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方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14 點擊:次
1月20日,州人民政府印發了《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總體規劃(2021-2025年)》和《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為讓社會各界更多了解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規劃和建設內容,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2015年2月由科技部批準建設的第六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園區原規劃圍繞“地道中藥材、有機藍莓、優質油茶、特色蔬菜和雜交水稻制種”五大主導產業,構建“一心五核”,“一心”:園區科技創新創業中心,“五核”:施秉中藥材核心區、麻江藍莓核心區、天柱油茶核心區、榕江蔬菜核心區和岑鞏雜交水稻制種核心區。2020年園區參加綜合評估,根據《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0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綜合評估結果的通知》(國科辦農〔2020〕122號)和科技部反饋的整改建議“園區核心區和主導產業過于分散,涉及5縣5產業,區域不夠集中,關聯度較差”“建議重新修訂園區發展規劃,對核心區及主導產業進行進一步優化”等,按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5年)》等文件精神,立足黔東南產業發展實際情況,結合州委州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安排部署,州科技局牽頭起草了《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及《貴州黔東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園區規劃按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2020年版)的要求,分別編制了《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
(一)《總體規劃》。包括規劃提要、園區概況、園區建設必要性、總體思路和目標、功能布局和建設定位、主要建設任務與考核標準、組織管理與運行機制、投資估算資金籌措與效益分析、配套政策與保障措施、建設年度任務與進度安排十個部分。
1.規劃提要。簡要介紹園區基本情況、規劃思路和規劃依據。主要包括園區的建設地點、功能定位、產業選擇等。園區核心區位于丹寨縣,規劃面積1.63萬畝,示范區涉及凱里市、麻江縣、施秉縣、榕江縣、從江縣、黎平縣、黃平縣、天柱縣等縣(市),規劃面積40.0萬畝。明確園區的功能定位為:黔東南州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樣板。園區產業選擇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協同發展油茶產業、優質果蔬產業、現代服務業,構建“1+3”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2.園區概況。圍繞園區自然資源、區位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基礎、創新能力、體制機制六個方面對園區的建設基礎進行了梳理,對園區建設的優劣勢進行了基礎分析。
3.園區建設的必要性。分析了園區建設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是建設特色科技強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的需要,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需要,是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需要,是打造踐行“兩山”理論黔東南樣板、建設生態文明創新實踐區的需要。
4.總體思路和目標。明確園區建設總體思路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黔東南州農業資源和產業基礎,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主題,提出了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主題,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協同發展油茶產業、優質果蔬產業、現代服務業,構建“1+3”現代產業體系,匯聚農業科技創新資源,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培育與轉移轉化,培育和集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和產城園鎮融合發展,堅持創新發展、市場導向、融合發展、聚集發展原、綠色發展五大原則,將園區建設成為黔東南州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樣板。
5.功能布局與建設定位。功能布局分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針對科技部整改意見,核心區由五個核心區調整為一個核心區。核心區位于丹寨縣興仁鎮和金鐘開發區,分為中藥材產業聚集區、食品醫藥產業聚集區、創新創業孵化區、綜合配套服務區四個功能區,總面積1.63萬畝;示范區規劃建設藍莓多功能融合發展區(5.0萬畝,主要位于麻江縣境內)、油茶產業和林下經濟示范區(10.0萬畝,主要位于天柱、黎平縣境內)、優質蔬菜產業示范區(10.0萬畝,主要位于榕江縣境內)、中藥材產業示范區(10.0萬畝,主要位于施秉、黃平、凱里等縣市境內)、凱里民族醫藥產業示范區(5.0萬畝,主要位于凱里市境內)五個功能區,總面積40.0萬畝;輻射區包括黔東南州鎮遠、岑鞏、三穗、錦屏、雷山、臺江、劍河、從江、黃平等縣,及貴州省銅仁、黔南、遵義等地州市,以及湖南省懷化等周邊地區。
6.主要建設任務與考核指標。根據核心區功能布局,分別提出了核心區、示范區各個功能板塊的具體建設任務,并從構建“1+3”產業體系、強化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大力培育高新企業、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深化對外開放創新合作五個方面提出主要建設任務。并從園區綜合實力、創新創業活力、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農業品牌影響力、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考核指標。
7.組織管理與運行機制。從組織管理方面,成立園區專職管理機構,負責園區各項事務的管理;從運行機制方面,形成州縣兩級共建、協同創新、多元投入、利益聯結四大機制;保障措施方面主要是完善政策配套、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規劃實施、加強經驗成果推廣等。
8.投資估算、資金籌措與效益分析。規劃針對園區建設新增項目,進行了投資估算、資金籌措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分析。預計未來五年核心區新增投資69400萬元,核心區項目建成,預計增加產值7.4億元,實現年利潤1.0億元以上。同時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率。
9.配套政策與保障措施。包括用地保障政策、人才引進政策、財政扶持政策、創新創業政策。
10.建設年度任務與進度安排。實施步驟主要分兩個階段。2021-2023年加速建設期:包括成立園區專職管理機構、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重點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等;2024-2025年鞏固提升階段:包括形成一批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發展模式、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產鎮融合發展形成突破性進展等。
(二)《實施方案》。包括總體概況、重大意義、基礎條件、目標定位、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實施步驟七個方面。主要內容與《總體規劃》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