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應"促臨沂經開區經濟轉型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7-21 點擊:次
走進位于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承載著自身重量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零部件在廠區車間內來回的“小黃車”。
“這是我們的工人自主研發的利用磁導航實現自動導引的運輸車,因為車身為黃色,所以大家都叫它‘小黃車’。”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首席技師邱峰就是“小黃車”的研發者。
為了在廠區車間代替成本高、效率低的燃油叉車,邱峰所在的公司2013年花費20多萬元購買了一臺自動導引運輸車,沒想到卻點燃了創新的火苗。“買回來的車不僅價格貴,老出故障,關鍵核心技術還保密,想要維修還得廠商派人來,特別麻煩,我‘一氣之下’就自己研究怎么設計、怎么制作了。”邱峰說。
在無數次失敗和調整之后,如今,由邱峰團隊自主設計的“小黃車”已經升級到第三代,投入使用7種系列產品,還解決了復雜路況下重型物料的跨車間轉運問題,僅這一項創新就為公司年降低生產成本630余萬元。
得益于擁有像邱峰這樣的員工,山東臨工2016年問鼎有“中國質量奧斯卡”之稱、象征國家最高質量榮譽的“全國質量獎”。此前,山東臨工還多次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和“亞洲品牌500強”,并被認為是中國品牌國際化戰略發展最迅猛的品牌之一。
“在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山東臨工品牌形象的樹立,離不開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創品牌,以創新促發展,全面落實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各項措施,也離不開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部門營造出的優越環境。”山東臨工總經理文德剛說。
山東臨工的發展是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品牌效應”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擁有山東臨工、山重建機、柳工機械等“領頭羊”和近60家配套企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地已經形成了從原材料采購、零部件加工配送到整機裝配、市場營銷的完整工程機械產業鏈條。
2017年上半年發布的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程機械區域品牌擠入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區域品牌價值高達80.63億元。同時,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程機械區域品牌潛在價值214.77億元,上榜全國最具潛力區域品牌三十強。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發舜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開發區就明確提出要打造“名牌集聚之區”,整合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引名牌、創名牌、做大品牌。同時,出臺了《關于加大企業扶持力度、促進工商貿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并專項設置了“品牌質量建設獎”,對年內獲得中國質量獎、省(市)長質量獎的企業(個人)給予5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獎勵。對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省名牌產品”和“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5萬元至30萬元獎勵。
截至目前,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累計擁有22件中國馳名商標,41件山東省著名商標,22個省級名牌,同時擁有全國質量獎1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1個、市長質量獎20個,山東臨工、山重建機2家企業獲評“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華夏重工獲評“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8家企業20個項目獲得“臨沂市標準創新貢獻獎”,6家企業進入臨沂市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名單,1個省級文明市場、3個市級文明市場,1個中國地理標志。
眼下,“品牌效應”正在成為促進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助力器”。“區域品牌的打造有助于發揮區域經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提升區域的人氣和信心,有助于吸引投資、引進人才、聚集信息、拓展市場。” 臨沂市政府黨組成員,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一兵說,以開發區工程機械產業示范園區為例,示范園區有示范企業12家,不僅促進了產業發展的專業化、精細化,而且帶動了產業鏈條的長足發展,僅山東臨工一家公司就帶動當地21家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其中70%的產品為國內領先水平,20%的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裝載機當地配套能力達到70%,產品配套進一步走向精細化和專業化。
陳一兵說,今后一段時期,開發區將圍繞服務經濟發展、項目建設、維護市場秩序等工作,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品牌建設等重點工作,繼續大力加強品牌創建工作,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質量創新戰略,力爭實現“看到區域就能聯想到品牌,看到品牌就能聯想到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