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經濟開發區:釋放新動力 實現新突破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1-15 點擊:次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后,各部門和單位迅速行動,按照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精心規劃,用心謀劃,研究制定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本報今起開設“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把手訪談”欄目,圍繞聚焦工業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科技人才創新等主題,陸續報道部分單位的新打算、新措施,以推動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實現新突破。
“2018年,經濟開發區將深入貫徹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加大招商帶動力度,促進產業興區,推動產業轉型、結構突破和動能轉換,不斷釋放工業實體‘磁場效應’,力爭在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基礎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1月10日,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馬洪強接受采訪時表示。具體工作中,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把握產業發展新要求,力爭招商引資新成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圍繞提升臨港產業、裝備制造、海洋食品、新材料四大產業園區,強化全產業鏈精準招商,推進好新能源科技產業園、星宜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跟蹤對接10個在談項目和20余條價值信息,鼓勵同類項目向四大園區集中,實現產業發展“量質齊升”。選優配強綜合招商、與上銜接、定向招商三大招商隊伍,盯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孵化轉移的高新技術企業,聚焦世界500強企業和央企等行業領軍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主動跟蹤對接上海寶鋼集團的混凝土PC裝配構件和北京東旭集團的石墨烯產業園項目。運用“資金+平臺+項目”新模式,依托中國·以色列藍色經濟中心和中國·以色列科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將以色列藍色經濟中心篩選的10余個高新技術項目進行包裝和招商推介,進行技術轉移和嫁接。借助裝備制造產業優勢和基礎條件,以伯特利二期膨脹擴規發展為契機,向汽車整裝、配件總成、數控機床等產業領域升級,積極對接浙江臺州模具制造項目、包頭無人機特色小鎮項目,推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立足北京東旭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謀劃建設好新能源重點發展片區,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裝企業,帶動形成全區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強化新材料領域招商,大力引進環保新材料項目,積極推進北京德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納米梯度結構保溫材料項目早日開工、盡早投產,跟進對接好鋰電池隔膜項目、新型家居面板材料等項目。搶抓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和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機遇,尤其要以乳山港一類口岸開放為契機,借助港口產業基金的杠桿撬動作用,引導區內企業主動參與國際化經營,重點推進冷鏈物流、電子商務、保稅倉庫、臨港倉儲等外貿新興業態綜合發展,為產業發展增添新的亮點。
聚集產業發展新能量,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強化“扶優、引導、培植”機制,加大對開發區企業的分類指導,鼓勵和支持企業在技改創新、規模膨脹上大膽投入,實現“汗水型”生產向“智慧型”生產轉變,持續增添發展新動能。實施“機器換人提效能、高端裝備造精品”戰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轉換。鼓勵企業申請財政貼息、科技專項經費、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等方法,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重點做好伯特利投資1.6億元的汽車轉向節輕量化產能技術改造項目、華信食品投資2500萬元的牡蠣凈化車間建設項目、雙連制動投資3000萬元的盤式片OEM生產線改造項目及華邦精沖投資1000萬元的精沖設備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等8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推進工作。充分利用山東科威機器人項目的落地轉化,推進技術培訓學校的建立,著力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與服務專業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發揮中國留學人才全球高新技術研發基地在人才引進上的橋梁紐帶作用,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智力資源,打造人才高地,鼓勵引導企業“引智借智”,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現有55個威海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互助交流作用,依托山東省華信食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李圭白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鼓勵引導重點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實現產學研無縫銜接。加快推進華邦精沖省級創新研發平臺及伯特利汽車威海市級創新平臺建設,以及金牌生物對蝦制備工藝全新研究等多個產學研項目落地轉化,增強產業發展持久力。
明確基礎設施建設新目標,夯實園區發展承載力。2018年計劃實施總投資1.4億元的城建重點工程,其中,投資7000多萬元對園區海濱街、創業一路、湛江路、政通路等10多條道路實施改造提升;投資6500萬元對園區道路實施綠化亮化提升改造,到2018年底,開發區各項配套基礎設施將更加齊全,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將有力支撐園區企業快速發展,為項目落戶營造更加優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