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經開區構建“一區兩翼、產城一體”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樣板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2-21 點擊:次
2月21日上午,遂寧經開區召開打造遂寧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樣板,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
會議提出,遂寧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提出構建“一核三片、四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其中一個核心內容是推進中心城區各經濟板塊協同發展,打造“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 遂寧經開區作為全市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的重要板塊,要實現在極核發展中有為有位,必須全部融入中心城區經濟極核發展格局。同時,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經開區應對復雜經濟形勢的必然選擇,是勇于擔當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園區發展瓶頸的必然路徑,也是經開區打造經濟增長極核的必然舉措。
遂經開區提出——構建“一區兩翼、產城一體”發展新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省現代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全國百強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區”:即,以西寧片區為重點,涵蓋火車站片區以及北固、嘉禾、九蓮片區等城市區域,依托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聯愷光電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園、創維西部產業園,以及摩天時代、特康科技等新興產業項目,打造新興電子信息產業聚集高地;依托高鐵場站和動車運營所建設,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商貿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高度聚集發展,按照現代化、國際化標準推進城市能級和產業層次上檔升級,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打造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經濟發展“主引擎”;力爭到2022年實現區域主營業務收入900億元。
——“兩翼”:即,以南強、富源、龍坪為“南翼”,依托康佳PCB產業園、英創力、志超科技、喜之郎、新綠洲等重點企業,加快推動現有的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紡織印染等產業上檔升級,壯大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為支撐的經濟基礎,打造現代工業聚集區;加快啟動城市副中心功能配套建設,推動城市建設品位提檔升級;力爭到202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以鳳臺、新橋為“北翼”,突出發展科技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產業形態,著力壯大以科創服務、數字經濟為主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打造數字科創產業聚集高地,形成區域經濟增長的新支撐;加快推動鳳臺大道、涪江六橋、唐家渡電航、防洪堤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到2022年,區域城市主體建設框架基本形成,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
——“產城一體”:即,堅持新發展理念,高質量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按照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協同推進”的總體思路,強化產業發展對城市建設的支撐作用,以城市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推動“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有機統一,打造各具特色的產城融合板塊;加快三次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統籌“產與城、城與鄉”,促進財政、金融、科技、人才等資源要素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城市空間更加合理、經濟要素協調聯動、服務功能相互配套的發展新格局。
遂寧經開區將著力建成“全省現代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全國百強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排入全國百強、綜評考核保持全國百強。力爭到2022年,在2017年基礎上基本實現“三個翻番、四個提升”。“三個翻番”: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80億元、力爭達到300億元;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力爭達到1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力爭達到12億元。“四個提升”:即,實現特色優勢產業集聚能力大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的占比力爭達到80%以上;堅持集約節約發展,堅持“畝均論英雄”,新引進項目投資強度、主營業務收入、稅收效益分別達到200萬元/畝、300萬元/畝、10萬元/畝以上。實現科技創新能力大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R&D)占GDP比重達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實現城市建設品質大提升,加快觀音文化城、創新創業城、宜居宜業城建設,加快舊城改造,實施城市“雙修”工程和暢通工程,徹底緩解城北片區擁堵問題。實現民生保障水平大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000元、2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