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開發區打造質效并舉的發展標桿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1-09 點擊:次
浙江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幾年好事連連,風頭正勁:2012年10月,富陽開發區獲批國家級開發區時,許多主要指標在浙江同類開發區中是靠后的。此后五年,富陽開發區奮起直追,綜合排名實現“三級跳”。
在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原則,以經濟規模、發展質量、經濟效益和增速四大指標體系為考核內容的全省國家級開發區考評中,富陽開發區2015—2017年連續三年獲評浙江省先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稱號,其中2016年發展質量單項分位更是名列浙江全省國家級開發區榜首。2017年,在富陽區以造紙行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紛紛關停的大背景下,富陽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值、規上工業總產值、稅收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仍實現了16%以上增速,真正實現了質效并舉、又好又快發展。
優化環境,實施“一城一帶5100”計劃
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完善、整合現有政策,今年在地塊開發、總部樓宇、人才引進、房租優惠、裝修補助、財政扶持等方面明確具體政策,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開發區加快“一園多區”平臺建設,明晰銀湖新區、東洲新區、場口新區、新登新區的產業定位,推進各個產業平臺專業化、集聚化、差異化發展,以“一城一帶5100計劃”為主抓手,加快建設銀湖科技城和高爾夫路智能裝備產業帶,5年培育、招引100個高新產業項目,積極培育企業上市。
今年前三季度,開發區累計已簽約項目69個,其中拿地產業項目38個(億元以上項目17個),合同額38.7億元,占地687畝,畝均投資強度563.7萬元,高于去年簽約產業項目(畝均投資強度445萬元)的23.9%。70%的項目屬于高新產業項目,包括一批以西安航天寰星、創韻科技、思璇科技為代表的創新型、成長型、研發型企業總部,以及一批以東箭智能家居、潤展科技、朗鴻科技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項目。
下一步,開發區將深入貫徹“高新工業強區”戰略和“快蹲快跳”的發展要求,以打造富陽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區為目標,以“一城一帶5100”計劃為主抓手,加快建設銀湖科技城和高爾夫路智能裝備產業帶。目前,實施方案已由區政府辦轉發,正在構建開發區協同合作、全區聯動實施“一城一帶5100”計劃的格局。當前,銀湖科技城累計入駐企業近400家,辦公人員近5000人,5年后有望增加到2—3萬人,力爭1年開局、3年見效、5年收官。屆時,“一城一帶”將成為開發區四個組團的火車頭,也將是富陽融杭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開發區在繼續推行全員招商、專員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招商機制,打通現有招商小組,共享招商資源,打破落地界限和區域限制。加大競賽激勵,實行項目招引、審批(代辦)服務、建設管理一竿子到底、一條龍服務,按“誰招引、誰服務、誰計業績”的原則,開展招商競賽,造濃招商氛圍。緊盯重大項目,盯引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個;主攻高新產業,主攻大都市經濟圈的優質企業,建立優質企業名錄,重點招引自帶產業、自帶人氣、自帶稅收、自帶配套的創新型、成長型、研發型企業總部和智能制造、智能裝備項目;關注本土企業,眼睛向內,結合“留心留根”工程,服務好本地拆(搬)遷優質企業。
優化服務,創造項目推進“富陽速度”
總投資10億元的杭州永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芯公里特種光纖項目,從合同簽訂到正式開工建設,只花了4個多月時間。杭州永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陸春校說,從項目簽訂合同到選址入園,再到拿到施工許可證,都是開發區工作人員帶著他們跑,“開發區對我們幫助和服務就像接力賽,上一棒還沒跑完,下一棒已經做好準備接力了,一棒接著一棒,才跑出了特有的‘富陽速度’。”
要想企業“最多跑一次”,開發區工作人員就得“至少跑一次”。開發區以“工業用地項目簽約后力爭6個月、確保8個月內開工,商業辦公項目土地摘牌后確保在8個月內交清土地出讓金”為目標,確定土地出讓時間表,約定開工時間。同時,將項目入園評審聯席會議制與現場辦公會議相結合,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所在鄉鎮(街道)無縫對接,使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
項目推進的速度取決于協調服務的效率。前三季度,開發區新開工項目12個,新竣工項目12個,預計全年新開工項目21個,預計工業項目連續兩年開工率、商業辦公項目連續三年開工率將達到90%以上。
項目是加快發展的重要載體,抓項目建設就是抓住了經濟發展關鍵點。截至9月底,開發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分別為390.9億元和3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0%和20.1%;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同比增長17.4%;完成高新產業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為181.6億元、25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0%、44.9%,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第二季度回升3.6個百分點,同時今年新增國家高企11家;實現限上商貿銷售收入279.2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稅收收入19.2億元,同比增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