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區:實施調水工程 滋潤綠水青山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11 點擊:次
從2005年10月,淄博高新區正式啟動四寶山地區生態恢復治理,截至2017年底,已對轄區內7處損毀山體進行了修復,累計恢復植被面積達900余公頃。但是,水源問題一直困擾著高新區的生態建設發展,沒有充足的水源,生態恢復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綠水青山。
向“水危機”宣戰
眾所周知,淄博地區素有十年九旱之說,年降水量偏少,且旱澇不均。近年來,高新區雖然對東部小流域進行了綜合治理,但是綠化面積在大幅增長,對灌溉水量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根據《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防洪排澇規劃》,2014年11月,新建了大河南水庫、衛固水庫、雋山水庫等蓄水工程。工程建成后,蓄水能力增加了67.6萬立方米。但由于所處地理位置關系,西部和北部的大河南、 衛固、雋山等幾個水庫雖能實現蓄水功能,卻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時,目前高新區東部山區的軍屯、鳳凰、萬盛、太平4個水庫塘壩雖能用于東部小流域生態用水,但由于匯水面積縮小,年可利用的水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東部小流域生態用水需求。
據測算,目前高新區城市綠化及生態用水日最大用水量為9000立方米,因此,節約用水,涵養水源,調水上山迫在眉睫!高新區人既然能愚公治山,就一定能夠繼續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實施調水上山工程。2017年6月,《淄博高新區東部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生態調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應運而生,標志著高新區東部小流域生態調水工程即將全面展開。高新區水務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7年,高新區重點水利工程已經實施了北嶺水庫、淄東鐵路排洪溝、東線排洪溝的“兩溝一庫”建設。生態調水工程也將列入2018年的高新區城建計劃。其中,僅管道泵站工程一項就投資 3330 萬元。
蓄水工程開工不斷
12月21日,記者來到雋山水庫、高新區淄東鐵路排洪溝施工現場等處進行了實地采訪。雋山水庫2014年擴容建設,改造前蓄水量僅為13萬立方米,擴容后占地80畝,蓄水量可達35萬立方米。目前高新區魯泰大道以北、寶山路以西的雨洪水全部匯聚于此。淄東鐵路排洪溝作為高新區東部小流域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淄東鐵路排洪溝工程總投資880萬元,2017年5月開工建設,全長1460米,南起南嶺南路,北至北嶺水庫,排洪能力為20年一遇標準。另外,投資660萬元的北嶺水庫正在建設中,已完成土方施工70%,建成后可實現蓄水能力10萬立方米,不僅能及時收集區域內的雨洪水,并且每天還能就地存儲礦坑水約2000立方米,預計每年向大河南水庫輸送水源近100萬立方米。同時,正在興建的2.5公里長的高新區東部排洪溝,南起聯通路、北至魯泰大道段,目前施工任務完成過半,建成后與原有東部排洪溝實現對接,形成一條總長6.6公里的東部大排洪系統,屆時高新區東南部的雨洪水全部進入大河南水庫,年匯水量達66萬立方米,高新區的雨洪資源從根本上得到充分利用,初步實現海綿城市的效應。目前,大河南水庫一座輸水泵站正在加緊籌劃,計劃2018年開工建設,最終作為一處調水中轉站,實現向花山水庫、軍屯水庫等日調水2.5萬立方米的能力。
“七山五水”繪藍圖
現在,高新區提出了建設大花山生態旅游區的宏偉構想,布局涵蓋“七山五水”,七山包括:花山、柳毅山、四寶山、牧龍山、玉皇山、九頂山、黑鐵山。五水包括:花山水庫、軍屯水庫、鳳凰水庫、萬盛塘壩、太平水庫。不能滿足東部小流域生態用水的軍屯、鳳凰、萬盛、太平4座水庫塘壩因流域匯水量不足,亟需尋求可靠水源。
根據淄博市“優先利用客水(黃河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開采地下水,積極利用雨洪水,推廣使用再生水,大力開展節約用水”的綜合用水指導原則,高新區決定實施生態調水工程,工程總體布局為“四庫相聯,北水南調,四水共濟,合理調配”。通過新建泵站、管道合理調配地表水、礦坑水、引黃水、中水進入軍屯水庫及寶山湖,滿足軍屯水庫、太平水庫、鳳凰水庫、萬盛塘壩生態景觀用水和東部生態修復綠化用水需求。近期采用礦坑水和地表徑流作為水源,年可利用總量為229.35萬立方米;遠期采用黃河水、中水、礦坑水、地表徑流作為水源,引黃河水381.61萬立方米,能夠滿足整個高新區東部小流域生態用水需求。
高新區水務處一位負責人表示,高新區通過實施生態調水工程,就能夠合理利用地表水,有利于水力資源和環境保護體系,促進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化,使自然資源特別是水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進一步保障高新區生態安全,為今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打下基礎,真正讓高新區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