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十三五”精彩開局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01 點擊:次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為圓滿實現“開門紅”,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淮安市委的戰略部署和“十三五”發展要求,把今年的工作主題確定為“創新突破年”,主要體現產業方向、行政效能、社會治理、績效考核的創新突破。主基調為“站排頭、求突破、提質效、謀跨越”,確保以“十三五”精彩開局為“十三五”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在經濟建設上突出開發區排頭兵、領頭羊的責任擔當,致力“總量增貢獻、招商添動力、發展提質效”。總量上,實現GDP可比價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開票增長14%。招商上,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完成外資實際到賬4億美元以上,開工項目注冊外資實際到賬3億美元以上。質效上,更加注重“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放大變量”,清理回收土地1000畝以上;推進膳魔師、豐瑞包裝等重點企業增資擴股、技改擴能,完成技改投入不少于12億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3.6%,大中型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占比90%以上。
在項目建設上注重多元投入,加大推進力度,致力“主攻重點、打造亮點、突破難點”。重點項目上,新開工敏實新能源汽車、立升科技、環球自行車、膳魔師二期、固美金屬、林達智思城市礦產等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0個;新竣工龍宮大白鯨、臻鼎科技、實聯化工生技鹽等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0個。亮點打造上,計劃實施城建項目五大類127個,總投資67億元。難點突破上,一手抓國別園區建設,一手抓項目進駐,全面完成韓資工業園10萬㎡標準化廠房建設,確保進駐企業15家以上,提升三大國別園區運營質效。
在載體平臺上狠抓五大園區平臺提升,致力“強功能、重創新、出效益”。綜保區,加快實施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二期、保稅倉庫等擴容優化重點項目,全面加強網內載體、網外配套建設以及園區綜合環境整治;推進場站自律監管試點,有效提高通關效率。留創園,加強科技金融微廣場、融智會客廳、創客中心等創業交流平臺運作,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全力打造省內外知名的金融服務集聚區和創新區。科教園,建成運營國家大學科技園、智慧谷一期工程,推進產學研合作,實現人才、技術、項目等需求的有效對接。空港園區,加強與中建國際、寶冶集團等戰略合作,開工建設快運物流園、標準化廠房二期、人才公寓等配套,確保電子商務樓及規劃展示中心、保稅倉庫一期等建成投用。軟件園,加快創新創業園平臺建設,創新發展“創新空間”、“創客社區”等新型“孵化器”,實現軟件與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產業爆發式增長。
在民生事業上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致力“創品牌、優環境、增福祉”。教育衛生上,致力打造品牌,規劃建設深圳路小學分校,完成天津路小學、幼兒園和枚乘路小學、幼兒園合并,建成運營冠城醫院,健全區、鄉辦、村居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環境提升上,高標準實施城南泵站擴建、小鹽河上游段整治等5項工程,打造生態河道名片。民生福祉上,完善“居家、社區、機構”三大養老體系,持續推進“醫養融合”,打造“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擴面社區體制改革,推進 “智慧社區”、“六型社區”等特色品牌升級,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水平。
一個個舉措、一步步規劃、一道道環節……無不滲透著開發區人恪守的“工業強區、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生態優先、富民共享”發展戰略,有了這一堅強后盾,創建特色產業集聚區、對外開放引領區、科技創新驅動區、產城融合示范區、文旅休閑生態區、平安和諧幸福區,把開發區建設成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宜居宜業的美麗幸福新家園……這些令人向往的夢想將再次走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