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經開區奮力建設現代產業園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16 點擊:次
鏗鏘的鼓點,敲奏春天的回響。激昂的旋律,開啟奮斗的篇章。
臺灣正崴高端手機供應鏈開工、宜家家居項目蓋至地上二層……3月的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處處呈現火熱的創業創新熱潮。
2017年,徐州經開區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路徑,60多個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相繼扎根,總投資1500多億元。
2018年,徐州經開區持續發力大項目,3月以來,已有33個項目開工。總投資150.8億元,主要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
事業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現在的經開區人以四個“高質量”為抓手,朝著“建設現代產業園區、奮力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目標鏗鏘前行。
產業發展高質量
打造實力園區
今天的投入,是明天的產業、后天的環境。
徐州經開區是全市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使命和責任重大。為此,經開區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路徑、工作考核的第一權重、錘煉干部的第一陣地:緊緊圍繞“4+2”產業發展方向,深入開展全產業鏈招商、駐點駐外招商、高端資本招商,著力引進世界500強、中國100強、行業50強等龍頭型企業,以經開區產業鳳凰涅槃,推動徐州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科技支撐發展,人才引領未來。經開區積極實施高技術、高成長“雙高”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中科院先進計算中心功能作用,實施徐工信息工業大數據中心、中科曙光智能裝備集成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全力創建國家兩化融合示范區。制訂“金龍湖科創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支持中科院(徐州)半導體公共服務平臺、工業創新和智慧城市研究院、健康工程研究院等市場化、開放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爭創更多“中字頭”“國字號”重大科創載體,全方位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提升發展競爭力。
推動雙向開放高質量
打造口岸園區
開放高地必然是口岸高地。徐州經開區是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重要窗口,徐州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徐州經開區就要當好“橋頭堡”。更大力度建設開放平臺。
現在,徐州經開區正按照“一次建設、一次驗收、一次達標”要求,全力以赴推動綜合保稅區建設和招商,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國際商品交易展示分銷、國際物流配送、國際先進制造業加工“五個中心”,打造引領徐州雙向開放的“區內境外”。充分發揮運河航線通江達海、國際貨運班列貫通中歐獨特優勢,積極構建“海河連通、區港聯動、多式聯運”體系,成為匯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強磁場”。
持續加強與上海自貿區的戰略合作,主動復制自貿區改革經驗,加快推進“單一窗口”“通關一體化”建設,縮短企業通關時間、降低外貿成本,促進全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大范圍擴大對外投資合作。要更加有效地“走出去”,引導和支持裝備制造、新能源等優勢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市場。鼓勵企業開展以高端技術、高端人才和高端品牌為重點的跨境并購,引入重點發展產業的頂尖技術、管理團隊、商業模式,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
推動營商環境高質量
打造魅力園區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
徐州經開區堅持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健全完善金龍湖核心區功能,加快建設東湖生態新城,大力推進特色產業園區建設“2030”工程、“1050”城建重點工程和“一港一路三縱三橫”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撐高端產業集聚,促進產城深度融合。唱響服務項目“重頭戲”。全面加強鎮(街)服務力量,優化招商部門招引項目、代辦中心代辦項目、鎮(街)園區落地項目流程,打通“最后一公里”,當好“店小二”,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擦亮誠信政府“金招牌”。
做好國家級開發區220項全鏈審批賦權事項承接工作,加快推進“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審批,率先實現“2330”目標。圍繞“系統”“整合”兩個關鍵詞,積極運用大數據思維,堅定不移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中心管指揮、一個平臺管信用、一個網格管治理、一個云端管數據“六個一”集成改革,整合各方資源、破除信息壁壘,形成“1+1>2”的改革成效,努力在全省創造亮點、形成品牌。
推動人民生活高質量
打造生態園區
從“盼溫飽”“求生存”,到“盼環保”“求生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既是當下各級政府需要迫切解決的突出問題,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徐州經開區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積極融入江淮大走廊建設,大力實施鳳凰山、佟山、丘山和故黃河、荊馬河、不老河、房亭河、三八河“三山五河”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展現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風采魅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大力推動綠色生產,嚴格招商項目環評、能耗等準入門檻,積極推進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資源循環式利用,加快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一批綠色企業,全力創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
貼近民生底線,大力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等社會事業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全力實施“1080”為民辦實事項目,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點點滴滴,一枝一葉,惠及百姓。
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建設現代產業園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開區上下正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