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列入國家級經開區考核評價體系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4-08 點擊:次
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列入國家級經開區考核評價體系
用好考核“指揮棒” 培育發展新動力
用好考核“指揮棒” 培育發展新動力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和區域經濟增長極,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然而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經濟結構和發展驅動力都發生改變,國家級經開區亟須根據國內外變化的形勢進行轉型升級。為此,近日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核制度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對國家級經開區的考核評價,以其轉型升級促進創新驅動發展。
《意見》提出,要改革完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制度,從夯實產業基礎、激發創新活力、發揮區域帶動作用、強化綠色集約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等五個方面,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考核評價。在激發創新活力方面,《意見》提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通過考核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年度發明專利授權量、技術合同交易額等情況,促進國家級經開區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以知識產權助力創業創新,鼓勵原創技術轉化和產業化,促進知識產權運營,強化產業競爭力的知識產權支撐,營造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
《意見》同時提出,鼓勵國家級經開區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知識產權服務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維權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創建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有關專家認為,國家級經開區必須堅持經濟與技術并重,把保護知識產權和提高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見》明確將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列入國家級經開區考核評價體系,這有助于促進國家級經開區轉型升級,使其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創新驅動等方面發揮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在經濟新常態下更好地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
截至2015年9月,我國共設立219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我國積極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創建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推動建立嚴格有效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創新能力、品牌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等逐步成為國家級經開區考核的主要內容。有關專家表示,知識產權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意見》在國家級經開區考核中明確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對構筑知識產權競爭優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導向作用。用好知識產權這根“指揮棒”,引導國家級經開區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實力,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才能真正使知識產權制度成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推動國家級經開區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探路者”和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