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印發《寧波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總體方案》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6-22 點擊:次
近日,市政府印發《寧波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總體方案》,按照方案設定的整合目標,今年,全市開發區(園區)總數將從298個整合為20個,總數減少了93%。這為我市全面加快推進開發區(園區)的深度整合提升提供了明確的路線圖。
開發區是寧波最早的對外開放窗口,為寧波經濟騰飛立下過“汗馬功勞”。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暢通雙循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當下,開發區(園區)如何加速走出“低、小、散、弱”困局,變“滿天星”為“一團火”,更好地扛起改革創新主陣地的使命擔當?開發區,將邁上“少而精”的新賽道。
園區GDP占全市60%
寧波作為我國沿海開放城市,從1984年設立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謀劃建立了一批開發區(園區)。總體上看,我市開發區(園區)起步早、發展快,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經過近40年的發展,寧波開發區(園區)形成了三大特征:
數量眾多。目前,全市各類開發區(園區)總數達298個,其中國家級11個、省級17個,市級及以下270個,涵蓋了開放合作、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港航物流等領域。
體制多樣。形成了以寧波杭州灣新區為代表的管委會主導型、以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的政區合一型等體制,基本適應了當時發展的需要。
貢獻較大。各類園區生產總值占全市GDP60%,省級產業集聚區走在全省前列。“帶頭大哥”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首批14家國家級開發區之一,2019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了3000億元。寧波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市10%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寧波軟件園等眾多科創資源。
市商務局重點開發區域處列舉了一組靚麗數據:去年全市22個重點開發區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09億元,完成一般財政預算收入68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引進市外內資786億元,實現外貿出口總額3850億元,占全市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一半,對全市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深度重構勢在必行
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模式的變革和要素資源的日趨收緊,我市開發區(園區)體制優勢和增長支撐作用趨于弱化。主要表現在:園區 “低、小、散、弱”的問題日益突出,多而不強;主導產業集聚度不高,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要素資源較為分散,不利于統籌利用。
市發改委曾經對開發區的運行現狀做過一次調研。他們發現,目前,不少開發區存在轉型和集聚發展的需求。
“空間布局不盡合理。除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外,全市還存在上百個工業集聚區,‘一鎮一園’甚至‘一鎮多園’的現象較為普遍,鄉鎮工業區塊發展無序,個別工業集聚區布局缺乏合理性。”市發改委區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擺在眼前最主要的問題則是部分開發區主導產業不明晰。目前一些產業園區招商引資時“來者都是客”,導致不同產業的企業在同一個園區簡單集聚,不同的園區存在同樣的主導產業。
目前,多數產業園區的產業結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產業規模還不夠大。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中,第一主導產業為化工、電工電器、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區縣(市)級及以下工業區(集聚區)的主導產業超過80%集中在機械、電工電器、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創新驅動和帶動示范作用不強。
“從全國范圍看,我市22個重點開發區中,雖有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曾殺入全國二十強,寧波保稅區進入全國十強,但與國內一流開發區相比,我市開發區還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存在產業同質化競爭激烈,體制機制創新不夠,園區競爭力和招商力量有待提高等問題。”業內人士坦言。
聚合發展提升競爭力
當開發區(園區)依靠稅收優惠、土地財政等政策支持、要素驅動的傳統發展模式變得“不合時宜”時,依靠體制機制創新驅動,變注重數量、規模擴張為注重集約、高效發展,便成了開發區涅槃重生的“必然選擇”。
《寧波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總體方案》明確,我市將著手優化開發區(園區)空間布局,統籌空間布局規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工業集聚發展;提升發展能級,聚焦主導產業,深化開放合作,打造創新高地,促進業態融合;還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開發區(園區)的升級換代掃清障礙、暢通渠道。
開發區(園區)新名單的公布,全面吹響了寧波開發區(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號角。此前我市一些開發區(園區)雖已將附近待整合的鄉鎮工業園區的產能、稅收等數據納入統計,但體制機制上的關系卻還沒完全理順。接下來,各類開發區(園區)要整合提升為空間相對集中連片的“一個平臺”,形成管理運行獨立權威的“一個主體”、集中統籌協同高效的“一套班子”,全面推動形成集中統一的體制架構。
通過整合,寧波開放平臺能級要實現“1+1>2”的提升效果。以北侖區域為例,今年的目標是整合原有5個開放平臺,即整合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寧波北侖港綜合保稅區、寧波梅山綜合保稅區。業內專家表示,此輪整合,將有力助推“新”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十強發起沖擊。
“開發區(園區)是改革創新的主陣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鄭敏說,此次深度整合目標,就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點發展平臺和高能級戰略平臺,構建形成“一盤棋”統籌運轉的全市開發區(園區)體系,重塑競爭新優勢。根據方案,到2025年,全市計劃創建3個以上省級高能級戰略平臺,力爭2個進入全國前十位,3個進入前三十位。
從298到20寧波開發區
如何做減法?
按照路線圖,我市將堅持“淘汰撤銷一批、轉型提升一批、整合優化一批、創建打造一批”的思路,加快形成層次分明、布局合理、類型多樣的區域開放平臺新格局。
根據方案,市本級將重點打造寧波前灣新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創建省級高能級戰略平臺的主要對象。
其中,寧波前灣新區以現有規劃的寧波前灣新區為基礎,整合寧波杭州灣新區、余姚片區、慈溪片區。保留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前灣綜合保稅區等國家級平臺,撤銷省級及以下平臺創建打造成為產城融合類高能級戰略平臺。重點發展汽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則依托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開發區,整合寧波保稅區(北侖港綜合保稅區)、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含梅山綜合保稅區、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等各級開發區,整合后總面積約615平方公里。撤銷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等省級及以下平臺,創建打造成為重大開放類高能級戰略平臺。重點發展汽車、石化、裝備制造等臨港產業以及國際貿易物流、類金融等服務業。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現有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波新材料科技城)管理范圍基礎上,將五鄉鎮項隘村、龍興村、新城村、天童莊村、四安村等5個村的開發建設等經濟事務委托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管理(具體由梅墟街道管理),社會事務仍由屬地管理,拓展園區發展空間,整合后規劃面積約70平方公里。創建打造成為重大創新類高能級戰略平臺。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重點發展新材料、生命健康、軟件與信息 技術等產業,加速產業高新化發展,提升新興產業發展能級,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大平臺。
除此之外,我市將依托現有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園區),按照牌子就高、政策疊加、范圍適當原則,對地域相鄰、業態相近的開發區(園區)進行實質性整合,打造17個區縣(市)重點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