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京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09 點擊:次
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做出“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工作部署,在系統總結北京市“一園五企(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小米集團、北汽福田、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研科技集團、北京機械自動化研究所等“一園五企”被認定為全國兩業融合試點單位)”全國兩業融合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市統計局、市金融監管局等11個部門共同制定、聯合印發了《關于北京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京發改〔2023〕8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北京市促進兩業深度融合發展的主要工作安排可以概括為“8+20”,即“錨定8個重點領域,推進20項主要舉措”,并積極辦好12場兩業融合交流會,集中發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兩業融合新機制、新模式和新業態,進一步擦亮“北京智造”“北京服務”品牌。
一
強化試點示范
培育形成“十園百企”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級兩業融合示范園區、100家市級兩業融合試點企業,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基本實現全覆蓋,兩業融合發展水平和融合層次顯著提高。
此前,北京市兩業融合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一園五企”融合發展經驗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可。比如,小米集團以“互聯網+產業+金融”的模式構建物聯網生態,福田汽車整合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構建后市場業務平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制造+服務”新業態,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初步形成“新藥篩選—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注冊上市”鏈條等,初步形成一批典型兩業融合發展模式。
二
緊扣“五子”聯動
錨定八大重點領域
北京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2022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萬億元,占全市地區GDP的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制造業加快向“高精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優勢鞏固擴大,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左右,為兩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在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基礎上,北京市立足自身產業發展特點,圍繞新時代首都發展積極謀劃融合方向。《實施意見》緊扣促進“五子”聯動,銜接“十四五”規劃、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等對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安排,提出集中發力的八個重點領域。
一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服務業融合;二是推動醫藥制造與健康服務有機融合;三是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和服務全鏈條體系;四是促進集成電路制造與研發設計服務一體化發展;五是提升高端裝備與服務業融合水平;六是推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與相關產業綠色融合;七是促進現代物流和制造業高效融合;八是釋放消費領域服務與制造融合潛力。
其中,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服務業融合領域,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服務業的創新應用,培育一批智能經濟新業態等。在推動醫藥制造與健康服務有機融合領域,提出以“智能+”模式拓展遠程健康管理、遠程門診、移動醫療、運動向導、精準照護等服務業態等。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和服務全鏈條體系方面,支持汽車制造企業開展汽車全生命周期服務,拓展汽車租賃、改裝、二手車交易、維修保養等后市場。在釋放消費領域服務與制造融合潛力方面,支持企業構建消費驅動型組織模式,以家電、消費電子等為重點,促進更新消費。
三
聚焦關鍵環節
20項措施靶向發力
在前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北京市聚焦堵點難點尋求突破,結合行業企業的經驗和訴求靶向發力,提出八方面20項主要措施。
一是加快企業培育,發揮融合發展主體作用;二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降低產業融通發展成本;三是加強技術服務供給,增強融合發展動能;四是建設應用場景,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五是強化京津冀產業協同,提升區域融合發展水平;六是依托“兩區”建設,構建融合開放新格局;七是強化北京標準和質量認證,構筑產業融通新優勢;八是完善支撐體系,增強融合發展保障能力,健全相關工作機制,提出了一系列加強要素保障的措施。
其中,在強化企業和園區服務方面,提出組織企業兩業融合交流會,搭建行業企業對接平臺,鼓勵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圍繞重點產業建設專業化“一站式”產業服務平臺等,并在定制廠房建設或租賃、儀器設備購置等方面探索給予固定資產投資補助。在提升產業用地靈活性方面,為了滿足兩業融合用地需求,提出在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內探索功能適度混合的創新型產業用地模式,合理配置地塊兼容功能和比例,提升土地使用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等。在加強金融支持方面,將兩業融合發展作為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重點支持領域,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2.5個百分點、期限2年的貸款貼息支持。
下一步,北京市各有關部門將堅持清單化推進、項目化管理、精細化落實,推動《實施意見》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辦好兩業融合交流會,抓好試點建設,支持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優質項目,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大力引導市場主體通過融合發展實現賦能增效、轉型升級,持續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洪群聯認為,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意見》,對北京市鞏固完善高精尖產業格局,加快建設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產業融合涉及行業眾多、差異性大,必須因地因業制宜。《實施意見》重點任務突出,緊扣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現代物流等高精尖產業重點領域的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的方向,充分體現了北京市的產業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特征,科學指明了通過融合路徑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科技創新、京津冀產業協同、“兩區”建設等是北京市的獨特資源,既是北京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形成獨特優勢的關鍵支撐,也是北京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產生示范效應的重要領域。《實施意見》很好地把握了北京市的特色長板,對如何高效用好用足資源作了清晰部署,有助于提升北京市兩業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更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北京昭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認為,《實施意見》是北京市出臺的首個促進兩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對于幫助昭衍生物等生物醫藥領域平臺型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表示,《實施意見》在企業培育、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強技術服務供給、建設應用場景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是推動兩業融合、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全新探索,相信政策的出臺能夠為懷柔區打造“中國創新、服務世界”的高端科學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示范區提供強勁引擎和澎湃動力。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實施意見》為北京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企業構建“制造+服務”“產品+服務”聯動發展模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的信心,為公司全面實現“十四五”發展規劃提供了多方面的方向引領及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