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零碳工業園區的實施路徑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13 點擊:次
導讀
2022年可謂是零碳產業園元年,全國近10個省份出臺了有關零碳產業園的政策文件。工業園區低碳轉型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國家也提出工業領域要加快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要求。
1
何為“零碳產業園”
零碳產業園是在規劃建設管理中融入“碳中和”理念,綜合利用節能、減排、固碳、碳匯等多種手段,通過產業綠色化轉型、設施集聚化共享、資源循環化利用,園區基本實現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生產生態生活深度融合。
零碳園區是不是一樁好生意?由地方及企業的熱情可見一斑。
據碳安能源科技公司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數十個省份出臺了與之相關的政策文件,部分地區更有了試點落地。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發布的低碳零碳工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2022年零碳園區新能源消納比例達到50%、三年內達到80%;江蘇將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和工業園區開展創建示范,首個零碳園區已在無錫落地;四川在8月剛確定了17家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名單,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2
零碳產業園具有四大特征
首先,零碳產業園有零碳能源供給系統,風光儲氫結合智能電網可以給園區提供零碳的能源。
其次,是零碳的產業和科技,零碳產業園必須要去匯集規劃生產零碳的產品,產品可以幫助社會減碳,并且要運用最新的零碳科技孵化它。
第三,零碳產業園需要具備智能的基礎設施,從物聯網到智能的工廠、智能的交通、智能的建筑成為一個系統,成為一個體系,有一個智能的系統管理,做到系統的優化。
第四,零碳產業園不僅要為園區制造零碳的產品,更要為地方區域去推動低碳的轉型,產品可以為區域做到減排,并且培養綠色的人才梯隊,給區域的低碳轉型做服務。
也就是說,符合“國際零碳產業園標準”的零碳產業園將具備四大特征:構建零碳能源供給體系,推動零碳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具有智能物聯管理內核,以及為區域創造低碳轉型動能。
3
“零碳”技術
一、零碳新能源技術
新能源發電技術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核能發電等技術。據預測,隨著清潔能源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電成本的下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術將有潛力促進中國約50%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去碳化”,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中最重要的技術。
目前,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仍然較低,預計到2035年,將提升至40%。
根據《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及相關規劃,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是“零碳”技術的發展重點。
1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的可再生能源,現階段主要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以各地區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為基數,“十四五”期間每年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在全國和地方能源消費總量考核時予以扣除。
同時要求以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認定的基本憑證,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費數據統計核算體系,科學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等等。
碳安能源科技覺得,在能源消耗較高的地區,使用新增的風電、光伏電力可以不被納入總量控制,即鼓勵企業通過購買或者自投新能源電站,增加綠色電力消納水平;同時綠證作為認定憑證,也將加大綠證的流通與交易,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于綠電的認知度與接受度。
二、零碳儲能技術
儲能技術是支撐我國大規模發展新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技術之一。
目前,抽水儲能技術是發展最成熟、建設規模最大的蓄能方式;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已經初步進入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根據“十四五”國家“儲能與國家電網技術”重點專項,應用在可再生能源、智慧電網領域的新型儲能技術將成為研發、應用重點。
三、能源互聯網技術
由于風、光等資源特性,新能源出力存在隨機性和波動性,當新能源出力超過系統調節范圍時,必須控制出力以保證系統動態平衡,就會產生棄風、棄光現象,而攻破這一難題是現代電力系統的發展趨勢之一,能源互聯網、綜合能源系統、智能電網都是熱點研究方向。
由于智能電網依然遵循了傳統電網的調度控制模式,而綜合能源系統的本質是一種面向應用的綜合系統,能源互聯網或成為解決“新能源充分利用問題”的重要方向。
能源互聯網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以電能為主體載體的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生態系統。遵循信息互聯網原則,能源互聯網可以若干個能源子網,所有的能源網絡可以獨自以自己的能源形式在各自的資源網絡中實現能源傳輸與共享能源互聯網的體系由下至上可以分為能源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4
零碳發展路徑
在打造零碳園區時,碳安能源科技認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能源結構、能源利用效率、單位能耗強度、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等,影響這些因素的主體主要來自園區內建筑、工業和交通領域的用能需求。
由于園區種類和功能多樣,不同類型的園區用能特點各有不同,其零碳發展路徑也會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