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農業科技賦能文明建設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0-12 點擊:次
“現在正值玉米苗期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主要任務是要加強監測,密切掌握玉米病蟲發生趨勢,掌握主動;堅持預防,加強對草地貪夜蛾的監測和預防。”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高級農藝師、省科技特派員盧振正在沾化區姜家窯村的玉米地中,對種糧大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今年“七一”之前,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先后派出數批農藝師、研究員深入周邊村鎮,圍繞農時需求,把農技知識送到糧農、棗農手中,為群眾解難答疑,受到他們的熱烈歡迎。同時,在山東的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部有30多個農業科技項目正在研發推進,既有高產、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的選育,也有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還有高產芝麻、優質冬棗等一大批試驗項目,園區技術人員外出推廣的技術都在園區找到了“娘家”。遠離市區,地處偏僻的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抓文明建設的訣竅就在于立足其“鹽堿地半鹽堿地耐鹽堿作物培育與適用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強化“農業科技服務”的公益屬性,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中,站牢文明建設的定位,將發揮園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作為文明建設的本質,使得園區農業科技發展與文明建設相得益彰。
在強化黨的建設中標記文明建設的正確航向。園區著重強化黨建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并時刻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在理論學習中心組、機關黨支部、黨小組和普通職工各個層面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增強理想信念,促進明理、增信,錘煉黨性修養,推動崇德、力行。園區構建了以模范機關創建為抓手的黨員隊伍建設機制,邀請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王寶軍、濱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劉春喜來支部作報告,引發熱烈反響;成立園區黨史宣講志愿服務隊,深入園區務工群眾中講解農業惠民政策,注重在黨建和項目建設一線錘煉黨性,優化服務和發展意識,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同時,還尤其注重團結、愛護非黨職工,園區上下形成了“謀發展、促服務、重實干”的良好氛圍。
在服務現代農業發展中夯實文明建設的基礎。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緊扣“鹽堿地半鹽堿地耐鹽堿作物培育與適用技術引進、示范、推廣”的發展主線,堅持高產多抗良種培育與高效栽培技術“兩技術”協調互補,堅持鹽堿地土壤改良和耐鹽堿適生作物良種選育“兩目標”相向而行,對黃河三角洲地區現代農業創新鏈強化、產業鏈支撐作用凸顯。引進落戶30余個農業科技項目,引種試驗無飄絮柳樹、雜交小麥、高油大豆、航天誘變良種等新品種321個,雜交組合2360個,種質資源20000余份。開展高產多抗玉米、超級粉松、臭氧植保等課題研究14項,發起成立“濱州宣工智慧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建成1500平方米研發中心。其中雜交小麥在鹽堿環境下展現了良好的適種推廣潛力;高產多抗玉米新項目選育出優質高產多抗的玉米新組合3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8.5萬畝,累計增產玉米524.96萬公斤;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項目培育了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9個,累計推廣790萬株,新增利潤7868.4萬元,產生了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被山東林學會專家團隊評價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為區域農業現代化增磚添瓦,生動詮釋出文明建設的本質。
在推進社會綜合服務中充實文明建設的內涵。園區“靠山吃山”,依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突出,科研人員多,技術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志愿“創文”、科技志愿服務等領域“多點開花”,取得良好成效。在濱州匯通小區,園區志愿者積極服務濱州“創文”,為小區捐贈衛生潔具,以往坑洼路面被整治一新,車位劃設整齊又便利,樓道內亂堆雜物、不文明養寵物等20余項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園區動員入園農業科技項目積極吸引周邊村居老人和婦女就業,各項目總用工人數可達100余人;在惠民齊發果蔬,園區派駐的高級研究員徐新忠根據食用菌生產線情況,創制了菌瓶微波滅菌設施,安裝了食用菌設施生產物聯網設備,大大節省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品質,在全市41個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評比中名列第一名;在鄒平市菅家村,園區派出到村任職書記王聰明,大力推進民生實事,先后投資200余萬建成幸福院、凈化水設備等項目,推動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同時,還聘請園區玉米研究專家盧振宇為“菅家村農業技術特聘顧問”,為種糧大戶排憂解難,用科技支撐起土地規?;洜I的新天地。牽頭制定了《菅家村產業振興規劃》,“菅家廚具工業園”全力推進建設,一條投資1000余萬元的食品深加工生產線建成投產,部分企業成功登陸新四版掛牌。園區社會綜合服務取得累累碩果。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鹽堿半鹽堿農業科技創新與示范”的路子上逐步走出了一條寓文明于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