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印發!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0 點擊:

  六盤水市工信局發布《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市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工業總產值突破三千億大關;新興產業逐步實現產業耦合、鏈式協同、集群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園區集聚集約水平持續提高,兩化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傳統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質量效益顯著增強,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等均達到上級下達的目標要求。全文如下:
 
  各市、特區、區人民政府,六盤水高新區管委會、各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科學布局我市工業產業,有序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附件: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
 
  2023年1月28日
 
  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
 
  前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新型工業化的決策部署,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新突破。
 
  根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方案》《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貴州省“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六盤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實施倍增行動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的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制定本規劃,旨在明確“十四五”時期六盤水市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產業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本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時期六盤水市工業發展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21—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年。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六盤水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立足煤、做強煤、不唯煤”,堅持強產業、優結構、促轉型,全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兩翼并舉”,煤炭產業“兩化”“三利用”成效明顯,紡織、新材料、農產品加工、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裝備、現代物流與物聯網七大產業板塊全面發展,省內第一條無水染整生產線建成投運,省內第一個制氫工廠開工建設,形成省內鏈條較為完整的鋁及鋁加工產業集群,新興產業發展初見成效,成功獲批國家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1.工業規模穩步擴大。202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1410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5.5%;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4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1.5萬億元,年均增長13%;工業稅收占全市稅收收入40%以上,較2015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6戶,工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2.工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全市擁有33個工業門類,涵蓋工業門類的82.5%,產業門類不斷豐富。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3.64%,較2015年提高3.3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數量達3.9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60%,較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新興產業“七大板塊”實現產值150億元,帶動就業2.5萬人。六大產業板塊(除物流企業)集聚規上企業111戶,占全市規上企業34.68%。
 
  3.產業集聚水平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50.5億元,年均增長18.5%;累計建成標準廠房230萬平方米,2020年入駐率達到90%以上。2020年,全市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84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例達到54.6%,產業園區投入、產出強度分別達到1087.85、549.07萬元/公頃,累計入園企業數813戶。四個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均超100億,三個產業園區正向百億元級園區邁進;紅果經開區、六盤水高新區獲批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
 
  4.兩化融合初見成效。“十三五”期間,圍繞“百企改造”工程、“萬企融合”行動,大力推動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2020年,規模以上安全監管企業遷云率達到85%,推動3785家企業上云。累計建設標桿項目14個、示范項目130個,帶動191戶工業企業開展“兩化融合”改造,盤江精煤“火燒鋪礦綜合自動化項目”入選全國“企業上云”典型案例,發耳煤礦建成西南地區第一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山腳樹煤礦和發耳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正常生產煤礦實現“兩化”改造全覆蓋。
 
  5.技術創新成效明顯。截至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23%;全市獲批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4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眾創空間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2個,市級眾創空間6個,大學科技園1個;市級創新人才團隊12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4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74.22億元;2家單位參與的2個科研項目榮獲2019年度省級科學技術獎。
 
  6.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截至2020年,全年電煤消耗量下降9.66%;電力消費量增長4.51%。萬元GDP能耗下降4.05%。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3.22%,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3%。全年資源產出率3317.08元/噸,能源產出率8931元/噸標準煤,主要廢棄物循環利用率70.11%,水資源產出率160.96元/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6.08%,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55.96%。
 
  (二)“十四五”面臨形勢
 
  1.總體形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經濟受疫情暴發影響,動蕩不安的金融危機風險、單邊主義等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帶來巨大沖擊。“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生態,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科技迎來高速發展,相關技術更加成熟等,加之我國極具潛力的內需市場,將為工業發展帶來龐大的市場機遇。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十四五”期間,六盤水市工業發展所面臨的環境趨好,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對全市工業發展總體有利。
 
  2.發展機遇。我國宏觀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帶來的機遇。我國工業發展的體系完整,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我國經濟運行仍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升級,新動能持續顯著成長,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在持續發展。從宏觀機遇上看,國家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重點改革和具有重大支撐作用項目的實施,將為六盤水工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新機遇。
 
  我國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疊加機遇。《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文件的印發,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黔中經濟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將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群互動發展、新增建設用地、投融資等方面對西部地區給予政策傾斜。六盤水市將邁入全面開啟新型工業化的新階段,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黔中經濟區等國家大區域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潛力大,在國家實施擴大內需“雙循環”等一系列政策疊加支持下,有利于六盤水市在工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培育、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找準戰略地位和發展重點,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貴州省推進工業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機遇。“十四五”期間,貴州十大工業產業發展全力全速、穩扎穩打,規模總量躍上新臺階、增長速度實現新提升、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質量效益取得新突破,為我省工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工業發展的市場優勢將進一步拓展。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為全省工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也為六盤水市工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3.面臨挑戰。當前世界經濟增速已經步入負增長區間,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沖擊下,國際經貿合作格局將進入艱難重構期。我國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紅利不斷弱化,消費需求難以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投資需求受產能過剩、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等影響,增速將大幅降低。這些挑戰將對六盤水市工業整體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將對工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
 
  六盤水工業規模總量小、工業發展不均衡、結構性矛盾明顯、輕重工業比例失衡、非公經濟發展緩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產業鏈條短,粗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產品技術附加值普遍不高,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新興產業發展動能不足,企業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市工業生產性服務供給不足,園區的要素保障不夠健全,工業資源環境壓力較大等問題仍然突出,工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大挑戰。
 
  綜上,全市工業發展機遇與面臨的挑戰并存,在全省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工業倍增行動方案的背景下,全市工業要搶抓歷史發展機遇,有效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挑戰,以調結構、促創新、抓投資為主線,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的資源配置與生產效率,持續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奮力實現全市工業大突破。
 
  二、總體思路、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貴州省相關部署精神和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以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為契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潛力產業,扎實推進六大行動,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工業體系,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力爭到2025年六盤水市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技術創新的首要地位,推進工業多維度創新,著力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產業技術體系、創新人才培育機制、創新產業開放合作,強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驅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統籌兼顧,推動工業協調發展。堅持系統論為引導,加強前瞻性布局、全局性謀劃,突出自然資源稟賦優勢,統籌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強區域協調統籌發展。
 
  ——堅持區域合作,推動工業開放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化“六盤水+”合作模式,強化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提高產業開放合作水平,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和經驗,激發內部發展活力,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對外開放發展的新格局。
 
  ——堅持綠色生態,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綠色循環工業經濟,完善全市工業綠色低碳循環鏈條,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全力構筑工業綠色化可持續發展新態勢。
 
  (三)戰略定位
 
  ——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為核心,加快推進煤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培育先進裝備制造、大數據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加快建設成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西南地區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依托六盤水豐富的煤炭資源,建設大型煤炭儲配基地,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持續發揮煤炭優勢,鞏固提升電力產業,加快發展氫能、煤層氣、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著力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
 
  ——全省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立足全市礦產資源稟賦,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玄武巖制品推廣應用,加快布局新能源電池材料,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
 
  ——全省重要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圍繞六盤水粉煤灰、煤矸石、鋼渣、鋅渣等大宗工業固廢,加大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示范,推動工業固體廢物和再生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打造成為全省重要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四)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工業總產值突破三千億大關;新興產業逐步實現產業耦合、鏈式協同、集群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園區集聚集約水平持續提高,兩化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傳統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質量效益顯著增強,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規模總量實現突破。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3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700戶。“十四五”期間,工業投資累計突破3690億元。
 
  ——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到2025年,煤炭工業占比下降到50%左右,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到16%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左右。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達2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達25%左右,省級及以上創新創業平臺達到20家,發明專利累計授權數300件以上。
 
  ——兩化融合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工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65左右,位列全省前列;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0%左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5%左右。
 
  ——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到2025年,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左右;建成6個以上百億級園區。
 
  ——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到2025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等均達到上級下達的目標要求。
 
  ——安全生產水平持續向好。到2025年,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應急救援水平進一步提升,工業生產安全穩定,符合國家各行業安全生產要求。

 

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印發!

2023-02-10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六盤水市工信局發布《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市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工業總產值突破三千億大關;新興產業逐步實現產業耦合、鏈式協同、集群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園區集聚集約水平持續提高,兩化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傳統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質量效益顯著增強,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等均達到上級下達的目標要求。全文如下:
 
  各市、特區、區人民政府,六盤水高新區管委會、各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科學布局我市工業產業,有序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附件: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
 
  2023年1月28日
 
  六盤水市"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
 
  前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新型工業化的決策部署,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新突破。
 
  根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方案》《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貴州省“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六盤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實施倍增行動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的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制定本規劃,旨在明確“十四五”時期六盤水市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產業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本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時期六盤水市工業發展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21—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年。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六盤水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立足煤、做強煤、不唯煤”,堅持強產業、優結構、促轉型,全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兩翼并舉”,煤炭產業“兩化”“三利用”成效明顯,紡織、新材料、農產品加工、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裝備、現代物流與物聯網七大產業板塊全面發展,省內第一條無水染整生產線建成投運,省內第一個制氫工廠開工建設,形成省內鏈條較為完整的鋁及鋁加工產業集群,新興產業發展初見成效,成功獲批國家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1.工業規模穩步擴大。202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1410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5.5%;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4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1.5萬億元,年均增長13%;工業稅收占全市稅收收入40%以上,較2015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6戶,工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2.工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全市擁有33個工業門類,涵蓋工業門類的82.5%,產業門類不斷豐富。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3.64%,較2015年提高3.3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數量達3.9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60%,較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新興產業“七大板塊”實現產值150億元,帶動就業2.5萬人。六大產業板塊(除物流企業)集聚規上企業111戶,占全市規上企業34.68%。
 
  3.產業集聚水平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50.5億元,年均增長18.5%;累計建成標準廠房230萬平方米,2020年入駐率達到90%以上。2020年,全市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84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例達到54.6%,產業園區投入、產出強度分別達到1087.85、549.07萬元/公頃,累計入園企業數813戶。四個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均超100億,三個產業園區正向百億元級園區邁進;紅果經開區、六盤水高新區獲批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
 
  4.兩化融合初見成效。“十三五”期間,圍繞“百企改造”工程、“萬企融合”行動,大力推動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2020年,規模以上安全監管企業遷云率達到85%,推動3785家企業上云。累計建設標桿項目14個、示范項目130個,帶動191戶工業企業開展“兩化融合”改造,盤江精煤“火燒鋪礦綜合自動化項目”入選全國“企業上云”典型案例,發耳煤礦建成西南地區第一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山腳樹煤礦和發耳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正常生產煤礦實現“兩化”改造全覆蓋。
 
  5.技術創新成效明顯。截至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23%;全市獲批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4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眾創空間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2個,市級眾創空間6個,大學科技園1個;市級創新人才團隊12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4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74.22億元;2家單位參與的2個科研項目榮獲2019年度省級科學技術獎。
 
  6.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截至2020年,全年電煤消耗量下降9.66%;電力消費量增長4.51%。萬元GDP能耗下降4.05%。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3.22%,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3%。全年資源產出率3317.08元/噸,能源產出率8931元/噸標準煤,主要廢棄物循環利用率70.11%,水資源產出率160.96元/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6.08%,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55.96%。
 
  (二)“十四五”面臨形勢
 
  1.總體形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經濟受疫情暴發影響,動蕩不安的金融危機風險、單邊主義等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帶來巨大沖擊。“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生態,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科技迎來高速發展,相關技術更加成熟等,加之我國極具潛力的內需市場,將為工業發展帶來龐大的市場機遇。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十四五”期間,六盤水市工業發展所面臨的環境趨好,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對全市工業發展總體有利。
 
  2.發展機遇。我國宏觀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帶來的機遇。我國工業發展的體系完整,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我國經濟運行仍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升級,新動能持續顯著成長,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在持續發展。從宏觀機遇上看,國家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重點改革和具有重大支撐作用項目的實施,將為六盤水工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新機遇。
 
  我國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疊加機遇。《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文件的印發,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黔中經濟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將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群互動發展、新增建設用地、投融資等方面對西部地區給予政策傾斜。六盤水市將邁入全面開啟新型工業化的新階段,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黔中經濟區等國家大區域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潛力大,在國家實施擴大內需“雙循環”等一系列政策疊加支持下,有利于六盤水市在工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培育、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找準戰略地位和發展重點,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貴州省推進工業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機遇。“十四五”期間,貴州十大工業產業發展全力全速、穩扎穩打,規模總量躍上新臺階、增長速度實現新提升、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質量效益取得新突破,為我省工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工業發展的市場優勢將進一步拓展。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為全省工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也為六盤水市工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3.面臨挑戰。當前世界經濟增速已經步入負增長區間,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沖擊下,國際經貿合作格局將進入艱難重構期。我國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紅利不斷弱化,消費需求難以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投資需求受產能過剩、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等影響,增速將大幅降低。這些挑戰將對六盤水市工業整體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將對工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
 
  六盤水工業規模總量小、工業發展不均衡、結構性矛盾明顯、輕重工業比例失衡、非公經濟發展緩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產業鏈條短,粗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產品技術附加值普遍不高,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新興產業發展動能不足,企業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全市工業生產性服務供給不足,園區的要素保障不夠健全,工業資源環境壓力較大等問題仍然突出,工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大挑戰。
 
  綜上,全市工業發展機遇與面臨的挑戰并存,在全省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工業倍增行動方案的背景下,全市工業要搶抓歷史發展機遇,有效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挑戰,以調結構、促創新、抓投資為主線,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的資源配置與生產效率,持續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奮力實現全市工業大突破。
 
  二、總體思路、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貴州省相關部署精神和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以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為契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潛力產業,扎實推進六大行動,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工業體系,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力爭到2025年六盤水市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技術創新的首要地位,推進工業多維度創新,著力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產業技術體系、創新人才培育機制、創新產業開放合作,強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驅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統籌兼顧,推動工業協調發展。堅持系統論為引導,加強前瞻性布局、全局性謀劃,突出自然資源稟賦優勢,統籌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強區域協調統籌發展。
 
  ——堅持區域合作,推動工業開放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化“六盤水+”合作模式,強化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提高產業開放合作水平,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和經驗,激發內部發展活力,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對外開放發展的新格局。
 
  ——堅持綠色生態,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綠色循環工業經濟,完善全市工業綠色低碳循環鏈條,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全力構筑工業綠色化可持續發展新態勢。
 
  (三)戰略定位
 
  ——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為核心,加快推進煤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培育先進裝備制造、大數據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加快建設成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西南地區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依托六盤水豐富的煤炭資源,建設大型煤炭儲配基地,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持續發揮煤炭優勢,鞏固提升電力產業,加快發展氫能、煤層氣、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著力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
 
  ——全省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立足全市礦產資源稟賦,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玄武巖制品推廣應用,加快布局新能源電池材料,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
 
  ——全省重要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圍繞六盤水粉煤灰、煤矸石、鋼渣、鋅渣等大宗工業固廢,加大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示范,推動工業固體廢物和再生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打造成為全省重要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四)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工業總產值突破三千億大關;新興產業逐步實現產業耦合、鏈式協同、集群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園區集聚集約水平持續提高,兩化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工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傳統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質量效益顯著增強,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規模總量實現突破。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3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700戶。“十四五”期間,工業投資累計突破3690億元。
 
  ——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到2025年,煤炭工業占比下降到50%左右,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到16%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左右。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達2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達25%左右,省級及以上創新創業平臺達到20家,發明專利累計授權數300件以上。
 
  ——兩化融合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工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65左右,位列全省前列;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0%左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5%左右。
 
  ——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到2025年,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左右;建成6個以上百億級園區。
 
  ——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到2025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等均達到上級下達的目標要求。
 
  ——安全生產水平持續向好。到2025年,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應急救援水平進一步提升,工業生產安全穩定,符合國家各行業安全生產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四虎免费大片aⅴ入口|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 日本一上一下爱爱免费|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国产亚洲精品俞拍视频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人与嘼交av免费|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青青草手机在线|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下载|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 午夜dj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久久大香萑太香蕉av|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国偷自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