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深化功能區體制改革 推動協同發展集聚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08 點擊:次
新年剛過,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天津濱海新區,再次高擎改革的大旗,將區位相鄰、功能定位相近的原中心商務區并入天津經濟開發區、原臨港經濟區并入天津港保稅區。與此同時,將天津經濟開發區的社會管理職能剝離出來,合歸濱海新區新成立的泰達街管理。打出了一套刀刃向內深化功能區改革的組合拳,用新體制、新機制破解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功能區內生發展的活力,為新區創建繁榮宜居智慧新城、助推“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注入新動力。
改革·勢在必行
濱海新區的設立就是改革創新的產物,因改革而生,伴隨改革而發展。自2006年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后,濱海新區先后實行了兩輪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長期以來,功能區一直是濱海新區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和主戰場。
開發區、保稅區、濱海高新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生態城、中心商務區、臨港經濟區七大功能區聚焦抓項目、搞建設、促發展,有力推動了國家戰略的實施,推動了新區產業體系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邁進。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功能區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相互之間缺乏戰略協同,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為戰,發展分散化,形不成合力,攥不緊“拳頭”等問題突出。保稅區工委書記尤天成對此感受頗深:“部分功能區產業發展趨于同質化,產業相互‘克隆’,‘撞車’現象明顯。”面對這樣的現狀,功能區改革勢在必行。
面對問題,決不能繞著走,必須動真碰硬,謀定后動,精準發力。濱海新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自身實際,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再次在功能區體制改革方面探索新做法、積累新經驗,為全國改革作示范、當標桿。
發展·集聚提升
功能區快則新區快,功能區強則新區強,功能區好則新區好。這次功能區改革,濱海新區功能區由原來的7個減少為5個,這不是功能區的簡單重組,其背后的深意是要建立和完善功能區協同發展機制,科學界定功能區產業發展定位,實現效率變革和高質量發展。
開發區和中心商務區兩個功能區雖然都處于新區核心區,區位相近,產業發展也存在很多交集,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組團式發展的態勢,尤其是二三產業沒有做到統籌發展、融合發展,沒有形成集聚效應。開發區工委書記徐大彤說:“這次改革將產業布局、功能定位相似的功能區進行重組整合,進一步增活力、促發展,實現優勢互補、集聚提升,將顯著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保稅區有項目沒空間,新的項目無處擺放,與臨港經濟區整合,破解了這個難題,節省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保稅區招商綜合部相關負責人感覺,發展空間一下子放大了,勁頭也更足了。
創新·激發活力
日前,濱海新區泰達街道工作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將原屬于開發區的社會管理職能剝離出來,由泰達街行使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等職責。這是落實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具體行動,也是功能區重新聚焦經濟發展主業的有力舉措。
濱海新區副區長兼泰達街道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盛說,“改革后,既能有效推動開發區強身健體、輕裝上陣,增強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又能夠加大社會治理專業化標準化建設,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據了解,濱海新區還將進一步深化功能區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以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為主要職能,繼續調整優化功能區機構。同時,對功能區實施增量激勵考核辦法,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新區還將把能給功能區的權力全部下放到功能區,而功能區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職能將由新區政府管理。
濱海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茂榮表示,通過改革,將促進功能區體制機制更加順暢、發展活力充分釋放、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再造一個新的黃金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