廠房、農民還建房、基礎設施工地共計100多個,2000多臺大型工程設備、100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這些工地上緊張地忙碌著。僅僅在工業項目方面,2017年,該區啟動了總投資約188億元、總面積189萬平米的廠房建設。截至目前,這些工業廠房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建設,并已經完成建設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為產業項目落地打下了扎實基礎。
百個工地在有序建設,千臺大型設備在高速運作,萬名施工人員在安全施工,百萬平方米廠房正拔地而起,高新區項目建設迎來“大爆發”!
這一年
高新區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創新引領發展,發展才有未來。
走進位于南昌高新區的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里繼“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之后,又在黃光、綠光、紅光、下一代無熒光粉LED照明以及新型MOCVD高端裝備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工程中心研發的黃光LED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1.5%,遠高于國外公開報道或可查詢到的最高水平(9.63%)。
2017年,高新區持續圍繞創新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體制創新,收獲了一個個“新突破”。該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全省領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首次突破200家,創歷年之最;除了硅襯底LED技術一舉填補江西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外,該區還先后誕生了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為了讓創業團隊能夠在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城安心創業,高新區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計劃三年安排5億元用于推動眾創空間建設,場地維護、共享技術平臺建設搭建、創業培訓、專家及創業導師引進、信息化建設等。同時,該區在南昌大學國家科技城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不僅可以為創業團隊提供工商、稅務等傳統服務,還引進了螞蟻眾投、漢天資本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為創業團隊及企業提供人才、融資、知識產權等全方位的服務。
好平臺、好服務繪就美好藍圖。如今,該區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26個,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個、院士工作站10個、博士后工作站17個,擁有17個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6個協同創新體、4個國家級孵化器以及4個國家大學科技園。
一年來,高新區收獲了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全區專利申請量累計首次突破1萬件,在全省保持第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首次突破200家,創歷年之最。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5%提升到2.7%。大學科技城建設快速推進,新入駐企業200余家,核心區已引進企業和團隊4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30家,高新區“雙創”的品牌和生態圈已經初步形成。出臺人才引進扶持政策,形成院士工作站專項資助、高層次人才創新補助、企業招工給予招聘補貼的一整套完整的人才政策體系,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萬人計劃”和“國家杰出青年”各1名,“千人計劃”3名。
隨著高新區先后獲得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留學報國江西南昌基地等一系列“國字號”金字招牌,這里的人才總量更是突破了9萬余人,成為全省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集聚區。
這一年
高新區產城融合綠色崛起
走進美麗的艾溪湖濕地公園,看到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畫卷,這是一個寧靜純粹的綠色空間,更是一塊喧囂都市中難能可貴的生態樣板。
2017年,圍繞天然湖泊,高新區一方面致力湖泊保護,一方面以“生態”為招商品牌,吸引了一大批世界500強、央企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客商聞綠而來,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高新區從空間形態入手,高標準規劃建設了航空城、大學城、未來科技城、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藥創新園、國際軟件園,以及生態休閑區和生活配套功能區,形成了集中連片的專業化產業園區和布局科學的城市生態圈,走出了一條“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之路,成為國家生態工業園示范園。對此,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德輝說:“我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色崛起發展理念,在園區開發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等要素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推動工業文明、城市文明、生態文明融合發展,努力把南昌高新區打造成現代化生態科技新城。”
情系居民,惠及民生。在剛過去的一年,高新區堅持民之所需、施政所向的工作方向,加大民生投入,城市面貌發生美麗蛻變。全區完成了市政道路建設16.5公里,拆遷房屋約48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約43萬平方米。以迎接國家義務教育督導為契機,大幅提升城鄉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南昌二中、二十八中高新實驗學校等一批名校去年9月投入使用。此外,高新區人民醫院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總院也正在加快推進。同時,通過強化監測、修筑環湖路、水體活化、截污凈化等舉措,該區對艾溪湖、瑤湖、南塘湖“三湖”實施了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養殖業全部實現“人放天養”;引四干渠活水活化瑤湖,五干渠活水活化艾溪湖,實現了“沿湖一片綠,環湖一片景”。
如今環顧高新區,城市變美了,街道變凈了,環境更優了,人民更幸福了,一座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充滿活力、獨具魅力、極具潛力的現代化生態科技新城已初具雛形。
新時代,新征程,南昌高新區正以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以厚積薄發的態勢,擼袖實干,同心書寫“三區一城”美麗篇章。在打造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高新樣板”新征程上,一幅業興城潔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