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泉州開發區,道路整潔寬闊,綠樹成蔭,清新的空氣讓人很難將之與工業園區聯系起來。地處泉州產業核心區,開發區遍布著13000多家市場主體,以全市0.0075%的土地面積產生了全市2.3%的GDP。站在新的起點上,泉州開發區的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又如何在奮進智造強市的征程中,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呢?本網記者就此采訪泉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丁峰。
記者:丁書記您好,經濟建設是泉州開發區最受關注的重頭戲,目前,開發區經濟發展有面臨哪些挑戰嗎?
丁峰:泉州開發區現在面臨的挑戰主要是發展空間相對受限和產業轉型壓力較大這兩個難題。
開發區實行“一區四園”,作為主園區的清濛園區基本填滿了項目,沒有空間承載新項目、好項目、大項目。
雖然開發區單位GDP產出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86倍,但區內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工業占GDP比重77.7%,紡織鞋服產業“一業獨大”,占工業總產值的83.8%。
記者:泉州開發區相比泉州其它地區,又有哪些天然優勢呢?
丁峰:有五大方面優勢。一是地理位置好。開發區地處泉州中心市區南大門,上接市中心區域,能共享中心城區人才、學校、醫院、公交、文化、娛樂等優質公共資源;下連晉江、南安、石獅等主要經濟帶,以泉州開發區為中心的半徑30公里內是泉州經濟最發達、產業基礎最雄厚、企業最密集、品牌最集中的區域,是泉州市的產業核心區。交通便捷,園區周邊有3個高速出入口,距離晉江國際機場11公里、高鐵泉州站15公里。
二是發展品質優。主要反映在我們的畝產效益、綠色指標、財收質量和市場主體都比較優質。入駐開發區的企業大多是二次、三次創業的企業,企業總體比較優質、管理規范,綜合實力較強。
三是人才層次高。擁有全國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一大批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雙百計劃”高層次人才、省級A類高層次人才和技術能手、技術大師、泉州工匠。
四是政務服務佳。按照精簡高效原則,黨工委、管委會機關直接服務非公企業,審批事項全部壓縮在3個環節以內,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的11.5%,事項即辦率達到71%,均居全市第一;管理服務質量蟬聯全省開發區的第一位;全市績效考評公眾評議得分曾連續3年位居第一。
五是社會環境美。園區綠化率40.5%,中心市區衛生考評連續9年全市第一名。連續208個月未發生安全生產亡人事故。社會安定穩定。
記者:未來五年,開發區在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上都有哪些目標及規劃呢?
丁峰:未來五年,開發區將緊扣“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強化國家級開發區支撐帶動,推動泉州開發區提升發展層次水平,培育示范產業企業,不斷擴大對全市產業發展的帶動力和影響力”為功能使命,堅守實體經濟,以建設標準化標桿園區為主線,奮力打造智能制造樣板區、綠色發展先行區、科技孵化引領區、高效服務示范區、安全和諧模范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重點做好“五篇文章”:一是空間融合,加強與周邊縣(市、區)的融合互補,互相配套,一體發展;二是產業更新,突出園區精耕細作,加快騰籠換鳥存量提質;三是低碳發展,發揮“綠色開發區”的基礎和優勢,推動發展方式進一步低碳化、綠色化;四是數字賦能,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以數字賦能創新、賦能發展;五是智慧管理,加大園區智慧建設,努力實現管理智慧化。
記者:作為開發區黨工委新一屆班子帶頭人,請您談談如何提升區內黨建水平,帶領全體干部群眾實現新的奮斗目標?
丁峰:我們將著力打響“園區黨旗紅”黨建品牌,全面提升非公黨建的整合力度、宣傳廣度和融合深度,深入推進“黨群直通車”,探索推行“雙聯雙促”工作法,開展“紅色車間”“紅色生產線”創建活動,落實黨建融入公司治理“1533”工作機制,以“雙選聘”黨務干部為重點抓實黨組織書記選育管激全鏈條。深化跨支部、跨企業等“一聯一”“一聯多”“多聯一”的特色共建活動模式,努力使黨建成為非公企業科學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強大引擎,黨組織成為落實黨的工作任務的行動隊、非公企業職工群眾的主心骨、非公企業科學發展的助推器,黨員成為非公企業科學發展的先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