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活力足、產業旺!鄒城打造鄉村振興“鄒城樣板”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7-22 點擊:次
鄒城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圍繞創建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縣,以“五大振興”為引領,著力在綜合性示范鎮村建設中先行先試、打造樣板,在農村一二三產融合中實現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努力實現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傾力打造鄉村振興“鄒城樣板”。
垃圾分類助力“生態美”
盛夏時節,走進全國文明村、鄒城市香城鎮北齊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街道、排布有序的房屋和精心養護的綠化植物。
家家戶戶門口,擺放著統一樣式、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藍色桶裝可堆肥垃圾,像剩菜剩飯、果皮菜葉、肉魚之類會腐爛的東西;綠色桶裝不可堆肥垃圾,比如廢塑料、廢金屬等一般不腐爛的東西。每天早上7點,村里4名垃圾分揀員將各家各戶的垃圾袋回收到管理站,再開袋分揀。“這樣就能把村民的生活垃圾進行徹底分類,有用的垃圾實現收益,沒有用的垃圾無公害處理,讓垃圾回到自己的‘家’。”村里的保潔員齊傳民說。
良好的村莊生態環境,讓北齊村成為鄒城美麗鄉村的示范點。為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鄒城扎實推進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能力,年內85%以上的行政村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有效處置。同時,該市還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編制實施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確保到2020年80%以上村莊實現生活污水處理。認真開展農村改廁工作“回頭看”,對改造不徹底、建設標準低、維護不到位、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逐一排查整改,,把好事辦實。
同時,該市推動農區變景區,把泉山溝、上磨石等村莊作為景區景點來打造,發展星級農家樂、高端民宿,展示魅力鄒東,壯大鄉村旅游;深化小城鎮建設,結合鎮駐地改造,建設中心花園或綠地廣場,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展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試點,80%以上行政村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營造干凈整潔優美環境。
鄉村有人才有“活力源”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推進鄉村振興,選出一個好的村黨支部書記很關鍵。
在大束鎮黃疃村,20余棟高層樓房拔地而起,村內道路筆直通暢,廣場、診所一應俱全,儼然小城鎮模樣,而非一個城郊村。“俺村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是孔書記和村班子帶領大家一起干出來的!”該村村民仲計貴說。
仲計貴口中的孔書記叫孔凡成,曾經在外創業的他回村擔任黃疃村黨支部書記,第一件籌劃的“大事兒”,就是全村“上樓”,他和村“兩委”一班人吃住在村建設工地,2018年春節前,村里700多戶村民全部搬入新居。搬遷后,孔凡成又帶領村班子一起研究提高村集體收入,去年率先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經濟、勞務、置業、土地等4個合作社,使“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民”,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目前,合作社已為村里創造了300多萬元的集體收入,解決了400余人的就業問題。年底,合作社還有分紅。
村民富起來了,精神文明也不能落后。”孔凡成說,每年會舉辦“和美黃疃人”表彰活動,讓文明新風吹遍黃疃村。“村‘兩委’班子必須發揮帶頭作用,真心為老百姓服務,群眾才會信服你。”
鄒城市著力引進大中專學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和企業主等鄉村實用人才,推動優秀人才向“三農”領域匯集,持續推進“頭雁引領”“鄉土人才庫”工程。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和調動廣大群眾的主體作用,實施鄉村人才技能培訓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鼓勵更多農村青年學農務農,不斷提升農民隊伍整體素質。
夯實產業“強根基”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郭里鎮郭二村貧困戶陳萬真在鎮小微企業創業園內的服裝加工企業上班,做服裝加工,作為一名熟練工,每個月工資4000多元。她告訴記者:“在家門口就業,不用外出打工,方便照顧老人和小孩,家里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像陳萬真這樣在小微企業創業園就業的貧困戶還有不少。郭里鎮地里位置較為偏遠,閑置勞動力多,就業渠道窄,特色農產品多,精深加工少。立足這一實際,該鎮建設了小微企業創業園,重點吸納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微創業企業、輕加工企業進駐,做強做活產業發展文章。目前園內已建有高標準廠房16棟,創業服務中心樓1棟,進駐企業16家,解決周邊村民800余人就業,年創收2000余萬元,對推動產業發展,釋放小微企業發展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鄒城按照“產業先行、市場運作、組織保障、整體帶動”的發展模式,重點實施了總投資120億元的藍城小鎮、健康小鎮等產業項目建設,以此帶動葛爐山村等22個鄉村振興示范村深挖自身優勢、集聚市場主體、加速產業融合。該市突出“一鎮一園一特”,8個小微企業園區明確特色產業,加速集聚輕工制造、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和富民項目,實現差異化集約化發展。
鄒城還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在食用菌產業上,實施全產業鏈條升級計劃,引領食用菌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打造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第一市。在林果產業上,圍繞大櫻桃、核桃、草莓等優勢農產品,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引進培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大力開展精深加工,統一品牌形象,統一對外推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