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開發區:調高調優 創新突破 全力爭創轉型升級示范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8-10 點擊:次
近年來,海安開發區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兩聚一高”新要求,搶抓“動車時代、節點城市”新機遇,實干至上、行動至上,緊盯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全力打造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新優勢。
一是堅持調高調優不動搖。堅持以“調高調優”為導向,突出二產主導地位,重視三產發展提速,努力打造創新型、規模化、高效益、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聚力發展高新產業。始終以設備先進、技術領先、清潔生產、環保合格為標準,招引落戶“高大新外”項目,推動入駐項目變“簡單的產業復制”為“領先的落地轉型”。聚力推進扶大育強。大力推進“機器換人”,鼓勵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打造智能車間、智慧工廠,提升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一企一策”杠桿作用,著力培育“單打冠軍”“金牌企業”。2016年,海安開發區獲評“長三角最強中國制造產業集聚區”。
二是堅持特色發展不動搖。立足區域實際,拉長增粗優勢產業鏈條,全力構建以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紡織、汽車零部件、高檔家具等八大特色產業集群。以“機器人特色小鎮”建設為起點,加強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致力打造全省有影響力的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以常安紡織園為藍本,緊扣“綠色”、“生態”的目標定位,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產業鏈完整的方向發展。以東部家具基地為龍頭,引領現代家居產業向高端化、全鏈型演進,努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集原料采購、家具研發、制造、銷售、物流于一體的家具產業中心。以現代商貿物流園、電商產業園為基礎,內引外聯,加速新興產業的吸附集聚,不斷做大做強服務業新業態。2016年,開發區商貿物流園被評為“全國優秀物流園區”,電商產業園獲批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三是堅持項目建設不動搖。緊緊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緊扣“億元項目為基礎,10億元項目為核心,50億元項目求突破”新要求,堅持三業并舉、外招內引,著力打造開放開發新高地。智慧招引項目。以專業園區為載體,大力招引強鏈、補鏈項目,大力招引重特大項目;以契約合作為紐帶,主動與各類商會、協會、中介建立招商同盟,大力招引外資項目、科技型項目。貼身服務項目。堅持主要領導掛鉤服務項目,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題,力促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見效;堅持專業人員保姆式服務項目,包干圍墻外的事,幫干圍墻內的事,確保項目建設零糾紛、零干擾、零障礙。高效轉化項目。逐項目落實建設計劃,倒軋時點,倒排進度,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動態巡查機制,督促項目早開快建、投足開足;切實加大融資、用工、供地等要素支撐,堅決清理閑置用地,倒逼項目加快建設。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和支撐轉型升級的中心環節,以產業研究院為引領,以企業研究院為龍頭,深入推動產學研合作,著力打造創新“金字塔”。 把握全省科技創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契機,成立開發區高科技創業園,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用好科技扶持杠桿,加大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全區先后落戶上海交大、蘇州大學等三家機器人類產業研究院,北機所、常州大學等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為產業轉型提供了有效支撐。2016年,開發區晨朗集團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開發區科創園獲評“江蘇省科技企業加速器”。
面對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大使命,海安開發區將堅定不移地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服務經濟為主體、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打造長三角北翼科技資源有效聚集、創業活力競相迸發、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新型工業化基地。
一是圍繞“三個智能”,重塑主導產業新格局。主動適應產業發展新潮流,突出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模式,運用先進技術,加快設備更新,促進新興產業裂變發展、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緊扣“綠色”、“生態”的目標定位,以常安紡織園為藍本,推動傳統產業向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產業鏈完整的方向發展。以機器人產業為突破,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先進機器人產業基地。以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紡織、汽車零部件為支撐,加強與國企、軍企的聯姻,走央地共建、軍民融合的發展路子,打造長三角北翼高端制造業集聚高地。大力實施“+互聯網”工程,推動制造業向服務化轉型,實現單純“賣產品”向“賣產品+賣服務”的轉變。
二是圍繞“三型技改”,打造創新創業新體系。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方式。圍繞國家產業政策,以“三型”技改項目為抓手,加強投向研究,鼓勵企業在科技項目、新興產業、軍民融合上抓住商機、加大投入,全面點燃“二次創業”激情。發揮現有6大產業研究院作用,提升研發、轉化能力。探索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主動對接研發能力較強的國內外科研院所,不斷豐富“創新創業在海安”、“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等活動內容,提升線上線下成果發布平臺運行實效。充分發揮科創園孵化功能,促進各類高端資源集中布局。策應國家“千人計劃”、省“雙創計劃”,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企業需求為重點,大力吸引科技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
三是圍繞“三大轉換”,夯實商貿物流新優勢。持續放大“動車時代,節點城市”新優勢,加強服務業發展模式創新、發展業態創新,全力推進“樞紐、物流、產業”三大優勢轉換。大力招引地區總部、銷售中心、采購中心、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等項目,不斷壯大總部經濟。組織、支持各專業市場招引市級以上區域總代理、廠家直銷店入駐,不斷豐富商貿經濟。招引一批時尚新穎、功能完善的高端金融、休閑娛樂、商務服務等現代都市服務業態,不斷繁榮城市經濟。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積極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與西部內陸口岸、鐵路等部門的跨區域合作,建成長三角地區規模較大的物資中轉集散中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全面提升電子商務產業園東西園對外展示形象,重點圍繞電子商務平臺、快遞分撥中心、跨境電商等國內知名企業開展招引工作,積極推動專業市場開展線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